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瑞的军事生涯

1934 12.8、陈先瑞第一次进入陕南,经豫陕交界的铁锁关到达洛南县三幺寺,然后深入商洛腹地。当时,陈先瑞在红25军223团任政治部主任,兼任该团三营政委。1934+65438二月下旬,部队到达山阳县九家湾。遵照军委政委吴焕先的指示,陈先瑞率领该团三营七连六七十人,在鄂陕边界的郧西、杨珊、镇安、旬阳等地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创建革命新根据地。七连改名为“鄂陕游击师”,陈先瑞任师长。从此,陈先瑞离开红军主力独立开展地方工作,并迅速站稳了脚跟,打开了新的斗争局面。

1935 65438+10月9日,红25军攻占镇安县后,在鄂陕边区建设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多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壮大地方武装。2月下旬,* * *鄂陕特委和鄂陕游击总部正式成立,郭述申任特委书记(后为郑位三),陈先瑞任游击总部司令。这时,总部所辖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九游击师和总部战斗营(由七连扩大而来)已发展到地方武装2000多人。4月初,在山阳县袁家沟口成立了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下辖两县和七八个区级红色政权)。陈先瑞当选为中共鄂豫陕中央委员。在袁家沟口大获全胜后,红25军于7月13日北出钟南山,威胁Xi安。6月16日,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从长安县冯峪口北上,继续长征。同时,省委先后两次写信给、李、,对红二十五军的行动和坚持陕南斗争的方针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和指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指示在途中丢失了,所以郑位三等人无法了解红二十五军的行动方向。

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后,国民党军仍以20多个团对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进行“划区清剿”,斗争形势异常严峻。鄂陕豫陕遭敌重创,九路游击师投敌,其他道路损失惨重。根据地危在旦夕!当时留在根据地的鄂豫陕两个特委从报纸上得知红二十五军已转战陇南陇东,于是于9月9日在商南县梁家坟召开联席会议,双方同意组成鄂豫陕特委(又称陕南特委),统一领导,坚持斗争。郑位三担任特别委员会秘书。、李、等人为专门委员会委员。根据特委的决定,鄂陕游击队总司令部战斗营、第六、第七路游击师和杨珊西区游击旅,连同鄂陕游击师四个游击旅,组成红军第七十四师。65438年10月6日,红74师在商南县碾子坪正式成立,任师长,李任政委。该师共有700余人,编成两个营、一个手枪团和一个特务连。红七十四师组建后,在鄂豫陕边区独立坚持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这块来之不易的根据地。

1935 12.6、陈先瑞指挥红74师首战夺得铜旗,歼灭庞炳勋部40军115旅230团一个营,击毙敌营长以下100余人。

战后,陈先瑞迅速集结了第三、第五游击师,补充和扩大了红七十四师。1935 65438+2月26日,红七十四师一举攻占宁陕县城,歼灭维和兵团300余人。然后攻占佛坪县,消灭敌人一个。这时,特委和红七十四师在宁陕、佛坪之间创建了新的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宁佛中央工作委员会,建立了若干区、乡基层政权和地方武装。1936春节前,陕西警备二旅由南向北进攻时,红七十四师除夕夜离开北方秦岭,直入户县境内,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过了一个丰富的春节。这一行动迫使Xi和宝鸡的敌人派兵拦截他们。但红七十四师很快转入秦岭,第二次打开佛坪县城,歼灭了一支新组建的保安部队。

1936年2月,在敌人集中10多个团进攻宁佛地区时,红七十四师从佛坪西进,沿途歼灭华阳、江口镇民兵团,直捣陕甘边要地双石铺(今丰县),先后歼灭该地区及黄牛铺民兵团400余人。双石铺至黄牛铺之间,道路、桥梁、电线杆、电线断裂,川陕公路交通中断半个月。拦截了五辆敌车,缴获了一批食品和物资。红七十四师从远处突袭双石铺,凤县、宝鸡相继告急。位于Xi安的西北“反匪”指挥部也不得不连续几天派飞机侦察。这种持续的作战行动,加上此时红军发动的讨伐,恰好形成了东西方的战略协作。

