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是关于什么的?

中国通史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无穷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复兴的坚实基础,铸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细节。历史包含了一个民族几代人的风风雨雨,也包含了成败之道和隐藏在事件表象背后的内在规律。以历史为视角审视现实,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浩如烟海的史书记载了五千年的沧桑。从《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到浩如烟海的野史、笔记、传奇,中国人重视和珍惜自己的民族历史,这使他们无愧于“历史民族”的美誉。然而,陈旧的观念、晦涩的文字和卷帙浩繁的真实历史,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条与历史隔绝的鸿沟。于是,在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的惨痛经历、旧史学的反思和新世纪初新史学的到来,一部新的中国通史应运而生。所谓“新中国通史”,是相对于传统旧史学而言的史书编纂体裁。在中国新通史问世之前,司马迁的传记式通史和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是两部古代通史名著。至于《通鉴年谱》、《通鉴简编》、《简编》中的《支一录》等各种编纂,都可以作为通史典籍,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而《新中国通史》则突破了经典模式,以“篇章式”编纂为代表体裁。就叙事内容而言,传统通史书籍大多以描述帝王政治史为主,而《新中国通史》的叙事内容则从朝代转向国家,从传统的“贵族精英”转向社会人,从政治、制度转向文化、经济、社会、宗教、艺术,且大多不再以“褒贬人物、罗列事件”为中心。分章、章、节的篇章体裁形式,有利于发挥叙事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比传统划分更容易表达作者意图和内容叙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早在1900年,章太炎撰写《中国通史略例》时,就已经对新编《中国通史》的宗旨、体例乃至具体内容发表了相当系统的看法。章太炎认为,编写中国通史的目的是“知道古今演变的轨迹”,“鼓舞士气”。实际上,这种体例是试图结合中国各种原始史书的长处,推陈出新。文中有云:“不必褒贬人物和叙事,只要着眼于编年史,那么心理学、社会、宗教的一切都可以融于其中。”佳能编年史中有新的理论和学说。既然不同于《通考》、《姚辉》之类的书,那就只是一个八面体链式的战略家,不会像郑裕中的《通志》那么武断。但比通史更贵的,有两个内在的方面:一是发明了社会政治进化衰落的原理,二是在正典上看到的。一方面是要鼓舞民众,引导民众,然后才会在《济川》中看到。四千年,皇帝几百,老师几千,就是那些在耳目上表现出实力的人,多得数不过来。通史有自己的体裁,不能算是给所有人的启蒙简历。故归君子与士,注为表。其传记以对当今社会有影响为依据,写成若干篇。历代仍有各种社会元素,苦难贯穿其中,所以把机械编年史末尾的例子作为一门学科。全书计划100卷,编年(表)、传记也在半部。要分析事物,阐述原理,不能只分时代。给胡宗绪写封信,但志向是必须的;想启迪民智,鼓舞士气。那么就不能像余中那样琐碎,姬传也是必须的。“1901年9月,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中国的历史叙述》,从世界史学变革的大背景入手展开话题。文章一开始就指出新旧史学的差异主要是以前的历史学家只记录事实,现代的历史学家会解释他们的事实与因果之间的关系。以前的史家只是描述一两个有权势的人在世界上的兴衰,称之为史实,而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族谱;现代历史学家必须探索世界上所有人的运动和进步,即所有人的经历及其关系。"[1]可见,中国的历史叙事无疑是新编纂的中国通史的第一个纲领性宣言。梁启超在1918给陈叔同的信中透露,他所规范的《中国通史》体例包括实录、年表、编年、传记四大类。1920,春秋战国时期完成了两个记载和年表,一个记载写在盲语文献中,一个记载写在三代宗教仪式中。他在南开1922的演讲中,也说“做了二十多年的记录”(中国历史研究法)。遗憾的是,章太炎和梁启超当时都涉足政治,一心扑在社会活动上,未能亲自带头实现编纂中国通史的抱负。

清末教育体制改革、各类学校和课程的激增以及课程革新的需要,将教科书形式的中国通史编纂推向高潮。李端棻、康有为先后于1896、1898年向清政府呈送《请促校折》、《请开校折》。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部分,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仁荫学堂章程》(1902)和《癸卯学堂章程》(1904)。科举在1905年被圣旨废除,各种新式学堂迅速崛起。这个数字直线上升。清廷颁布的《癸卯学堂章程》(阳历1904 1月)中规定,小学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认识中华文化的起源,列举本朝圣贤德行,以扬民族忠爱之源,尤先讲地方历史,采地方乡贤名人事迹...中学的目标是“注意发明事实之间的关系,辩论文化的起源,从而实现强弱的兴衰,以唤起民族的雄心壮志。“(2)历史课是新学制中的必修课,所以编写中国通史教材成为当时迫切的教学需要。刘义之的《历代简史》被清政府列为试验性的中学教材。

