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平县的历史渊源
青海平弦是一种民间艺术,起源说是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从中国北方传入的。据当地老艺人介绍,青海已知最早的平弦艺人是梁寿娃,小名梁佛爷,生于1850左右。后来,李汉青和陈后宅(生于1890左右)在教徒和唱歌方面颇有影响。照此推算,这种音乐最迟在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就已经开始流行。其曲目大多选自《东周传奇》《白蛇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等古典小说和戏曲。从平弦对联的结构及其词曲形式来看,它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平弦曲子的名字多见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出版的《霓裳续曲》和道光八年(1828)出版的《白雪公主》。它的旋律大部分和北京、天津的一样,有些和江浙的差不多。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收集整理了传统剧目,组建了平县曲艺演唱团。西宁戏1959年7月,由西宁平弦戏班学生排演的第一部平弦戏《百日缘》、《秋江》、《柜中缘》点睛之笔搬上舞台,与西宁广大观众见面,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青海日报》、《西宁日报》先后刊发《特放之花》、《新花开添异彩,青海平弦舞台》等多篇文章和剧照,热情赞扬青海平弦戏这一青海地方剧种的正式诞生。同年国庆节,平仙戏再次上演。此后,一边学习改革,一边看《结婚》、《打马路》、《风筝错》、《祠堂认母》、《园中梦》等传统剧。现代歌剧有《小夫妻吵架》、《小红心》(大型)、《拾麦穗》、《木匠婚礼》等。其中《园中有梦》由青海电影制片厂于1960拍摄。为了加强实践训练,学生们经常到农村、厂矿、部队演出,普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最近两年间,平弦班的师生基本处于艺术上的探索和探讨阶段:在音乐唱法上,基本保持了一套音卡的形式,但在结构上,打破了原有的坐唱组合方式(即前叉——套歌——后叉),而是逐渐转变为从剧情发展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人声和音卡进行设计组合。本文对平县曲艺中具有不同情感和音色的“苦调”和“花音”的音乐性唱腔进行了研究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平县戏曲的“花音”唱腔,增强了其表现力。在唱诵方面,受当时国家语言规范化的影响,一开始说的是普通话,但很快发现与表演风格不太协调,于是改用“西宁官话”。传统戏剧中地位较高的人物,略作免俗和押韵;打击乐器方面,我尝试过用秦腔和京剧的打击乐器。3月1961,1,在西宁原有平弦戏曲班的基础上,通过人员的调整充实,特别是加强了创作研究和编导工作,“青海平弦实验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成立的指导方针如下:1 .不断发展和完善青海地方戏曲——平弦戏。二、两条腿走路:既排练现代剧,也排练传统剧。三、在服务城市观众的同时,面向农村,服务青海广大农村观众。
由于剧团演出过相当数量的剧目,而传统戏曲又是以音乐唱腔来表现其复杂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艺术形式,因此在1962排练《狸猫换太子》时,大胆突破曲牌在音乐唱腔方面的组合结构,借用、创造和发展了导板、快板、散板、弦板、打击乐等板型。此外,还吸收了青海胡美、小闲等地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混合使用,吸收了青海民间的唢呐品牌,丰富了自身,丰富了表现力,在唱诵、表演、形体训练等方面也增加了难度要求。
从1966开始,“文革”开始后,平弦剧团的经营活动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到1970结束,剧团解散,演职人员全部分流。1975年,各地方剧种移植“革命样板戏”,在北京举行演出。青海省临时组织了“西宁业余弦剧团”,从25个单位借来50多名专业人员(包括原平弦剧团的部分成员),移植排演了《谈革命家史》、《大山深处求苦难》、《海洋深处》三部折子戏。其中《深山自讨苦吃》再次入选9月底北京国庆游园。回宁后,剧团在西宁、湟中、大同互助等地进行了多次慰问演出。同年6月下旬,“西宁业余平弦剧团”解散,历时8个月。由于平弦戏在北京的成功,应群众要求,西宁平弦剧团于5月1976正式成立,只有原平弦剧团的几名专业人员参加。先后排演了《三月三》、《村兽医》、《酸甜苦辣》等现代平弦戏,并在西宁、湟中、民和、乐都等地演出。不久,由于团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对平仙戏的发展存在分歧,最终在1977年夏改为“西宁地方艺术团”,后改为“西宁剧团”。* * *在“西宁平弦剧团”前后存在了一年。至此,处于萌芽状态的青海平弦戏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在艺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化部的指示和青海省各级领导的支持下,1979恢复了原“青海平弦实验剧团”,这标志着青海汉族地区唯一新兴的地方剧种“青海平弦戏”的重生。1979 10,青海省文化厅恢复“省平鲜实验剧团”筹备组,原工作人员大部分回团,另外招收20多名学员随团培训。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和排练,大型传统话剧《乘龙,假丈夫》于1980年8月在西宁上演,受到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陕西平县平县曲子及其他相关曲艺对青海平县也有较大影响。从陕西省凤翔县文化馆1963出版的《凤翔民歌-平弦曲子》一书中可以看出,凤翔的平弦戏并没有形成曲艺的形式,但通过对其部分曲调、歌词、音乐片段与青海平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有些属于同名,有些属于同名,如《尖花》(青海平弦称“平弦”)有相当一部分与青海汉族民间曲调十分相似。从历史上的人口变迁史来看,根据青海省民和县下川口的《冯氏族谱》,“大明于洪武年间由陕西凤翔、宝鸡两县迁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从明朝到清朝,随着全国各地移民的迁徙和部队的进入,以及山西、陕西的商人来青海经商、定居,许多外来的民歌、曲艺、戏曲被带到青海河湟地区定居,并开始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融合,演变发展。如青海平弦调如《大荷花》、《太平调》等,与陕西、青海胡美的旋律、结构基本相同,《十里墩》、《丫丫二月谈》与青海胡美的相同(青海胡美也是陕西胡美的)。《杨》、《倒桨》、《茉莉花》、《水仙》等平弦曲调,在旋律、调式、名称上与南方一些民歌相似,有的甚至歌词相同。这可能与传说中的南京展子巷居民被送往青海西宁有关。总之,青海平县曲艺的音乐唱腔既有南腔北调,又有青海特色和甘陕风味,作曲更为复杂。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青海平县高度重视。自1951起,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其音乐曲调,并出版专著。1954青海民族歌舞团试调排练《秋江》、《楼台会》等剧目。1958上半年,青海湟中县秦腔剧团也尝试将平弦搬上舞台,由秦腔演员排演大型传统剧目《赵氏孤儿》,在湟中、西宁、兰州等地上演。同年下半年,青海省政府和省文化行政部门作出“把平县曲艺搬上舞台,发展成为地方剧种”的决定,在西宁戏剧学校开设了平县班。自5438年6月+同年10月起,招收学员40余人,抽调近20名平弦艺人、戏曲形体训练排练教师和新文艺工作者,投入到平弦曲艺搬上舞台的实验研究工作中。
平弦音乐和唱腔艺术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成为雅俗共赏的地方剧种,为我国戏剧舞台增添了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结束了青海没有地方剧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