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栋村的历史和文化

据武义县志记载,郭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根据何的家谱,村的开发始于元代。元末十年(公元1350),武夷后人何守智进山看望住在郭栋村的祖母。但当他看到此地青翠厚重,古树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翠。他呆了很久忘了回,突然就动了。后来,在我祖父、我担任广东巡检司副公使的祖父和我在朝鲜参军的父母的同意下,我去郭栋建房置业。此后640多年间,何氏子孙不绝,至今有近2000个后代,成为香火世家。令郭栋人自豪的是他们的祖先是天才。从宋徽宗总理何致中开始,他们几代人都是学者。仅明清两代就有10名学生考上进贡生,14名学生考上增广生,18名学生考上特长生,14名富县进士。小小的山村里,人才济济,老郭栋人把这归功于风水。

郭栋的地形非常独特,三面环山,像一块福地。双溪朱晖被赋予了灵性。北方难得出一片平地,远处有左右青山相拥,正应了“狮子如门”的说法。两条溪流的交汇处将沿着西山环村流动,因此将在溪流上修建一座回龙桥,将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起来。关于这座郭栋历史最悠久的建筑还有另一个传说,它建于元朝。回龙桥原名洪诗。祖先警告说洪诗不会崩溃。“它的桥坏了,村里的事红火了,四个人失业了,比去年还惨,利息也不复杂。”另一位有形的艺术家说“桥为大象,急冲其势,弓自西向东必不利宫”。“山是龙山,你活着龙还会回来。这座桥不能废弃。堰水为桥,龙归空中聚。”于是村民们着眼于地理位置,根植于卦爻辞,择址建桥。从那时起,这座桥就被摧毁和修复了。在乾隆时期,这增加了美感。十里之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可见古人看风水形势的苦心。任何一个地方再精致,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不能领略人文景观,恐怕总是缺乏回味。郭栋也很吸引人,因为她有大面积的明清古建筑。虽然房屋清新富丽,但村屋完整且保存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简洁大方的明代柱廊,精雕细刻的清代托架,都是受西方风格的影响。

到处都是民国的门窗。有趣的是郭栋的整体布局。郭栋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商村和夏果村,它们是相连的。道路纵横有序,全部用鹅卵石铺成,风雨无阻。6口井,一半在郭身上,一半在郭身上。公共设施有一庙四厅,分布在村子的上、中、下三个部分。村民的祭祀仪式、婚丧嫁娶等活动都可以在附近举行。最值得一提的建筑是何氏宗祠,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规模宏大,气象庄严,总面积1060平方米,高4。64米,30块牌匾挂在苏神厅。如果不是文革中被破坏,牌匾应该有94块之多。还有一个36平方米的古代舞台,有飞檐和辉煌的壁画。每逢重要节日,锣鼓喧天,观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虽然郭栋生活在深山里,但他提倡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培养立志读书报效祖国的人,这成为郭栋的民风之一。400多年前,由第八代祖师爷景创办私塾“小竹斋”。清康熙年间,规模扩大,改为“凤池书院”,并写了一首读书歌,“一代绝雅,十代不续。不读书,仪表薄,连儿孙也平庸。”它代代相传。不幸的是,该学院的原址已被摧毁,一所新的学校已经重建。郭栋人不仅学习文学,还练习武术,并在村里建了一所武术学校。明清时期,村里有114位进士,其中吴秀才35位,还有一位武术家。大部分古村落都有“水口”,字面上看起来是溪流汇聚的地方,实际上是让外敌远离村口的关卡。桥外有一堵5米高的厚墙,里面有一条路穿过。在过去,所有的村民都通过城门进出。城门口有一幅石对联:“国外风古,洞内日月长。”交叉核准为“双泉古力”。

水口可以说是郭栋的灵魂,外地人都在这里。大部分都会被深深感染,肃然起敬。郭栋人懂书、礼、武,非常爱国。武义县有记载“顺治五年二月,山口城杀知县刘嘉琦。”这是郭栋人民反抗清朝、拒绝接受清朝统治的正义之举。此后,朝廷大怒,调集重兵包围郭栋。时任金、屈、严道台的周,谎称自己进村途中要经过“千里石苍岭、百里洪陀、五里大石头”,“人要斜靠,马要砍骨”。清军因此撤退。法院最终知道真相后,周道太被剥夺了水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恩人,村民在村外的庙里画了一尊周像,把他的牌位放在回龙桥东端的文昌阁上,每年都要祭祀。徜徉在水口清溪畔,独自漫步在龙山参天古树下,饮一口百年不枯的宝泉,读一读海林园、文昌阁的美文,看一遍松涛雨云的起伏,你的心也会沉入历史,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