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1882年,英国人利德尔购买美国制造的发电设备,在江西路南京路(现华东电力管理局)北角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发电厂,并在外滩沿线串联了15盏电灯。夜晚,耀眼的弧光灯吸引了数百名市民围观。
上世纪50年代,在鼓浪屿上,只要灯光调暗再打开,人们就知道每天晚上8点正。
扩展数据:
一、电灯的发展历史
最早实用的电灯是白炽灯,但是在白炽灯诞生之前,一个英国人汉弗莱·大卫用2000块电池和两根碳棒做了一个弧光灯,但是这种弧光灯太亮,产生的热量太多,不耐用,所以不能在一般的地方使用。
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高博特(Henry Gaubert)在真空玻璃瓶中用碳化竹丝制成了第一盏实用的电灯,持续了400个小时,但他没有及时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作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良好的真空环境使碳丝长时间工作。
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了要求的水平,他才发明了真空下用碳丝供电的灯泡,并获得了英国专利。斯旺自己的房子是英国第一座用电照明的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两位电气技术人员申请了电灯专利:在玻璃灯泡下充入氮气,用带电的碳棒发光,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力继续改进这项发明,于是在1875年将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爱迪生购买专利后尝试改进灯丝,终于在1880年做出了可以持续1200小时的碳化竹丝灯。
但美国专利局裁定爱迪生发明碳丝白炽灯落到人后,专利无效。经过多年的诉讼,亨利·戈培尔赢得了专利,最后爱迪生从戈培尔可怜的遗孀手中买下了专利。
在英国,斯万指控爱迪生侵犯专利,后来他们庭外和解,并于1883在英国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斯旺后来把他的股份和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20世纪初,碳化灯丝被钨丝取代,钨丝白炽灯沿用至今。
1938,荧光灯诞生了。1998白光LED灯诞生了。
二、发明项目
“重力灯”依靠重力发电,亮度相当于一盏12瓦的荧光灯,使用寿命长。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克莱·莫顿(Clay Morton)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的研究课题是一种由发光二极管制成的灯。
这种灯名为“Gravia”,实际上是一个高度略高于4英尺(约1.21米)的圆柱体,由亚克力材料制成。这种灯的发光原理是灯上的重物在缓慢下落时带动转子旋转,旋转产生的电能会给灯通电,使其发光。
这种灯的光通量为600到800流明(相当于12瓦荧光灯的亮度),持续4小时。要打开灯,操作者只需将灯上的重物从底部移到顶部,放入顶部的凹槽中。重物慢慢下降只需要几秒钟,LED灯就亮了。
克莱·莫顿(Clay Morton)表示,操作这种灯当然比按开关更麻烦,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也更有趣,就像给古典钟上发条,或者悠闲地泡一杯美味的咖啡。
莫顿估计Gravia灯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0年以上。这款名为“Gravia”的灯已经申请并获得专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