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春节传说之一:熬夜过年。

守岁是旧年最后一夜熬夜迎新年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忍年”。探究这一习俗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太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物散布在山林中。人们称他们为年。它的外表狰狞,本性凶残,专吃鸟兽和昆虫。它每天都在变口味,从磕头虫到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逐渐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那就是每365天去人们集中聚居的地方品尝新鲜的食物,出没的时间是天黑以后,黎明时公鸡一叫,就回到山里。

确定了年肆虐的日期后,人们就把这个可怕的夜晚当成了一个关口,称为年,想出了一整套关闭大年初一的办法:家家户户在这一天晚上提前做好晚饭,关好火,把炉子打扫干净,然后把所有的豇豆捆起来,把房子的前后门封好,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个晚饭是不确定的。除了要请全家人一起用餐,以示和谐团聚,还要在用餐前祭祖,祈求祖先的保佑,平安度过一夜。吃完饭,谁也不敢睡,坐在一起聊天壮胆。渐渐养成了除夕不睡觉的习惯。

守岁之风兴起于南北朝,梁代不少文人都有守岁诗。“一夜连两年,五小时分两年。”人们点燃蜡烛或油灯,彻夜守夜,象征着赶走所有邪恶的疾病,期待新的一年好运。这种习俗代代相传。

春节传说2:万年造历论

相传古代有一个叫万年的年轻人,看到当时的节日比较混乱,就有了一个精确设置的计划。但是他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在山上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树荫下。影子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日晷来测量一天的时间。后来悬崖上滴滴答答的泉水启发了他,他开始做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久而久之,他发现每三百六十天,四季会循环一次,天气的长短也会重复。

当时的国君叫祖逖,经常被变幻莫测的天气所困扰。知道了一万年后,他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帝,向祖逖解释了日月运行的真相。祖逖听后很高兴,觉得有道理。于是我离开万年,在天坛前建了日月亭,又建了日晷台和漏壶亭。我希望我能精确地测量太阳和月亮的规律,计算出早晚的准确时间,并创造出一种历法来造福世界人民。

有一次,祖逖去了解万年历的进展。当他登上日月神坛时,他看到天坛旁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360,从头再来。

草木分四季,一年有十二圈。

得知万年历被创造出来,我亲自登上日月亭探访万年历。万年指着天象对祖逖说:“现在十二个月了,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请为君造节。”祖逖说:“春天是一年的第一年,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由来。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经过多年的长期观察和精心计算,他算出了准确的阳历。当他向他的继任者展示阳历时,他被银须覆盖。君主深受感动。为了纪念一万年的功绩,他把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把它命名为日月寿星。以后过年的时候人们会挂上寿星图,据说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的第三个传说: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始于约1000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历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集》、《燕京岁时年谱》等著作,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符涛”。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有一个鬼世界,里面有一座山,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一鸣,夜游的鬼魂就会赶回鬼域。鬼域之门位于桃树区的东北方向。门边站着两个神,分别叫申屠和雷宇。如果鬼魂在晚上做了一些不自然的事情,申屠和雷宇会立即找到它,抓住它,用芒草做成的绳子绑起来,送给老虎。所以世界上所有的鬼魂都害怕申屠和雷宇。于是人们把它们雕刻成桃木,放在家门口,以辟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把申屠和雷宇的名字刻在红木板上,认为这样做也能消灾。这种红木板后来被称为“符涛”。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红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杀煞之意,二则表达美好祝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他们还在象征幸福和好运的红纸上写对联,并在春节期间贴在门窗两侧,以表达人们对来年好运的良好祝愿。

为了祈求家族长寿,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持着贴门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了两个门神,所有的妖怪都会害怕。在民间,门神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古人认为长相奇特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气质和非凡的技能。他们正直善良,捉鬼捉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钟馗,这个被人们推崇的捉鬼人,就是这样一副奇怪的样子。所以民间的门神总是怒目而视,面目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兵器,随时准备与胆敢上门的鬼怪作战。因为中国房子的门通常是两个相对的,所以门神总是成对的。

