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
蜀汉初,族主高定远于彰武元年(221)率军反蜀,杀死太守焦晃,占领全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领兵南下收复张越郡,将张越郡下辖的绥九、庆陵、谷府三县割为滇郡,后将秦朝并入太登、张达,重新建立钱洁郡,新设安上、马湖两县。粤港县辖、台登、兰、灵官路、、定泽、三江、北水、、庵上、马湖6个县12。颜夕元年(238)后,越国造反,杀了太守。后来,太守迁到安上县。颜夕五年(242年),太守张本收复郎悦郡,重建郡县。
西晋时,蜀汉旧制犹在。太史九年(273),陵岛县改为湖龙县,岳岗县辖杜琼、吴辉、关定、太登、湖龙、苏氏县。晋武帝义四年(316),宁州平乐郡太守董巴降汉,后晋华侨定居平乐郡、岳岗郡,安置平乐郡流民。平乐县下辖岳乐、丁鑫、新兴、三居四县。晋明帝泰宁元年(323年),李湘、任徽攻取齐悦县。咸康四年(338)月冈县设金星县,月冈县辖八县。
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断,大量流民进入粤港郡境内。刘宋时期(420 ~ 479),设立平乐县,改呼龙县为新兴县。粤港郡仍然领导8个郡,郡统治杜琼。南齐时,太远,属辽郡管辖。大同三年(537),武陵王小荠镇蜀,驻漳州。保定五年(565),周武帝改州为西宁州,后因战乱而废。周武帝五年(570年),将军郑可率军征服全国,改熙宁为兖州、宣化、琼布、梁山、白沙、平乐,改郡为关定镇。粤港县有2个县,分别是岳翎和杜琼、宣化县、柯泉县、琼卜县、梁山县、苏琪县和白沙县。
文帝三年(583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废县,实行州县两级制。开六年(586),兖州改西宁,开十八年(598),改漳州。杨迪大业三年(607),改州为县,岳岗县辖岳岗、杜琼、柯泉、太登、苏琪、琼布六县。
唐武德元年(618),将粤港郡改为越州,辖粤港、柯泉、苏琪、琼布四县,州治粤港郡。太登县位于邓州,辖太登、汉源、阳山三县,州辖太登。唐武德二年(619),昆明郡增为府。武德九年(626),邓州被废,太登县仍属漳州。贞观二年(628),戈雅地区的阳山、汉源两县划归漳州。贞观八年(634),加河间郡。贞观二十二年(648),吴右侯梁率军征讨松外诸族,改置昌明县。* * *辖10县的岳岗、琼卜、苏琪、柯泉、台登、昆曼、和记、阳山、汉源、昌明。高宗二年(675),位于会川县。武侯大足元年(701)阳山、汉源属利州;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阳山、汉源也属漳州;阳山、汉源在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归属利州。天宝元年(742),改州为张越县,克泉县改为西麓县。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与南邵联军攻陷郎悦县。至德二年(757年),唐朝在琼州林西镇设漳州,安置张越县遗民。唐德宗贞元五年十月(789年),我驻剑南淅川使魏高出兵与州部会师,在顾北、太登郡击败吐蕃军,收复太登郡。贞元十三年(797),魏高发兵回漳州。贞元十六年(800),收复昆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 ~ 820),漳州辖张越、西路、苏琪、台登、琼布、昆明、汇川七县。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至大和六年(832年),南诏连年入侵漳州,大和六年五月,出人意料,李德裕移州治台,入城。
咸通六年五月(865),唐懿宗、南诏攻陷漳州。南邵在苟国境内设一府三县七州,分别为会川都督府、建昌县、庆宁县、襄城县,建昌县统领建安、永宁两州,庆宁县统领沙城、边府、李希、永昌、会理五州。大历年间,昌县重建为沿旧南诏制府,并加苏州,属建昌府。汇川府还在原地。襄城县废了,像个财库署,是个好县。大理国统治时期,境内部落越来越强大,各部纷纷攻城占地,各自强大。有14个主要民族部落,包括罗兰、、阿杜、曲、赤野峰、巴推、克瑞森、如库、乌登、、丰帕、门比潘、、赤鲁鲁。今天,雷博地区是马胡部。重要城镇有尧尧、大隆、格鲁、依其隆、龙尼、归义、马龙、龙纳、五弄、笼瓮、龚毅11。
元宪宗五年(1255),建昌罗兰部建帝归元,大理段阿受命镇守建昌。琼布四川省会王明亚被任命为琼布刘帆的守护者。九年(1259),会川王率兵降袁,袁仍与王守会川。元世祖统一中国第五年(1264),设立琼布四川,为绥靖部。同年,罗兰部率部反袁,六次杀琼布川,平定赵国都城王名雅。至元十年(1273),元军平定建昌叛乱。元十二年(1275),池源建昌不设罗罗司魏宣部,辖建昌路、德平路、定昌路、汇川路四个总管理处。元十五年(1278),建昌被削建乡城设保安府,仪陇城改为庐州。至元十七年(1284),会川设永昌郡,千户泥龙改为武安郡,千户马龙改为马龙郡。同年,燕改千户为闰盐州,鹿部设在普勒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为琼布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中州降为郡。至元二十二年,立州为军政本部。8月,停止德平、定昌2路,设德昌路为军民指挥部。至元二十六年(1289),撤销宝安府,并入建安府。至元二十七年(1290),普勒府与润言府合并为润言郡。设立白星府,领导闰绍县和进贤县。元成宗元稹二年(1296),退出百兴楼,并入德昌路,后复建百兴楼。到了元末,建筑没有大的变化。劳斯莱斯宣威分部辖建昌、德昌、汇川路。建昌路通往建安、永宁、泸州、利州、朔州、琼布、龙州、江州、宿州、利州10、忠县、北社、泸沽县;德昌路通往德州、常州、卫龙、普济;百兴府领盐、进贤两县;汇川路通往武安、永昌、马龙、李希和会理。至元十三年(1276),马湖系复归元和,设马湖道为总经理,管辖雷博的诉讼。