2月28日,1936,敌四十九师追来,红七十四师掉头向东,越过白雪皑皑的太白山。经过半个多月的鏖战,突破了敌四五个团的围追堵截,在东江口顺利返回宁佛地区进行短暂休整。就在这时,原红十五军团手枪团战士程福才从陕北经关中到达东江口,送来了《八一宣言》、《中共中央关于时局和党的任务》等重要文件。3月24日,郑位三用他和陈先瑞的笔名给中共中央写了一份关于红七十四师成立及有关情况的报告,交给程富才,带到陕北。9月中旬,1936,驻扎在陕南的几支敌军大部分转移到了西部。从这个迹象来看,陈先瑞估计陕甘边战事告急,但他并不知道长征北上的红二方面军。当时已先后占领两当、辉县、康县,围攻丰县。为了掌握情况和配合行动,陈先瑞立即派出一支手枪团向西跟踪敌人,一边跟踪侦察,一边袭扰敌人。

为配合陕甘边的战争行动,陈先瑞随后率红七十四师转战镇安、杨珊、商南地区,再向东向豫陕边界发起进攻,由荆紫关经西平至界牌镇,一举切断西京公路交通,吸引和牵制敌人。时任商县守备总长的龚奉西北“剿总”之命,恢复西京公路交通,率领游骑兵总队第一支队及其部下的陕西保安队乘车沿公路疾驰。165438+10月14、红74师一举打退龚的进攻,击毙敌人近百人,活捉敌中校军官一名,缴获枪支弹药多支。战后,红七十四师再次北上,扫荡了豫陕交界的官坡、曹兰、凌峪口、石家坡等地的民团,北上“打华山”。部队在华山脚下绕了三个大圈,派几个部队到华山上去贴标语,大闹一场。“红军在华山闹事”的消息不胫而走,致使敌人四处告急。这次奇袭行动有效地配合了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以及会后的山堡战役。后来,毛泽东称赞陈先瑞:红军主力在西线展开行动,你在东边华山捣乱。你配合得很好,非常好!

Xi事变爆发后,周恩来从Xi写信给红七十四师,派、张国华、龙和机要无线电人员去找红七十四师。李涛传达了Xi事件的情况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根据中革军委指示,成立陕南军委,主席郑位三,副主席李涛。红七十四师改名为南路抗日军,军长陈先瑞。这时,红74师奉命在潼关和灵宝之间机动,配合东北军和西北军,阻止国民党“起义军”进攻Xi安。1937 65438+10月22日,红七十四师奉命到达商县地区,与南下配合友军的红十五军团成功会师。兵团领导徐海东、程、王首道对红74师在陕南独立坚持游击战争给予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在与国民党关于红军警备区的谈判中,蒋介石提出允许徐海东、陈先瑞放弃陕南,向渭河以北推进。当毛泽东决定让徐海东撤离陕南时,他“坚持要陈先瑞留在陕南”,理由是“陕南土著军,不愿开渭北河,无力逼”。经过与顾的谈判,终于达成了这一协议。划定这个警备区,是为了配合陕北红军,防止内战再起。

1937年2月初,红十五军团撤离陕南后,红七十四师春节前后进驻镇安、柞水。后因粮草供应困难,移至长安县大峪口驻防整训。此时全师三个团2100多人。1937年8月,陈先瑞奉命率红七十四师到三原,在那里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后成为西北留守兵团第四团、第一旅第二团。1944 10,陈先瑞任第一警备旅副旅长,该旅二团奉命组建豫西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下辖七、九团,陈先瑞任司令员兼政委)。与第四支队一起从延安经郏县渡过黄河,再从吕梁经垣曲太岳渡过黄河,挺进豫西,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第三支队到达登封、蔚县、临汝地区后,改称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支队、军分区),陈先瑞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先瑞第三支队改编为中原军区独立第三旅(仍归第七、第九团管辖),陈先瑞任旅长。1946年2月,都山旅与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合并,保留第十五旅番号,辖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团。准将,王海山,政委陈先瑞。6月26日,中原军区部队突围时,旅长王海山率45团配合中原局和军区领导机关行动,于7月中旬突围至陕南商南县。政委陈先瑞率第四十三、四十团,跟随第一纵队(欠第一旅)在南路王树声的行动,在平汉路西渡香河,于1946七月下旬进入鄂西北武当山地区。根据“就地开花”的指示,陈先瑞率领两个团在房县、竹山、郧县边区开展游击活动,积极牵制和消灭敌人,开辟了以武当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就在这时,陈先瑞突然奉命率部返回商洛地区,出任豫鄂陕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这次长途转移,原是郑位三和李先念商定的,理由简单而充分:由于在陕南坚持了两年游击战争,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便于领导和斗争。根据中原局的电报,陈先瑞率部于1946年9月初从房县以北的大木场西进,绕过白河县城,从冷水滩渡过汉水。之后,他沿着一条他当年走过的路快速北上,穿过云溪边境的高山,击退了沿途敌人的重重拦截,越过险峻的一、二、三天门,很快进入商洛地区。

