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学生穿什么样的校服?
民国时期,学生的服饰尤其受到文化的影响。虽然它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20多年,但它完美地结合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其经典的款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校服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进入女校是一场思想革命,影响校服的直接结果就是出现了风格独特的女生学生装。女装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西混搭裙,即“文明新装”;另一种是改良旗袍。短外套长裙是女学生典型的中西混搭打扮。一副眼镜,剪到耳朵的短发,一双有背带的布鞋,没有质感,没有花束、手镯、耳环、戒指等首饰。因为这种服饰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清朝服饰明显不同,所以被称为“新文明服饰”。
从目前保存的照片和实物可以看出,上衣普遍较窄,领口很低,上衣腹部饱满,腰部微微上翘。多呈弧形摆放,袖子与肘高对齐,袖口加宽成喇叭状。整件外套没有刺绣,外套的颜色有白色、灰色、浅蓝色。长裙为深色、黑色或条纹,一般无褶皱,自然垂至膝盖以下,与短外套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少女的婀娜、清纯、娇小之美。这件衣服简单,简洁,优雅,尤其具有中国民族服装的魅力。女学生的另一种着装是改良的旗袍。
这种礼服是在原满族男女通用旗袍的基础上,结合西式服装短小的特点改进而成的。改良后的旗袍从脚面到小腿缩短,从直通型到缩腰型,袖子由宽型改为宽松型,领子仍保留高领。这种旗袍裁剪简单,形象非常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迎合了中国女性温柔内敛的性格特点。所有穿这件旗袍的女学生都给人一种东方女性的规整、含蓄、端庄之美。
民国学生装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其经典的款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追捧,于是青年学生成为了时尚的引领者。以女学生为例。民国初年,女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大规模、系统、公开地掌握知识的女性。她们对创新和变革的热情和激情,加上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自然让民国女学生的服饰有了不同的含义。《人民朱智词》中有一段描述很贴切:“不施脂粉,坐人力车走,最文明。经常不爱说话,学历高有女同学。”无论有没有化妆,学生们的优雅精神都掀起了一股文明的潮流,学生装扮成为了“知性”、“优雅”、“高雅文化”的代名词,成为这个时代女性的标准形象,席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