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儿子,文天祥的郭杨,谭嗣同的狱问有什么历史背景?

陆游《秀子》的历史背景是南宋时期,陆游毕生致力于抗金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受到投降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击,但爱国热情从未减退。《示子》这首诗是诗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北方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沉而强烈的爱国激情。

文天祥的《穿越零洋》

文天祥于宋末赵敏祥兴元年十二月(1278)被元军俘虏,囚禁于伶仃洋战船。次年正月,元军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迫使文天祥交出坚守崖山的总司令张士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歌。

谭嗣同《狱中墙》

这首诗是谭嗣同生前写在监狱墙上的。6月1898,11日,光绪皇帝发布“丁明石国”上谕,宣布变法。9月21898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开始搜捕和屠杀维新派。当时,谭嗣同拒绝了别人要他逃走的建议(康有为经上海逃到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到日本),决心一死,愿以生命警醒国人。他说:“每个国家的政治改革都是流血造成的。今天,中国没有因为政治改革而流血,这个国家并不繁荣。如果有,请从头说起。”这首诗的前两句准确地表达了以下内容:一些人匆忙逃离避难,使人想起刚正不阿的张俭;有的人“忍死片刻”,自愿留下来,不怕死,让更多的人走出来,踏踏实实、不屈不挠地为朝廷的兴亡服务,像杜根一样刚正不阿。诗的最后两句意思是:我,则走向自己的死亡,慷慨激昂;笑傲苍天,凛然刑场!留下的将是浩瀚昆仑般的胆识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