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文化资源之争是建设文化还是毁灭文化?
节日和人物的竞争不仅限于上面的例子。这些年来,这样的文化争夺战很多,而且不仅限于确实存在的历史名人,还延伸到了潘金莲、赵云、西门庆等文学人物,甚至包括观音、颜地等神话形象。曹操,老子,诸葛亮,李白,曹雪芹...所有名人出生、成长或居住的地方,都成了地方政府间哄抢的对象。因为归属问题解决不了,斗争激烈持久。
地方政府在这场战斗中起着推动和主导作用。如果把争夺的对象笼统地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看到隐藏的利益非常强烈。作为朱的故乡,福建、江西两省准备了40亿元的文化项目,竞相打造朱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景点。河北临城和正定县都被认为是赵云的故乡,临城拿出6543.8亿元建设赵云主题公园。以诸葛亮为招牌,河南南阳预计文化旅游收入超过6543.8+04亿元。
每一个历史文化名人的背后,都是一笔稳定的经济账。每一个名人都被视为政府以文化为名的盈利计划的一部分。只要财务预期可以依靠,无论历史文化人物如何评价,是否存在,都没有区别。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要成为独特的主人,成为“历史文化名人”的主人。这样,斗争就会有持续的动力,有时会到撕破脸的地步。不难看出,抢文化是看表,本质上是拼经济。
把文化变成旅游景点,把名人变成经济项目,这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常规思路,非常自然。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是政府和官员的政绩逻辑。不同的文化名人为这类剧提供剧本,并因历史因素而有望实现经济视野。朱对的功利性投资是前所未有的。不知道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朱夫子是怎么想的?但是地方政府不在乎这些荒谬的对比,文化只是幌子。
一旦经济成为文化的主导力量,文化就很容易成为牺牲品。我们怎么能想象诗人圣人的篇章是在模仿杜甫的草堂还是诸葛亮的耕地,是在潘金莲家的窗下还是在曹操墓里?如何解读三国与水浒传?文化资源争夺战的罪魁祸首是利益,由此产生的危机不仅仅体现在审美意义上,还有大量事实为证,比如有多少古城墙、四合院、名人故居在提升旧城面貌的文化口号下被推倒?
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激烈争夺,正在与热爱文化、保护历史失去联系。竞争本身就以消费的形式证明了文化的枯竭。在排斥文化内涵的经济模式中,每一种文化资源都会引起利益的争夺,从而不断降低文化的质量,变得肤浅和庸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旅游经济蓝图中展开的名人文化之争中被削弱,文化萎缩的现状和文化尊严的重建变得可有可无。
虽然我们有200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但我们扪心自问,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谁又真正关心朱会在40亿元的文化堆里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以文化的名义失去文化进化的清晰前景,已经成为严峻的现实和趋势。文化竞争,预示着破坏还是建设,真的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