中原突围时,全军损失惨重。陈先瑞率领的两个团共剩下1,000余人,提前突围到商洛的四十五团,沿途损失更大。到达商洛后,第15旅改名为第5军分区,司令员王海山,政治委员唐成功。当时,豫鄂陕军区第一、二、三、四军分区于8月成立。15旅按总区划进入柞水、宁陕、佛坪等县,9月下旬成立第5军分区。豫鄂陕军区的领导成员是:司令员文建武、政治委员汪锋。陈先瑞到任后,率洛南、商县以东的蔡家川、刘贤平一个连到第五师指导帮助。这是一次极其艰难的长途跋涉。因为兵力薄弱,比从武当山进商洛还难。沿途经过的城镇和交通要道都被敌人封锁了,随时随地都会被敌人追击封锁。他带领一个连,熟悉地形和道路,时而穿插迂回道路,时而夜行。经过半个多月的战斗,他终于到达了宁山地区。由于敌情严重,第五军分区部队不时转移,无法及时发现。他在宁陕、柞水、镇安边区寻找部队,试图与师领导取得联系。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战斗,他终于在杨珊西部找到了第五军分区的部队。

1946 65438+2月,敌人重兵围困,形势更加严峻。文建武、汪锋率领的军区主力被迫转移到豫西卢氏。1947年2月,经中央批准,豫鄂陕边区党委、军区、行政公署渡黄河到山西晋城休整。与此同时,陈先瑞根据区委和军区的决定,与第四军区政委韩东山一起,负责集结整编各军区所属部队,准备渡江入晋。经过一番联系和集结,最后把各师剩余的2700多人集结起来,组成军区第二纵队,陈先瑞任司令员,韩东山任政治委员。新组建的第二纵队从豫西出发,于3月20日从渑池北上渡过黄河,再经阳城到达晋城,与先期到达的军区(即第一纵队)主力会合。在部队休息期间,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先后从延安来到晋城,主持召开团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总结中原突围的经验教训。陈先瑞出席了这次重要会议。会后,豫鄂陕军区第一、第二纵队统一为一个纵队,即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7月下旬,豫鄂陕地区党委、军区、行政公署随即撤销。此时,陈先瑞也调离了他的旧军队。1947年7月,中央军委命令陈先瑞调任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副军长。当时解放军正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转变。这时,38军是由陈赓谢(扶志)集团组织的。8月22日夜,1947,38军从平陆毛金渡渡过黄河,先后攻占回兴镇、张茅店、观音寺等地,切断陇海铁路交通线。攻克灵宝、甘乡(1954并入灵宝)后,奉命率十七师、二十二旅,沿陇海路追击西逃之敌,直抵潼关。同时也掩护了主力东返,夺取陕县。17师在潼关南塬车山峪战役中歼灭1个团2个营,后在窑底寨战役中击退敌4个团的围攻。

9月23日,中央军委电告谢忱:“以38军之始,逼近潼关,佯攻迷惑敌人;随刘()旅隶属三十八军,立即西进,用相机攻占洛南、商县、商南、四县,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在此基础上,陈先瑞率38军17师和训练团,于9月24日从潼关南苑出发,进入太峪口,向陕南进军。他们于28日经洛南县的检部、石家坡、景村到达商县叶村,与先到达龙驹寨(今丹凤县)的第十二旅(刘旅)会师。29日,陈先瑞率17师师长张福珍、政委梁、作战部长赵守杰,与12旅旅长刘、政委李耀在商洛镇召开联席会议。双方商定由十二旅负责丹江以南地区,转战杨珊、镇安、鄂西北,创建陕南根据地;17师在丹江以北地区牵制敌人,掩护并协同12旅向南扩展,以保证该旅侧翼安全,同时指挥陕南独立团(由38军训练团改为)就地作战。

