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历史

1980,中国创立深圳经济特区;1983,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深圳大学。学校位于南山半岛,面向后海,面向香港。面积为65438±0.44平方公里。以改革为动力,建设为经济特区提供重点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高端智力服务和高端科技成果的特区大学,能够走向国际、与世界各国高等院校平等交流的窗口大学,努力创新办学体制、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实验大学。教育部非常重视特区大学的建设。两院院士张炜教授为首任院长。以清华为主,建筑、电子学科为辅;以北大为主,中外辅;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辅以经济、管理学科。社会各界热情支持特区大学建设。香港企业家、余元平、胡、梁国勋、南泰集团、三星集团、杜邦公司、18等大型国有企业和一批校友企业捐资助学。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特区的大学。1984的春天,邓跟我说要好好干。1993年夏天,江题写了学校的名字。深圳大学建校24年来,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1995,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估。1996,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学校实行学院制。有师范学院、文科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待设)、管理学院、法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部、体育教研室、社会科学教研室和留学生教学部;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体育馆中心等三个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纪律严明。现有本科专业52个,硕士点66个(其中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一级学科),工学硕士点3个(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博士点3个(政治经济学、光学工程与信号与信息处理,其中光学工程为一级学科),集文、经、法、教、博士点于一体。这所学校规模中等。现有本科生19437人,硕士生1651人,博士生22人(合作培养),留学生609人,成教生16745人。学校坚持设立本科学校。以本科教学为中心,适应本科教育大众化,树立和实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累经验,学以致用;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质量为本,质量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精心锻造教学特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好、基础好、起步快、转化快的职业骨干。建设9个省级名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建筑学、生物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四年本科生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13篇,其中英文论文14篇,SCI论文9篇,EI论文15篇,ISTP论文6篇,CSSCI论文3篇。学生申请发明专利4项(1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2004-2006年,考上研究生的人数分别为106、162和201,逐年增加;毕业生年末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校坚持以纪律促学校。省级重点学科12个(光学工程、政治经济学、国际法、文学艺术、通信、光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1教育部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1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1科技部国家生化中心(深圳国家生化工程技术发展中心);深圳市重点实验室7个(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现代通信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1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1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