唐朝以后,除了和,人们还把唐朝的两位武将秦和尉迟恭当作守门人。相传唐太宗生病,听到外面鬼叫,彻夜不眠。于是他让两位将军手里拿着武器到袖手旁观门口,第二天晚上就没有鬼魂骚扰了。后来,唐太宗让人把两位将军的画像画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叫端午和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时节、崇武节、五月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拉节、诗人节、龙舟节等。虽然名字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地人民的风俗是相似多于不同的。

庆祝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树叶,挂菖蒲艾草,百病游,戴香囊,备祭祀碗,赛龙舟,竞赛,击球,荡秋千,用雄黄画孩子,喝雄黄酒,菖蒲酒,吃毒饼,咸蛋,粽子,时令鲜果。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的理论;纪念曹娥;从三代夏至日节;驱邪月邪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等等。以上各有出处。根据闻一多《端午考与端午历史教育》所列的100多部古籍和专家的考古研究,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人举行的图腾祭,早于屈原。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们“惜之而悼之,议其言于世,以传诵千古”。所以纪念屈原的理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在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有许多起源和传说。这里仅列举以下四种:

从纪念屈原说起

根据历史学家《屈原和贾生列传》的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大臣。他主张起用人才、赋权,使富裕起来,并主张联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迫离岗,被赶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田文》、《天问》等不朽诗篇,这些诗篇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征服了楚国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却始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完代表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祭奠屈原。渔民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都吃饱了,不会咬医生的身体。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大夫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用药把龙水兽打晕,才不会伤到屈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龙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色的丝绸包裹,使之发育成褐色的种子。

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从纪念伍子胥说起。

流传于江浙一带的端午节第二个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国人伍子胥和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到吴国帮助吴国伐楚,在五战中进入楚国都城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胥挖了一个坟墓,鞭打了300具尸体,为杀父仇人报仇。吴王何璐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吴军士气高涨,被越国打败。越王勾践求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吴被越国屠杀,被越国收买。他被谗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把剑,子虚死了。子胥,忠臣,视死如归。临死前,他对邻居们说:“我死了以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军进城,消灭吴。”然后他自杀了。夫差听后大怒,于五月五日将子胥的尸体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出自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孝顺的女儿曹娥救了溺水的父亲。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几天都没有看到她的尸体。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这就被传为神话,再传到县衙总督那里,县衙总督把它立为碑,让弟子韩丹春作悼词。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有金所作碑。后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她居住的村庄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

图腾祭祀起源于古代越族

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几何版画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据专家推断,残存的氏族是历史上崇拜龙图腾的氏族——百越氏族。出土陶器上的装饰图案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不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并把自己比作龙的后代。其生产工具中,有大量的石器,也有铲、凿等小型青铜器。作为日常用品,用于烹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们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汉族,其余的则演变成了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部分,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也被称为“月夜”和“八月节”。在这一夜,人们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机会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我国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砍的人要提前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家里的和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它们不应该切得多或少,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她年轻时,对拜月教非常虔诚。长大后,她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八月十五见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认为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中间,嫦娥因其美丽而闻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容颜如明月”。

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北宋时期。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无论贫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向拜月表达他们的愿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们互赠月饼,这意味着团圆。在一些地方有活动,如舞草龙和建造宝塔。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变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烧香、栽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走月、舞龙等特殊习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没有旧时代盛行。不过,宴饮赏月还是很受欢迎的。人们喝酒祈求月亮来庆祝更好的生活,或者祝愿他们的远亲健康快乐,和他们的家人一起“过美好的生活”。

中秋节的习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发展缓慢。古代皇帝有一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节”一词就有了记录。后来贵族学者纷纷效仿。在中秋节期间,他们观看并崇拜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表达他们的感情。这种习俗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直到唐代,人们更加重视这种祭月习俗,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太宗》记录了8月15日的中秋节,这在宋代很流行。