元顺帝郑智十三年(1353),红巾军明于震率军攻占建昌。明朝洪武四年(1371),罗罗司劝说安培率兵归顺明朝,给了土地指挥权,仍守建昌卫,辖长洲、普济、卫龙。同年成立马湖府,成立雷波长诉讼。洪武十五年(1382),建昌、德昌、会川、百兴设中国,兼为禁卫。建昌府辖建安、永宁、利州、朔州、泸州、龙州、宿州、利州、琼布9州。并建立了建昌土卫二。永宁州领弼社、忠县。洪武十七年(1384),忠县改苏州,苏州领泸、忠县。洪武二十一年(1388),苏州还卫。德昌府辖德州、常州、卫龙、普济四州。会川县辖永昌、武安和李希。百兴府辖润延、进贤两县。洪武十七年(1384),撤销进贤郡,二十四年(1391),将白星州降为州,润言郡并入白星州。洪武十五年,原属汇川道管辖的江州、会理、马龙改为云南东川府。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昌卫指挥岳麓铁木尔联合各部造反,占领地盘。11月,梁国公兰领兵平定叛乱,废政,设建昌卫军民指挥处、岳岗军民指挥处、苏州军民指挥处、汇川军民指挥处。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立燕京军政指挥司。改苏州魏为宁。洪武二十七年(1394),加建昌前卫。并设立四川省指挥部,指挥大使于建昌管理六部卫生事务。同年,州县合并。永乐元年(1403),琼布府改长讼。永乐二年(1404),长洲、普济、卫龙改为长期官司。万历三年(1575),建昌前卫并入建昌卫,建昌泰坦撤回。直到明朝末年,建筑没有大的变化。四川省会司令管辖5院8院4长诉讼。建昌魏引三长官司:后利州、利州中、大冲河中、德昌四千户及常州、、普济。宁凡伟带领关山桥上的几千户人家。岳翎镇西前胡与邛崃大臣的官司。燕京魏牵头,对江中千家万户提起诉讼。汇川凌薇米易千户。
清顺治五年(1648),张部农民军率攻占建昌。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进军建昌。同年,四川航都公司改为将军镇政府。康熙元年(1662)设建昌监察室,主管五卫事务。康熙十二年(1673),建昌被吴三桂军队占领。康熙二十年(1681),清军收复建昌朱伟。雍正六年(1728),平凉山诸部落造反,废建昌监所,设宁远府,辖1州、1厅、165438土司三县。建昌卫迁到西昌县,卫迁到冕宁县,燕京卫迁到盐源县,会川迁到会理府,卫迁到郎悦厅。土司是常之讼、常总督之讼、普济总督之讼、河东常之讼、阿杜正昌之讼、阿杜副都督之讼、萨满之讼、马拉副都督之讼、瓜别平定之讼、木里平定之讼、琼臣之讼。清宣彤二年(1910),增加昭觉县和盐边厅。到清朝末年,宁远府辖4县2厅1州。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在梁山设置郡县,任命官员管理。唐、宋、元、明、清先后在凉山设置县、州、师、州、道、卫生所、厅、县。秦汉以前这一带叫古杜琼国或杜琼部落,汉代叫宋岳郡,隋唐叫松州,南诏叫建昌府,元代叫罗罗宣威部,明代叫四川航都部,清代叫宁远府,民国叫舒宁。
1955凉山彝族自治州由西康省划归四川省,自治州人民委员会设在昭觉县。原属乐山地区的雷博、马边(民建镇)、峨边,原属西昌地区的粤港县,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辖昭觉、布拖、金阳、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雷博、马边、峨边、张越等11县。1956年,郡设在一带(在蒲乡马);洪溪县设在一个角地区(在一个角);瓦岗县(在米谷)是由米谷、瓦岗和雷博、美姑、昭觉三县的一部分合并而成。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4个县。1958年,夏洛县由蒲场马迁至西肖家坝;瓦缸县迁至雷驰乡。
1959年,岳西县改名岳西县;夏洛县更名为甘洛县。撤销瓦岗、洪溪、布拖、普雄县,将瓦岗县并入昭觉、雷博县;洪溪县并入美姑县;布拖县并入普格县;普雄县并入岳西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0个县。1962年,恢复布拖郡(在布拖)。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1县。1978年期间,凉山彝族自治州迁至西昌县,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在东风公社)、会东(在前进公社)、盐源彝族自治县(在盐井公社)、木里藏族自治县(在博瓦公社)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彝族自治县改为盐源县。辖18县和1自治县。1979西昌市脱离西昌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1市和16县(含一个自治县)。
1986年西昌县撤销,行政区域并入西昌市。
2004年,全州有9个街道,75个镇,524个乡,13个民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