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沭阳,宿迁,仇和?

宿迁简介

宿迁,位于江苏北部,是7月新设立的地级市,1996。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总人口51.7万。现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

宿迁历史悠久,人文底蕴薄弱。据考证,中国双沟地区是世界人类起源中心之一。“下草湾文化遗址”是江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据说是夏商周时期的古部落。

许仪住在这里。秦时设夏香县,东晋时设宿豫县,唐代宗宝应元年为避李煜之讳,改名宿迁。宿迁孕育了无数英雄,如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抗金英雄刘世勋、晚清民族英雄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创始人朱瑞等。宿迁是革命老区,刘少奇、陈毅、彭雪枫、江上青、张震都在这里留下了革命足迹。

宿迁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纵横交错,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天然淡水湖(洪泽湖和罗马湖)的地级市。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等10条河流穿境而过,优质水面303万亩。宿迁是优质农副产品产区,所辖三县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蚕茧之乡”、“名酒之乡”、“玻璃之城”。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储量大,主要有石英砂、蓝晶石、硅石、水晶、磷矿、黄沙等。

宿迁有许多景观和美丽的风景。曾被清朝乾隆皇帝誉为“第一春利”。王祥故里建筑古朴,乾隆、杭官金碧辉煌,三庄汉派气势磅礴。洪泽湖和罗马湖烟波浩森是珍稀鸟类的家园。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大鲵等珍稀濒危鸟类的越冬地。省级凤山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目前,宿迁正在大力建设森林式、环保式、花园式、可持续发展的滨湖生态城。

宿迁是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的一座新型中心城市,位于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境内有京沪高速、宁宿徐高速、徐宿淮盐高速、宿新一级公路、新长铁路、京杭大运河,交通十分便利,架起了宿迁通往海内外的四通八达的桥梁。

宿迁,1996新建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北部,辖四县一区,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

宿迁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京沪高速、宁宿徐高速是宿迁通往北京、上海、南京、徐州的快速通道。新长铁路把宿迁和长三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连云港港、观音机场、白塔埠机场架起了宿迁对外联系的桥梁。

宿迁各类资源丰富,石英砂、粘土、蓝晶石、黄砂储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洪泽湖和罗马湖盛产各种水产品;宿迁是中国益阳之乡,木材蓄积660万立方米。宿迁也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之乡;建筑材料和纺织品也有悠久的历史。

宿迁新城区旨在建设一个生态友好的花园城市。60平方公里的城区引入了自然森林和湖泊,让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充满了独特的自然魅力。

宿迁市场需求旺盛,成本空间低,投资环境优越,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开放的宿迁热忱欢迎海内外宾客前来投资,共创美好未来。

在秦汉文化的交汇地,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那就是被清乾隆盛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泉利"的中国江苏省宿迁市。这座年轻的城市历史悠久,拥有江苏省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下草湾文化遗址”。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项羽的故乡。

宿迁,地级市,成立于1996,辖宿豫县、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她是江苏重要的新兴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绚丽的新花。宿迁作为苏皖鲁三省通衢,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突出。

全市建成5个烟尘控制区,面积62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标准区4个,面积25平方公里;已建成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39平方公里。其中,洪泽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省首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工作全面展开,泗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

宿迁是一个年轻的地级市,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总人口51.8万。其面积和人口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七。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三县两区。宿迁日报随着地级宿迁市的设立于9月20日1996成立,现拥有三报一刊一网:宿迁日报、宿迁晚报、手机报《掌上宿迁》、宿迁出版社、宿迁新闻网。

宿迁日报创刊于9月20日,1996,国内统一刊号CN32-0071,为宿迁市委机关报。2001年9月,经市委决定,撤销辖区原有的4家县报,人、财、物并入宿迁日报,扩充为6个对开版。2003年改为“7+3”形式,每周三天八版。2004年扩展为“7+5”格式,一周五天十二个版本,分为A、B、C版。2001 65438+2月18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宿迁晚报正式创刊,共四期1 6。

2002年6月5438+10月,宿迁日报成功加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开创了地方党报加入省级报业集团的先河。

报社现有员工28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员工162人,中级职称员工54人,初级职称员工60人。处级领导85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宿迁日报社书记、总编辑朱路,宿迁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朱伯坚,宿迁晚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总编辑袁,宿迁晚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连军,总编辑助理吴。晚报常务副总编辑王莲;副总编辑、敖;曹清辉、李尚成,总编辑助理。

宿迁日报办刊水平稳步提升,优秀作品硕果累累。九年来,* * *共获得56枚金牌,119枚银牌,153枚铜牌,12页优秀。两部新闻作品获省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江苏新闻奖,两位同志先后获省。

宿迁日报的产业化进程也在加快。广告净收入从建市之初的每年654.38+000多万元增加到目前的654.38+0000多万元。广告总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报社发行日报5.5万份,年发行收入超过1000万元。印刷厂、广告中心、新闻旅行社年收入700多万。宿迁日报新闻中心综合楼于2003年底竣工。建筑占地24亩,主楼12层,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造价6200万元。

在改革方面,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加大制度创新。报社中层干部全部打破原有部门、岗位、职称、身份界限,全部竞聘上岗。2005年4月,该报还对人事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编辑和记者竞聘上岗,被录用者分流。在分配上,减少“死”的部分,增加“活”的部分,奖励“超”的部分,实行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

仇和简介

现任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男,1957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滨海人,本科学历,助理研究员,1977年8月加入中国* * *产党,1982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届省委委员,第十届省人大代表。

沭阳县简介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宿迁市,辖38个乡(场),全县面积2298平方公里,耕地204万亩,人口654.38+0.74万。是全省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县。

沭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时属鲁国,战国时建。西汉武帝设后丘郡,北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设沭阳郡。因县城位于蜀水之阳而得名。颜集镇是绝世妃子的故乡,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千年。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是沭阳主簿,领导人民治理沭河、六塘河,政治声音远播。清代诗人袁枚在担任沭阳县令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她的亲紫藤(袁公藤)至今仍在盛开。清末,沭阳才女刘青云带着65,438+00册传说到了江南,江浙名流为之倾倒,作为美谈流传。晚清学者李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军乐。建国前后,沭阳诞生了著名摄影家、作家吴印咸,京剧表演艺术家、“活媒人”白烨,鲁迅研究专家王士敬,著名历史学家叶继生,两院院士李德意,新时期“活雷锋”张子祥。他们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贡献,为沭阳人民赢得了荣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今天沭阳现代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沭阳交通发达。京沪高速、新长铁路、205国道、227省道、230、304、307在县内交汇。东到连云港白塔埠机场40分钟,西到徐州观音机场2小时。沭阳县水路畅通,新沂河纵贯东西,胡爱书新河纵贯南北。我省内陆港口20强之一的沭阳港,年吞吐量300多万吨。它连接淮河和长江,并将舒心河、蔷薇河和博古河连接到连云港。

沭阳资源丰富。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科技先进县。年产粮食654.38+0万吨,油料2.3万吨,棉花654.38+0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沭阳的花木世界闻名。全县花木总面积21000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多个,各类盆景80多万盆。是中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之花”的美誉。1999至2002年,全县花卉销售收入连续4年过亿元。号称省内花卉销售龙头的苏北花卉盆景公司,拥有国家二级园林设计资质。2001年,该县颜集镇被中国花木协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新河镇2000年被省花木协会评为花木之乡。沭阳是传统林业大县,杨树60万亩,林网200万亩,活立木5000万株,活立木3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5%。沭阳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沭阳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9种,能源矿产1种,其中蓝晶石、水晶、磷、云母、黄沙、粘土等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