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砸药等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中秋节的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晒死,百姓穷困。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着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登上昆仑山之巅,充分利用自己的神力,拉开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升降,造福人民。

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猎,后羿所有的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美丽恩爱的夫妇。

许多仁人志士来此求学从师,别有用心的孟鹏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过的王太后,向她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瞬间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却被反派孟鹏看到了。他想偷长生不老药,让自己长生不老。

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留下。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手持宝剑闯入里屋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危机时刻,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箱,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很早就逃走了。后羿又气又心碎,他仰望夜空,大声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摇曳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追着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进了三步,他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后羿无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来到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摆上她最喜欢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向依附他的嫦娥遥祭。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摆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

从此,拜月中秋节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第二个传说——吴刚摘得桂冠。

还有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据说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桂花树生长茂盛,高达500多尺。下面有一个人经常砍,但是每砍完一次,砍的地方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来,这棵月桂树永远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人叫吴刚,汉朝西河人,曾经跟着仙人上了天,但是他犯了错,仙人就把他贬到了月宫,每天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工,以示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记载。

中秋传奇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消息传递起来非常困难。军事家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进饼里,然后派人分别送给各地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夜响应起义。起义那天,所有的反抗者一起响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达攻占元朝,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喜出望外,连忙传话,说是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全体将士要与民同乐,并且要把当年开战时秘密送来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大臣们。此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多,如碟状,也成为很好的礼品。中秋节过后,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重阳节也叫升天节。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中国古代,九被称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者都是阳数,所以称为“重阳”。重阳节起源于道教中的一个神话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父母双全,有一妻一子。虽然日子不好过,但半食半餐也能过得去。谁知道,不幸的事情来了。汝河两岸有瘟疫,家家户户生病,到处都没人埋尸体。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因病去世。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说:“汝河里住着一个瘟神,每年都出来走一圈。它把瘟疫带到任何地方。桓景决心拜师学艺,为民除害灭魔。听说东南山上住着一个叫费长芳的大仙,于是他收拾行囊,动身上山拜师学艺。

费长芳送给桓景一把降妖龙剑。桓京早起晚睡,穿着戴岳,没日没夜的练。转眼间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上前来说:“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的瘟神又要出来了。你赶快回到你的家乡去杀人。我送你一袋山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你家乡的长辈登高避祸。”仙翁道:“手指一点,一只鹤展开翅膀,落在桓景面前。桓景登上鹤飞去汝南。

桓景回到老家,给乡亲们打电话。告诉大家大仙说的。9月9日,他带领妻子、孩子和老乡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山茱萸叶子各分成一块,说是可以随身带着,所以瘟疫恶魔无法靠近。再把菊花酒倒出来,大家都啄了一下,说喝菊花酒不会染上瘟疫。安排好村民后,他带着自己的降妖龙剑回到家中,独自一人坐在屋内,等待瘟疫恶魔的到来,奋力降妖。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汝河咆哮,奇怪的风旋转。瘟神从水里出来,穿过村子走上岸。千户人家一个人都没有。突然,他抬头看见人们聚集在高山上。它跳到山脚,只感觉到刺鼻的酒精味。考努斯急得肺都不敢爬近了,就掉头往村里走。我看见一个男人坐在房间里。吼一声就往前跳。桓景见瘟神来了,连忙拔剑迎战。几个回合后,莫问和他打了起来,但他逃跑了。桓景嗖的一声把妖龙剑扔了出去,只见剑闪着寒光追着瘟疫妖,穿心穿肺把瘟疫妖扑倒在地。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没有受到瘟疫恶魔的伤害。人们把九月九日爬山避灾,用桓京、世代相传之剑刺死妖魔的故事,从儿子传到孙子,一直传到现在。此后,人们庆祝重阳节,并有重阳节爬山的习俗。

