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发展史

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省最高军政长官的办公场所,是目前中国唯一保存最好的省府。1988 1,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曾是保定府、大宁府驻地,清初改为参谋处。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政府设直隶总督。由于当时办公地点偏僻,清帝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派人选定参谋署作为总督府新址。经过一年多的改扩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出任直隶总督。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彤八位皇帝180余年,一直是直隶省的军事政治枢纽。民国时期,成为直系军阀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日伪河北省政府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所在地。虽然经历了200多年,但今天的直隶总督署依然保留着原始古朴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东西宽约130米,南北深22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中间隔着两条南北向的马路,类似北京的故宫。中、东、西路分明。每个房间功能不同,又相互融合,形成了典型的北方政府建筑群落。现存的直隶总督署,整体面积和布局与雍正年间初建时相同。解放后,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保定市委曾在此办公。1988年,直隶总督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11年移交文物部门管理,作为博物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