虽然在整个20世纪,各种中国通史书籍的编纂,大多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或者被各级学校采用作为教材,但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出版的新的“历史教科书”并不能视为与新的“中国通史”等同。否则,20世纪中国出版的所有初中、高中、大学历史教科书都可以称为“中国通史”,显然难以成立。总的来说,可以说前者不能充当后者,后者可以充当前者。正因为如此,很少有严谨的学者把夏曾佑的《中国历史》分成三册(即《中国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1904 ~ 1906),卢瑞庭的《中国历史新编》(1907),张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分成三册。钟中国历史教学新教材三册(1914)、傅云森历史教材(1923)、顾颉刚和的《中国史》(1923)、(3)的《中国白话文史》四册(第一版1923)、的《中国史》(第三、四册)、的《中国史两千(4)20世纪初至30年代初名为《中国通史》的通史著作,分别是黄显范、柳永合著的《中国通史大纲》第一、中、二卷(1934年7月完成)和苗主编的《中国通史大纲》三卷(1935年8月完成)。被日本学术界誉为“中国通史权威”的邓之诚,曾为黄显范、柳永合著的《中国通史大纲》第一卷作序说:“近代以来,历史历来受到重视,重要的是它能与时俱进。对盖史学的研究已成为全世界的时尚。只珍惜中国通史的编纂,没有被学者注意到。轶事报道中看到的,不是陈的书在东西方的叫卖。基于他的意见,也就是只收几样东西,细枝末节的太多,遗漏的太多的挂。求细枝末节,恰如其分,足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全世界提供借鉴,也足以自学。黄俊现在潜心读史,业余时间编了三册《中国通史大纲》。虽然只准备了节目,但各个时代的制度沿革和社会沿革都相当可观,因果关系一目了然,所有材料都注明出处,让读者从是而知中国历史的轮廓,又能从是而加更多细节,可谓复杂简单,条理清晰。希望对老师的参考和自学者的探索指导有所裨益,所以作为序言来欣赏尤为重要,如果是因为书籍在世界范围内出版,满足通史的需要……”。[6]可见,当时邓之诚并没有把中学和高中的教科书看作是“中国通史”。这也可以从黄先帆在1933年7月写的《近30年来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考察与批判》一文中,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出版以来中学常用的51种历史教科书直言不讳的评论中看出。文章说,“我国的历史教科书,是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办中学时开始的。从那以后(也就是1933——据作者说),大概30年了。在这三十年的历程中,中国的学术思想受到了欧风美雨的侵袭;1.随着国家制度和政权的变化,进行了许多改革,并更新了新的设计;历史教科书,混在漩涡里,经常被改。本文将其改编分为三个时期。始皇帝政治叙事期,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二年(1902 ~ 1913);第二个社会文化叙事期,民国三至十六年(1914 ~ 1927);第三个新史学时期,民国十七年至今。”帝国政治叙事时期,十二年后出版了约十三本教科书。总之,这十三本书里,‘帝国政治’是正义的。前三本都是帝王的家谱,后十本略有改进,但大部分材料还是以政治为主,称为‘帝王政治叙事期’。这一期的教科书,除了陆瑞庭的《新编中国史》、夏曾佑的《中国史》和张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外,都是不完整的。而且最错误的是把日本的著述当做蓝本,改成教科书,或者直接拿来当教科书。覆盖我国历史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效用,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外人为此目的而写作。”[7]黄先帆对鲁、夏、张三人编写的历史教科书的推荐,主要是基于体裁和内容编辑的新颖性,但对“以日本著述为蓝本,将其变为教科书,或直接作为教科书”的现象十分不满,主要针对刘义之、吴宝成等人借用日本著作,直接编写日本富山书屋编写的《中国历史问答》进行科学教学。例如,1902年9月,刘仪之出版了《历代简史》六卷,该书是在日本近代东方史学家中村在南京编译局任副主编时所写的《直那通史》(第四卷至宋代)的基础上,再加上元、明两卷而成。次年,刘在南京四一小学教中国史,用的教材是《历代简史》。黄先范在文中明确指出了当时国内知名人士称赞的日本东方学史家桑原知藏所著《东方史》四卷本的不足之处。同时,他向史学界发出了一个令人清醒的声音:(东方史)“古代史还插着神话;文化资料,多缴少得;而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有许多疏漏,并不完美。但在当时的教科书中,称之为善本,同时受到名人和圣贤的称赞,人数简单。可见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在日本人统治下源远流长。喔!亡国不一样,救国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国史家的知识是什么?”文章还称“瑞典人安德森于民国十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但当时教科书并未采用。民国十七年,也就是现在的教科书,记载了很多地下发现的石器,这是史无前例的。由于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党对国家的统治,史籍大多包含了党的含义,所以这一期所谓的新史学实际上是以“石器”和“党义”命名的,并不像鲁滨逊的所谓新史学。而这一期的作者,关注地下遗迹,可以说是进入了一种新的研究历史的方式。”[8]这体现了黄先帆独特的新史学观念。

20世纪西风东渐,冲击了新中国通史编纂的生生不息。从中折射出的丰富多彩的新史学事件,犹如一面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和观念更新的镜子,反映了各个时期史家对时代问题的反应和感受。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都非常重视《中国通史》的教学和编写,许多历史学家因此而赢得了学术声誉,如、巴、、、、黄先帆、、、钱穆、等。尤其是黄先帆的《中国通史》最为杰出,因为他一生编著了三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通史》,一部是《中国通史大纲》;二是《壮族通史》;三是《中国生活研究》初稿——《古代衣食住行研究》(原名《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演变》,副标题为《中国衣食住行通史》)。21世纪,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谈不上中国通史,只能用汉族通史代替中国通史,少数民族通史应该也必须是中国通史的组成部分。否则,中华民族通史是不可能的。2000年7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为期5天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来自46个国家的360多位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呼吁,世界各民族不分人口和社会发展水平一律平等,这是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基础。显而易见,世界各民族都应该平等,这已成为世界的呼声和世界人民的愿望。遗憾的是,我国一些学者在讨论《中国通史》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提到少数民族通史,以至于他们的意见难免有失公允。本条目不介绍同时含有“党义”或“风派史”或“影射史”的人所写的通史,我只对某些个人所编的中国通史阐述自己的见解,而某些人所编的巨著《中国通史》不在本条目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