邓小平爷爷少年时的故事简短而紧迫。
1904邓小平出生于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邓根据邓家排行中的“第一”二字,给他取名“邓先生”。
邓先生五岁时,父亲送他到村里的私塾读书。老人看到邓先生圆圆的脸,圆圆的鼻子,宽阔的额头下浓浓的眉毛。他皮肤白,个子不高,文静而有活力,看着笑着就喜欢上了那个孩子。老人认为孔是圣人,圣人的名字应该改。邓觉得有道理,就让老人给孩子起个名字。老人想了一会儿,说:我想他的名字叫邓希贤。我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圣人。就这样,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很多年,直到1927,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 * *人民,邓希贤受党中央指示到武汉工作,才改名为邓小平。
在私立学校学习时,邓希贤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奋。他能很快记住老师给他讲过的课。他流利地背诵了课文,老先生很喜欢他。他的书法也很好。当时老师在书写的单词上加了一个“O”,学生们称之为“蛋”。邓希贤每次写书法作业都得到了很多“彩蛋”。有一次回家,我妈看到儿子有这么多“鸡蛋”很开心,就去厨房真的给他煮了一个鸡蛋作为鼓励。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奖励。
邓希贤在私立学校学习了一年多后,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了离村子三英里远的北山小学。牌坊村到学校的路是土路,下雨的时候很难走。然而,无论天寒地冻还是阴雨绵绵,肖希贤都坚持上学,从不缺课。有一天雨下得很大,儿子放学后很久没有回家。过了很久,我才看到邓希贤浑身是泥。母亲上下拉着儿子,心疼地说:“儿子,你怎么了?”邓希贤漫不经心地说:“没什么,下雨天路太滑,摔了几跤。”“是我弄坏的吗?”“不会的,放心吧!”然后他把湿书拿出来放在炉子上烤。
第二天早上,雨一直在下。邓希贤收拾好书包,不得不去上学。他妈妈拦住他说:“宝贝,雨下得很大,今天不要去上学了。”邓希贤一听,急忙说道,“那可不行。我不能逃课。”他说他要走了。母亲拦不住,就拿出两个铜钱给儿子,说:“中午不回家吃饭,省得自己滑倒绊倒。”但是当他下午从学校回来时,邓希贤从书包里拿出两个铜币给了他妈妈。母亲问:“你怎么又把它们弄回来的?”他调皮地摸着自己的肚子说:“我一点也不饿。中午没吃饭。”妈妈的眼睛红了。她知道儿子舍不得吃,是在为家里省吃俭用!后来下雨了,母亲在家做了饭,叫人给儿子带到学校。
邓希贤不仅聪明,而且勤奋好学。他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总是拔尖,老师同学都喜欢他。他在北山小学学习了四年。
1915年,邓希贤考入广安县高级中学。这在当时是不容易的。广安县只有一所高中,每年只招收一两个班,能考上的都是优秀生。广安离家20多里,他得住校,每周回家一次。
一天,在邓家的老院里,邓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他一肚子气,大声问道:“你们谁做了好事,快承认!”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邓在查账时,发现少了五块银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五块银元可以买五担小米。院子里的空气有点紧张。这时,邓希贤站起来说:“我拿了!”然后他拿起一根竹子,递给他的父亲。他转过身,意思是他宁愿挨打。文没想到儿子偷了银元,气得脸色都变了。他挥动竹片,打了一次,两次,三次...母亲想抱抱它,但看到文铁青的脸,她不敢说话。
邓打了几下,看见儿子忍住没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以为这孩子平时就知道节俭,舍不得花零花钱。他怎么会偷偷拿走这么多钱?于是他放下竹片,喊道:“你说呢?”肖希贤忍着疼痛,倔强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母亲急了,拉着儿子的手说:“好孩子,快来,我们都急死了!”邓希贤看着眼泪从她妈妈的眼睛里滚下来,然后才讲了这个故事。
原来,有一天在上学的路上,他看到一个同学在哭,哭得好伤心。他走上前问道:“你怎么了?”这位同学说:“我妹妹生病了,发高烧。她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就去请医生吧!”同学一听,哭得更伤心了。邓希贤看着这个同学,他的衣服打了又打,他知道没钱怎么请医生!回到家里,我一夜没睡好。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拿着父亲的五块银元来到学校交给那个同学,说:“去请医生给你妹妹看看!”“父亲听了儿子的叙述后突然明白了,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抱住儿子说:“你怎么不早说!”肖希贤回答:“我偷钱应该挨打。有什么好说的!”