两军进入陕南,等于给胡宗南集团的一面背上了一刀!这样就直接起到战略牵制作用,紧紧牵制陕南之敌,更好地配合陕北和中原战场。两天后,敌人整编第六十五师,即洛南、商县发起进攻。由于敌情严重,12旅在攻占武关、商南两县后,被迫转移到卢氏以南休整。为掩护12旅东移,17师在严岗寨、商洛镇前阻击敌,再经龙驹寨以东的两岔河北上,到达卢氏以西的曹兰、官坡,休整、袖手旁观。这期间,十七师在官坡召开了师党委扩大会议。会上,陈先瑞首先传达了关于进入陕南建立根据地的指示,要求与会人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树立信心,增强斗志,准备度过一个极其困难的冬天,实现这一光荣的战略任务。他还结合陕南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在陕南坚持斗争的切身感受,及时提出了一套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作战原则。他说,要想在陕南站稳脚跟,就必须采取“拐弯抹角、旁敲侧击、钻空子、夹击中路”的灵活战术,巧妙地对付强敌,拖住敌人,消耗敌人,找机会歼灭敌人,决不能和强敌硬拼。为了迷惑敌人,他还要求部队不断变换番号,称之为“三旅之师”,虚张声势,使敌人难以查明真相。

敌第65整编师被引到商洛后,像铜墙铁壁一样蹲伏在丹江以北的龙驹寨、洛南,防止我军再次进入该地区。165438+10月3日,第十二旅奉命从卢氏五里川出发,部队兵分三路重新进入陕南。为配合12旅南下,17师和陕南独立团在西京公路两侧担负掩护任务。12旅过公路过丹江后,17师紧紧牵制了豫西敌整编65师的主力。165438+10月5日,17师被敌人分路完全包围,形势十分危急。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决定留该师50团二营掩护主力转移,坚持敌后游击活动。十七师主力经狮子坪、五里川、朱阳关直捣栾川以北,至卢氏以南,进而牵制伏牛山之敌。当敌整编65师自南向东尾随而至时,17师突然掉头北上,到达洛宁以西的钟山镇地区,再向西行军,经崇阳、古县、范蠡,于6月5438+065438+10月17日收复卢氏县,于是在卢氏文峪地区稍作休整。当敌人整编第六十五师再次追来时,十七师又开始对付敌人,于165438+10月底回到官坡和曹兰地区。这样紧紧地牵着敌人的鼻子,使敌人筋疲力尽,到处扑空。

留在关坡和曹兰坚持斗争的五十团二营,在回到关坡和后,将及时集合起来进行重建。65438+2月中旬,当疲惫不堪的敌军重组第65师主力,转向西企图再次包围第17师时,陈先瑞决定继续与敌军“兜圈子”,将敌军紧紧围堵在豫西。经过10多天的艰苦战斗,难以摆脱强敌的包围和拦截,我决定以51团一营为主力行动,配合地方游击队在敌后展开游击活动,虚张声势,迷惑和牵制敌人;十七师主力从西面朱阳关等地进入商南地区,过西京公路,过丹江,于5438年6月底+2月进入朱岭关地区。这时,十二旅已在丹江以南地区展开,攻城掠地,很快打开了新的斗争局面。同时确定以鄂西北两区为中心区,创建陕南根据地。1948年元旦,鄂陕第四军分区成立,由第十二旅兼任。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战斗,17师部队疲惫不堪,急需休整。1948元旦过后,十七师在龙王庙地区背靠十二旅创建的根据地休整。

1948 1中期,敌人整编了商县第65师和治安总队两个团,大规模侵入我根据地,于1+8占领了山阳县。为了牵制和调动敌人,17师再次挺进豫西,开始从外部对付敌人。隆冬时节,部队冒着风雪严寒,涉水过丹江,过西京公路,经过武关、栾庄、马家坪,第三次进入曹兰、官坡地区。此时,留在卢氏以南地区的51团1营坚持游击活动。完成掩护师主力西移任务后,经过38天的艰苦斗争,突出重围敌人4次,后于2月1日与该师主力会师。

