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海的历史

龙海市,原名龙海县,由龙溪县和海城县合并而成。取第一个单词并命名。历史事件沧桑,行政区域演变复杂,一直延续至今。距今已经1000多年了。根据史料记载,综合叙述如下,以飨读者。

建国前的演变:

陇西县位于梁武帝大通县,南朝齐六年(公元540年)。古县最早建立县治。唐贞元二年(786),漳州治所由漳浦敖川迁至后来的陇西县永宁乡(今属项区)花梨高登山下桂林村,陇西县治随后迁至府城,故附廓。

龙溪县初设时,位于龙海大部、芗城区、华安县、龙文区、厦门海沧、闽西。

592年,遂安县和水蓝县合并为陇西县,既管辖今天的漳州市,又管辖厦门的海沧和闽西。

析唐二年(686):漳州位于陇西县南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陇西县西域设达州。

元二年(1322),七都(14 ~ 20都)及龙岩、漳浦两县,设南盛县(后改名南靖县)。

明郑德十三年(1518),21,7,25,5的科隆西郡地图全部归还南靖郡。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 65438+10月)十二月初五,1 ~ 9都城第五图及巧龙溪县28都城第五图及漳浦县23都城第九图位于海城县。县治在岳岗(今海城镇)。

民国十七年(1928),23、24脱离陇西县,25部分位于华安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八月,陇西县石马镇、胡老、岛礁随石马特区署(从县中分出,为省府直属县级区)设立。民国二十七年(1938)八月,撤销石马特别区号,归陇西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陇西和海城县的行政区又经历了六次演变。

第一次进化。1951 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陇西县一、二区为漳州市(今芗城区)。陇西县位于市内县的后面,形成陇西专署,漳州市与陇西县同城。海城县设在海城镇(现龙海市委党校)。

第二次进化。1957经历了四次小变动,其中陇西县三次,海城县1。

(1)17年2月7日,经陇西社决定,南靖县城西区8个乡镇3380户16017人,归陇西县管辖。

(2)3月28日,根据省人委决定,同安县关口区和角美县同安街、棉创街两个乡(2496户,11470人)划归陇西县管辖。

(3)19年9月,经省民政厅决定,漳浦县官德区东浦、三美、山边划归海城县管辖。

(4)11年月,陇西县东峪区的古塘、石围、石浦归漳州市(今涪城区)管辖。

第三次进化。1958 8月11,国务院批准。两个乡(海城县海沧、新图,共5607户,25256人,34222亩土地)隶属厦门市管辖。

第四次进化。1960、65438+10月,陇西县九户公社尚洁、石墩、陈琳三个大队转隶赣州市(今襄城区)。2月6日,1960,陇西、海城两县直属机关从漳州、海城迁入石马镇一起办公。15年8月6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批准,并入龙海县,县设在石马镇(县人民委员会在新华路85号办公)。1962后迁至高坑,1979年迁至现地址大成28号。当时,该县的领土面积为1545平方公里。东与厦门、金门相连,西与南靖县天宝公社(今宝镇)的岳翎和靖城相连,南接漳浦县,北接长泰县,东南隔台湾省海峡,西南接平和县、漳浦县,东北接厦门郊区,西北接华安县。

第五次进化。6月29日,1961,陇西县天宝、浦南两个公社,九湖公社土墩、林内、前山三个生产大队,步文公社店铺生产大队、后坊农场划归漳州市(今芗城区)管辖。同时将漳州市农药厂(位于步文东园)、合成氨厂(位于步文莲池围)划归龙海县管辖,分别更名为龙海农药厂、龙海合成氨厂。县域面积1238平方公里。

第六次进化。5月1993,12,国务院正式批准陇县撤县设市,市行政仍在石马镇(市政府在大成28号办公)。9月1996西部文镇(乌普、长洲除外,隶属榜山镇)、郭坑镇位于漳州市龙文区(总人口6544人)。

龙海市面积1128平方公里。东、东北与厦门经济特区接壤,东南与台湾省海峡接壤,南接漳浦县,西接南靖、平和县,北接芗城区、龙文区、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