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路街道的历史演变

19年底,吴淞江边出现了为过往船只服务的作坊。光绪二十年(1894),朱洪都在麦根路(今淮安路)口的吴淞江上建豫园纱厂(今上海第四棉纺织厂),是上海较早建成的民族工业企业之一。民国4年(1915),郭子彬、郑佩芝开办宏宇棉纺厂。民国7年,郑创办洪章纱厂。三家工厂都在吴淞河边。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入侵闸北,一些工厂迁入中国。民国36年,全国有148家工厂,规模不一,从几千人到只有几个人。纺织、印染、机械等行业10多个。,形成上海西部重要的工业区。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大量外省工人来到上海谋生。他们在吴淞河边搭建了一个“滚蚯蚓”草棚居住。民国21年128甲午战争后,闸北地区居民陆续逃入境内,并沿徐公浦(今昌化路)两侧荒地扩张,形成南北向的窝棚带。环境卫生非常糟糕,疾病肆虐,死亡率极高。曾经有这样一首歌谣:“分叉的墙角,发臭的沟渠河流,像城墙一样的垃圾,苍蝇蚊子黑漆漆的,老鼠满街跑。

上海解放后,境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街小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填沟填河,铺设下水道,通自来水,清除多年垃圾,彻底消灭臭虫,结束了棚户区又臭又脏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句容里是上海市卫生先进典型之一,接待过外省市卫生检查组和外宾。市政设施和住宅建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建长平路连接东西。全区最后一条子弹街路(昌化路)也是1989铺的沥青。新建住房65438+万平方米以上,约占现有住房面积的1/4。例如,在全区知名的棚户区之一的李三,建设了18栋六层厂房,面积41,000平方米,形成了儿童乐园、幼儿园、养老院、菜场等配套服务的新型居住村。

1989,街道被评为全国、市普法工作先进集体。街道计生工作从1984到1990连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消防工作从1987到1992被评为市先进集体。1991,街道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街道上成立了许多经济实体。从65438到0992,街道经济营业额(产值)3762万元,利润274万元。

1992,中小型市级工厂34家,区域工厂8家。其中1000人以上的工厂5家,中外合资企业2家。大部分是纺织和轻工业。有上海机床研究所等科研院所2个,商业网点125个,菜场2个,集贸市场2个,银行储蓄所2个。有1所中学,2所厂办技校,5所小学,2所幼儿园;街道文化站、图书馆1个;卫生医疗机构有儿童医院、江宁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