邓希贤小时候不相信上帝或邪恶。至今,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邓大院半里外有个石坝,协兴到广安的路就穿过。在公路和大坝的交汇处,有两座墓碑,高3米多,宽1米,立在两只巨大的石龟背上。据说这两块石碑,加上扛碑的石龟,都有一种神气,不可触摸。
一天,西贤和他的朋友们又来到了石坝。他看着两只大石龟,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坐在石龟上多好玩啊!于是他招呼大家说:“我们爬到乌龟背上怎么样?”小伙伴们惊呆了,再也不敢爬上乌龟的背。这一个说“爬石龟会肚子疼”,那一个说“得罪了碑的人要遭殃!”不想爬。萧希贤一点也不在乎,扬了扬眉毛,攥紧拳头,喊道:“一个石头做的乌龟有这么大的气?”我不信,你不敢爬,我爬!”他一边说着,一边爬到了石龟的头上,喊道:“来呀,很好玩的!" "小伙伴们吓得脸色发白,反复叫他下来,不然会有麻烦。而萧希贤却若无其事的玩得很开心!他用小手拍了拍乌龟的脑袋,满不在乎地说:“闯祸就闯祸。看它对我做了什么!”“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好多天过去了。邓希贤的胃没有受伤,他的家人也没有遭受任何灾难,所以他的朋友们都松了口气。原来乌龟不是神!每个人都更加钦佩邓希贤。后来,他所有的朋友都爬上来和他一起在石龟上蹦蹦跳跳,玩得很开心。邓希贤从小就不迷信,不无神论,也不邪恶。
邓希贤1915考入广安高级中学。1918考入广安中学,就读不到一年。在父亲邓的支持下,他进入了重庆的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8月27日,刚满16岁的他从重庆坐船到上海,11年9月27日,从上海坐法国邮船到法国。经过39天颠簸,于6月65438+10月65438+9月抵达法国马赛。
当时,有82人和邓希贤一起去法国工作和学习。他们为什么去法国?在黑暗的旧中国,外部受帝国主义侵略,内部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许多人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他们一线曙光。因此,许多知识分子决心出国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留法勤工俭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去法国不是旅游,而是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学生没有钱,只好坐在货舱里,那里机器轰鸣,货物堆得到处都是;气味难闻,苍蝇、虫子、蚊子都难以忍受。风平浪静的时候,他们会去甲板上透透气,就像监狱里的囚犯一样。看海,天上全是水,海鸥在天空中高高飞翔,遇到风浪,船一会儿被举到浪头上,一会儿又跌入浪谷。最糟糕的是在印度洋上遭遇连续三天的风浪。邓希贤不仅吃不下任何东西,而且还差点吐出他的胆汁。他和82个同伴坚持了下来。一路走来,他们见证了资本主义的繁荣,也见证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邓希贤看到一些可怜的孩子在船上乞讨。有的乘客故意把硬币扔进海里,让可怜的孩子潜到海里摸上去。他们乐在其中。邓希贤看到这些,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邓希贤赴法留学时16岁,他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探索,即如何拯救中国,如何建设中国。这一野心从那时起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在法国,船先去了法国南部的一个港口马赛。然后,乘车16小时到了法国首都巴黎。在巴黎西郊的中国留学生宿舍里,邓希贤遇到了来自四川的聂,聂热情地帮助,为他做这做那。后来,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法国勤工俭学,首先是为了通过语言关,邓希贤和20多名学生进入了法国补习班。
在邓希贤来法国之前,他的父亲卖掉了谷物和土地,为他准备了一些钱。他知道这笔钱来之不易,所以花起来格外小心。目前,法国国家档案馆还保存着当时中国留学生的费用明细,记载着当时邓希贤每月的杂费约为18法郎,而其他中国留学生的杂费约为25法郎。这说明邓希贤很节约。尽管如此,一段时间后,邓希贤仍然付不起学费、杂费和食宿费。学习五个月后,他去了一家钢铁厂工作。运煤,搬钢板,什么都干。一天下来,我浑身是汗。只有这样做,你才能一天赚到10法郎。后来,邓希贤在餐馆当服务员,在码头送货,在建筑工地搬砖,还当过清洁工。他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体验了压迫和剥削的滋味,对资本主义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认识,为他日后真正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