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向明的个人事迹
一个学校要跨越式发展,经得起社会的检验,依法办学,尊重教育规律;一个校长不仅要看你领导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要看你个人的道德水准。
饶向明同志就是这么练的。
教育法、教师法、党的教育方针、党报党刊上发表的关于教育的政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都是学校行政委员会和教师大会的必修内容。饶向明同志总是及时学习、检查、纠正错误。
在市场经济下,不公平竞争必然会影响到学校,尤其是生源的竞争。饶向明同志坚定地说,我们学校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绝不从外地挖生源,二是绝不高价买生源。他曾在全省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和省外市来访代表团介绍会上明确表态:只要你能证明临川一中高价买了一个学生,临川一中就奖励你10万元!他说这种无序竞争会严重扰乱全省的教育秩序,这也和我个人的人格和道德问题有关。
饶向明同志一直说,追求一流的教学质量不等于应试教育,而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清华、北大开始自主招生以来,临川一中成绩斐然。在清华、北大面试的时候,教授总是会问一些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清华、北大的教授都很喜欢临川一中的学生。他们年年夸他们:临川一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就是高!
连续六年,高考都是奇迹。同时,学校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年在省、国家级学科竞赛、小制作、体育、文艺比赛中多次获奖。一个一万多学生的学校,从来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没有违法现象。只有不到千分之三的学生严重违纪。
饶向明同志非常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他曾多次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表态:欢迎各位老师对我在项目招标、晋级、评优、选师、招生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和举报。饶校长高尚的师德影响着临川一中的整体道德水准,带来了临川一中“乘风扬帆促发展”的局面。因此,2007年9月,抚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各界学习临川一中的校风。
开拓进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1年6月,饶向明出任临川一中校长、党支部书记。当时,临川一中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但与全国名校甚至省内外几所优秀重点中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首先,他提出了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四个转变”,这四个转变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来进行的。顺着这个思路,饶向明同志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定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近期目标是“让平凡变优秀,让优秀变一流,让一流变超一流”,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让家长和学生满意。远期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化、个性化、社会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高综合能力,让社会满意。现在,在临川一中,传统的“临川四苦精神”(老师辛苦、家长辛苦、学生辛苦、领导辛苦)已经演变为“老师好教、家长乐教、学生好读”。
其次,饶向明同志大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持起草了《临川一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临川一中教师十条禁令》,着力打造先进典型,每学年举办我校师德先进报告会,把学风带教。同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各界,都期待着称赞:临川一中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
第三,饶向明同志重在管理。临川一中形成了职责明确、竞争良性互动、以科为主的科结合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即每位副校长同时管理几个系(科)和一个年级(科),从高(初)到高(初)三轮流循环,比成绩比贡献,真正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生动局面。学校各岗位职责明确,各项工作都有抓有落实。
第四,注重学风建设。饶向明同志提出要培养“刻苦、执着、周到、精致”的优良学风。只要你看了每个班的上课和自习,你一定会说:学风这么好的学校不多见。
临川一中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模式,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学”、“江西省人民满意的十大品牌学校”、“全国十大品牌中学”,十几所国内外名校, 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都将临川一中定为优秀生源基地或教育实践基地。
实事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饶向明是一个务实的校长。他说:“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是小事,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才是不平凡的。”多么深刻的哲学。
他努力实践以学生为本,把“为了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具体化、精细化。虽然他的工作量很大,但他经常深入班级和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
他的工作是有安排的,但他重在检查落实,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饶向明同志与年级主任、班主任商量,制定了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了具体措施,做到“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成才”。
他善于协调和团结一切力量,注重融合每一个成功人士的经验,发挥团队精神,各项工作都很好地服务于全体学生。
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师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给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的指导。
他聘请外教在学校授课,邀请剑桥、牛津的大学生举办夏令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英语交流水平。
他建立了临川一中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联系了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的一些大学,拓宽了临川一中学生深造的途径。
擅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全国、省内数十所名校合作交流,提升我校教育水平。
他亲自带领我校各科骨干到云南玉溪、四川、新疆等地讲学,所到之处赞不绝口。
实事求是,硕果累累:2004年至2009年,临川一中在清华、北大高考招生146人。每年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普遍占全省1/6左右,名牌大学录取人数普遍占其在江西招生人数的零头,创造了江西省高考奇迹。2007年7月26日,美国《世界日报》以“创造偏远乡镇高考神话”为题报道了临川一中。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香港凤凰卫视、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西日报、jtv、湖南卫视等媒体多次报道临川一中办学情况和饶向明同志的先进事迹。
帮助穷人,做社会需要的校长。
在饶向明心中,学生就是上帝。他要求教师“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难”,他首先做到了这一点。
他在《党员》中倡导制定临川一中干部扶贫制度,设立“心连心卡”,结成帮扶对子,把帮扶者和被帮扶者固定下来。“连欣卡”上注明求助人的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以及被求助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规定每个校级干部帮扶两户,每个一般干部帮扶一户。帮扶人每年到帮扶人家里探望不少于4次,学习生活用品抚慰金不少于200元;他坚持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建立贫困生资助基金,每年资助贫困生不少于400人,各种形式的资助总额超过28万元;他要求学校食堂在日常饮食上照顾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饭菜少收费或尽量不收费。
而他本人,对于困难学生,也给予了父亲般的关怀。王丽莎父母双亡,住在乡下,靠年迈的祖父母生活,家里一贫如洗。饶向明和爱人商量后,带着还在上初二的小女孩一起吃住,不仅帮她交了学杂费,生活上也照顾得无微不至。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饶向明通过各种形式,亲自资助近30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资助住院学生近40名,资助金额不低于2万元。如今农历正月初三,他教过或帮助过的很多学生都会回他家聚会,不能从国外回来的学生也会通过邮件等形式向饶老师的家人表示感谢。在他的带动下,学校几乎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都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许多教师爱学生的感人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好校长才能建好学校,优秀的学校必须有优秀的校长。这在饶向明身上又一次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