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解放桥的历史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记载,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在此路段修建浮桥。宋代《靖江府城图》记载东江桥(拖板桥)建在现在解放桥所在地附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桥,是用船体连接的,而且经常因为水流湍急摇晃的厉害。明清以后改名永济桥。
1939中正桥
解放桥建于1939,结构为钢木桁架桥面,长181m,宽11m。它有五个孔,每个孔的跨度为36m,木桥面板的荷载为10t。当时桥的名字叫中正桥。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桂林是中国南方的军事中心,它曾多次遭到敌机袭击。为了疏散城里的市民,建造了这座桥。
1944 10日军围攻时,炸毁了2、3孔的桥面。1945年7月,日军战败,2号、3号钢梁被炸断。
因两岸乘船出行十分不便,经协商于2月1946建成“中正浮桥”。
1951年解放桥
1951年7月,由于该桥存在诸多问题,当地政府决定在原址重建类似1939的钢木桁架结构,并更名为解放桥。在1957和1962进行了两次常规维护。1972加固
由于当时交通需要和桥面隐患,1972年,市政府决定保留解放桥下部结构并加固桥墩,然后拆除上部结构加宽桥面,改建为双向四车道空心混凝土双曲拱桥。
当地城市记载,大桥全长239.3米,其中主桥215.3米,引桥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度34.9米;桥面宽15.5米,其中车道9.5米,人行道3米。加载蒸汽-13,拖动-60。扩建大大便利了两岸交通。
1999中的重建
由于城市改造和整体审美需要,桂林市政府决定将1999旧解放桥全部拆除,在旧址上重建一座更大更方便的解放桥。
2001年9月28日上午,解放桥正式通车。新解放桥主桥长284米,宽45米,三大圆弧,其中机动车道宽22米,为双向六车道,两侧为较高等级的人行道。桥的两端和桥底都有辅道可以通过桥的两个圆弧。
解放桥通文长桥和龙隐桥的改造,以及朱敏路的改造已纳入解放桥改造系统工程。解放桥建成后,交通负担比以前更大,其东端是七星公园,离公园太近,因此在这个路口造成很大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