重阳节临近深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就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

重阳节有许多习俗,如爬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山茱萸等等,充满了趣味。攀登高峰

古代重阳有登高的民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相传这一习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七律《登高》是一篇关于崇阳爬山的名篇。爬山没有统一的规则,一般都是爬山,爬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随机制作的。九月九日拂晓,把一块饼放在孩子头上,嘴里说些话,祝愿孩子万事如意,这是古人九月做蛋糕的初衷。精致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一样,上面放两只小羊,符合重阳(羊)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在重阳糕上贴上红色的纸旗,点上蜡烛。这大概就是把“爬”换成“点灯”“吃饼”,把山茱萸换成小红纸旗。现在重阳糕仍然没有固定的品种,重阳节各地吃的软糕叫重阳糕。

赏菊花喝菊花酒

重阳节是一年中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说赏菊、饮菊花酒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他的隐居、他的诗歌、他的酒和他对菊花的爱而闻名。后人纷纷效仿,所以重阳有赏菊的习俗。旧时代,文人士大夫也是为了亲近陶渊明,把赏菊和宴饮结合在一起。北宋时,开封为都城,重阳赏菊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人们也称农历九月为“菊花月”。在重阳节,菊花在傲霜盛开,观赏菊花已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以后赏菊的习惯特别盛,而且不限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还是最盛的。

吴茱萸和菊花

重阳节插吴茱萸的习俗在唐代非常普遍。古人认为重阳节插吴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做个香囊把山茱萸放在里面,或者戴在头上。大部分是妇孺穿的,有些地方,男人也穿。金代葛洪的《西经杂记》中有考努斯参加重阳节的记载。除了佩戴山茱萸,人们还佩戴菊花。唐朝就有这种情况,古往今来一直流行。在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在门窗上贴菊花枝叶,以“祛邪除秽,招财进宝”。这就是头上的菊花的庸俗化。在宋代,还有人把彩带剪成山茱萸和菊花送给对方。

除了以上常见的习俗,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独特的节日。陕北重阳节正式收获的季节,有一首歌是这样说的,“九月,将重阳,故秋忙。”小米,小米,上去,上去。陕北的重阳节在晚上,一天就是一整天的收割脱粒。晚上,在树梢上,人们喜欢吃荞麦面和涮羊肉。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的小山,点上火,无话不谈,直到鸡叫才回家。晚上爬山的时候,很多人会摘一些野菊花,放在家里女儿头上辟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着蒸九层重阳米果的古老习俗。中国古代有重阳“吃饵”的习俗,就是今天的饼和米果。宋代《玉烛集》说:“九日蚀后饮菊花酒者,当时必收粟糯米,因米之粘味而尝新物,因而成习惯。”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在《闽酒曲》中说:“闻节近重阳,惊闻野香,手提箩拾野香。”玉杵捣成青粉,珍珠叫郎味。近代以来,人们将米果改造成了独具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稻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取出沥干,与水混合磨成浆,加入明矾(溶于水)搅拌,加入红糖(加水煮沸制成浓糖液),然后放在蒸笼上,铺上干净的煮布,然后九次舀入米浆,蒸几分钟后煮出,米粉上涂花生油。这个米果分九层,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面分明,半透明。它是甜的,软的,可口的,并且不粘牙齿。敬老是重阳最好的礼物。

在一些地方,人们还有机会在重阳爬山,扫墓和纪念祖先。蒲县人在重阳祭祖多于清明,所以有三月小清明,九月大清明的说法。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升天纪念日。村民们经常去妈祖庙或梅州的天后宫和宫庙祈福。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1989年,中国重阳节正式命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被定为全国敬老节。中华民族有敬老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敬老活动,如召开座谈会、宴请老人、银发之旅、体检、送礼、帮工等。大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进行秋季徒步旅行,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高尚品格。

参考资料:

www.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