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简介50
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关”。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雁门关作为古代中国北方边陲著名的边塞,见证并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经历了民族融合的艰辛,积累了多民族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道,雁门关见证了古代边贸的兴衰,成就了晋商的辉煌。
在我国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都曾在雁门关长城沿线与中原守军作战。
随着明朝与蒙古贵族的对立,雁门关的军事地位越来越重要。明洪武初年,吉安侯禄祥从雁门关旧址北移数里,建新址。此后,景泰、嘉靖、万历等年间,又有多次修缮。关城长1公里,城墙高约7米,石座砖体,三重门。东门正面的石碑上刻着“天险”,门上有雁楼,边上有李母庙。西门镌刻“地理位置”,右边建关帝庙。西门外有一座南北向的小北门,前门的石碑上刻着“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镶砖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三关必无双,九塞尊首关。”关城的左右侧墙和烽火台巍然屹立在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