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时唐军为什么没有援军支援绥阳?
在张勋的出色指挥下,睢阳仅用7000人的军队,经历了大小400场战斗,多次击败了殷领导的安史之乱。然而最终,在缺人少粮的情况下,此地在守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或者是叛军。
人们不禁疑惑,睢阳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关系到唐朝的兴衰,为什么当时没有援军来解决困难?其实这个看似不正常的事情有很多原因。
一是唐军被叛军重重牵制,远未解渴。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攻破了长安和洛阳,唐玄宗只能狼狈入蜀。太子恒力在大臣们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并提拔在平叛中表现突出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为统帅,开始了对叛军的反攻。
但由于唐玄宗前期的失误,失去了高仙芝、冯长青、哥舒翰,唐军也受到重创。所以安史之乱在当时的战场上占据了主动,唐军在各个战场上被重重牵制。同时,睢阳位于河南南部,被阴的部队包围。关心睢阳安危的援军有心相助,一时难以突破叛军的包围圈。可以说是远未解渴,不能及时前来帮忙。
二是附近的援军别有用心,不肯前来帮忙。
睢阳被围后,张勋到处派人求救。仅他驻扎的宁陵就派了三千兵,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当时与睢阳关系密切的有凤阳的贺兰、彭城的许、濠州的陆秋晓。但是,这些人都是自私的,奸诈的。
贺兰·金铭自诩为当代学者,但他的心胸极其狭隘。张勋坚持在绥阳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引来了他的嫉妒。所以,当绥阳统帅南纪云前来求援时,他无动于衷,要把骁勇善战的南纪云扣留起来为己用。南纪云断了一根手指,毅然离开去寻找其他援军。
彭城的许比贺兰更自私,更奸诈。此人一直对绥阳局势持观望态度。在他看来,有了睢阳阻挡叛军,程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即使睢阳失陷,他也可以向叛军投降。他所做的是一个真正的投机者。
还有一个姓肖的,更可恨。这个人也是个小心眼的人。当年八月,绥阳城粮草尽,生死关头。刚刚接任我河南使的张高,命令吕秋晓立刻增援绥阳。而陆秋孝却以造反派的嚣张为由,长期坚守阵地。
就这样,绥阳城终于在5438+00年6月被叛军攻占,张勋等数百人殉难。三天后,张高带着他的军队来到了绥阳。如果当时贺兰·金铭等人能够不遗余力地施以援手,绥阳城的悲剧或许会是另一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