部队回到曹兰和北面的官坡后,敌人重新组织了65师的主力和地方保安队,并紧随其后。为了继续调动和牵制敌人,除夕(2月9日),17师掉头向东。经过两三天的紧急行动,它到达了栾川西部。春节后,敌第五兵团司令裴长辉突然集中豫西四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包围十七师,扬言“歼灭伏牛山十七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十七师完全陷入困境,奉命向庐山地区靠拢。于是,十七师从栾川以西转向南,越过老君岭,准备经西峡、内乡、南召县进入东部庐山地区。谁知途经西峡县太平镇时,突然发现敌人整编的第65师的一个团已到达镇东,并占领阵地构筑工事,企图与各路敌军合围第17师。第17师被阻止向东推进。无奈之下,陈先瑞和师领导* * *研究分析了敌人的动态,认为敌人在伏牛山腹地集中了4个师,其后方肯定是空的,有可乘之机。于是派兵迅速攻占太平镇西南和西北两个高地,与守敌激战,迅速占领高地。然后,十七师从西峡县城掉头向西,沿着莫名其妙的山脊直奔黑岩镇。过了黑岩镇,从朱阳关、五里川、双花树,第四次进入官坡、曹兰地区。这种灵活的作战行动最终摆脱了敌四个师的包围攻击。1948年3月,陈先瑞调任豫西军区副司令员,奉命率部执行豫西剿匪任务。他率领十七师等所属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基本消灭了豫西的土匪武装,连接了豫西和陕南。

5月2日,1948,17师奉命参加宛西战役,配合兄弟部队围攻西夏关,俘敌700余人。皖西战役后,陈先瑞指挥第17师再次西进。在商洛军分区部队配合下,5月1948收复商南县城,5月21再次攻占龙居村。至此,十七师进入陕南,经过8个月的艰苦战斗,熬过了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最终实现了立足陕南“夺取西北为一翼”的伟大战略任务。1948年5月,陈先瑞率领的第17师根据中原局电报,与第12旅* * *组成陕南军区。陈先瑞再次奉命进入陕南。陕南军区成立前,陈赓司令员向陈先瑞传达了陕南军区成立的计划,并请他在即将成立的陕南军区担任政委。陕南军区有两个单位,每个单位都要有一个得力的领导作为军政领导。然而,陈先瑞并不想改变他的军政领导职位,并提出要坚守他的老本行,继续从事军事工作。陕南军区1948年6月7日成立时,刘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任副司令员,李耀任副政治委员。当时,陈先瑞没有及时赶到,而是遵照陈赓司令员的指示,率领十七师在荆紫关地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新式整军运动。9月中旬到云阳山南军区任副司令员。当时陕南军区管辖范围包括湖北梁云地区。1950后,梁云地区划归湖北。

陈先瑞到任后,军区司令员刘率第十二旅两个团和第十七师五十一个团,从东进入南洋地区参加淮海战役。军区主力参加淮海战役期间,陈先瑞组织指挥十七师五十个团、十二旅三十六个团和两个云志军分区两个独立团,先后在鄂西北展开了浚县战役、黄龙滩战役和朱芳战役。经过三次战役,歼敌3000余人,收复并释放了浚县、房县、竹山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1949年3月,刘率领军区的主力部队返回荆紫关地区。这时,张邦英同志也到了云阳,担任陕南党委第一书记、军区第一政委。根据军区领导成员的分工,陈先瑞负责剿匪、政权建设和干部培训。1年5月,全军整编,在陕南军区(也是陕南军区,隶属中原军区建制)的基础上成立第十九军。司令员刘,第一政治委员张邦英,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李耀。十九军组建后,即从11年5月起,划归西北第一野战军指挥序列,党委和陕南军区也改为西北局和西北军区统一领导。

同时,中央军委于五月八日电告刘邓:“...六月,第一野战军开始举行攻占潼关、Xi、宝鸡、汉中、天水、陇南等地的战役。希望陕南刘部队沿汉水向汉中移动,最好直接拿下汉中,切断胡宗南向川北的退路。“在此基础上,陕南军区于5月16日成立了‘钱智指挥部’,决定由军区副司令员陈先瑞兼任司令员,陕南行政公署主任施一志兼任政治委员。十九军西进战役开始后,陈先瑞全力以赴支援前方工作,前后派出大量工作人员,深入梁云、商洛等地,发动和组织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援前方。6月,陈先瑞从云阳经商洛到Xi安,向西北局和西北军区汇报。汇报后,陈先瑞被贺龙司令员留在西北军区协助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研究部队入川部署方案和汉中地区党政军领导工作。之后随十八兵团进军汉中。65438年2月8日,18兵团先头部队与19军57师在汉中会师。此时,陈先瑞兼任汉中市武术协会主任。

陈先瑞第四次进入陕南后,只有在陕南战场,他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迎来了整个陕南解放的曙光。就陈先瑞的经历而言,从1934年2月8日第一次入商洛,到1949年2月8日解放汉中,经历了15年,也经历了四次艰苦的陕南远征。四进陕南,总时间* * *为五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