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简介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或称鄂豫皖苏区,是中国* * *生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形成于1930,以大别山为中心,鼎盛时周边20县,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前身是鄂东、豫东南、皖西根据地。

1927 165438+10月,中国黄麻专委会领导的黄安(今红安)、麻城农民起义,组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8 65438+10月,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在黄冈、罗田、黄安、麻城、黄陂、孝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5月,第7军进入黄安、麻城、光山三县交界的光宇山、莫云山、羚羊山、木城寨地区,发动群众,建立基层革命政权。到7月,初步建成以柴山堡为中心的20万人口的根据地,7军改编为红军165438军的31师。

1928 10,中央* * *鄂东特委成立。65438年2月,提出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计划,与豫东南、皖西的中央组织建立联系。1929年5月,商(市)南部农民起义武装组成红军11军第三十二师,建立了以南溪、吴家店为中心的豫东苏南区。

6月至65438+10月,红31、红32师协同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在鄂豫边区的三次“社会剿”。同年,11至1931至1,六安中央县委在红三十二师的支持下,领导六安、霍山农民起义,组建了红军11军第三十三师,建立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

同时,鄂东北、豫东南两个苏区统一为鄂豫边区苏区,成立了以为书记的鄂豫边区特委和以曹为主席的鄂豫边区革命委员会。

1930年4月,中鄂豫皖边界特委成立,郭述申任书记。红一方面军11改编为红一方面军1,许任军长,曹大军任政治委员,六安、霍山游击队、潜山工农革命军独立师改编为中央独立军1、2师。

6月,召开鄂豫皖边区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政府,甘任主席。至此,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形成。

反围剿

1930年2月初,蒋介石调集近65438+万兵力围攻鄂豫皖苏区,对鄂豫皖边区进行了第一次围剿。65438+2月9日~ 65438+2月2日,国军第44师侵入湖北黄安县和河口镇。此时鄂豫皖红1军主力远在皖西,于是中央* * *鄂豫皖临时委员会组织2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年中,进入湖北黄麻地区的红一方面军15攻入河口镇,歼灭部分守军。然后国军两个师被堵在黄安七里坪;同时,红军1主力转战皖西,一度包围六安,威胁霍山;30日在东西向火岭与国军第46师对峙,击溃国军6个团。1931年65438+10月3日,红军1西进,在河南商城为四姑墩国军30师一个团。

1931年4月,豫鄂皖边区开始第二次围剿。国军集中12万兵力进攻苏区,年中7个团占领皖西马步等地,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皖西。25日,红军一个师在马步外援,四个团攻独山,歼灭国军一个团,马步等地国军退守霍山。与此同时,滞留在鄂豫边界的红军和地方武装不断骚扰国军的追兵。

后来国军将围剿中心东移,准备在鄂豫边界建立封锁线;于是红军主力西进,在辛集以北的万虎打了国军四个团。5月下旬,在黄安桃花镇,部分守军被歼灭;并在十里铺设伏,歼灭三个营的援军。

1931年11月,国军15师准备包围苏区,这是对豫鄂皖边区的第三次围剿。红四方面军是在1931年1年到65438年。

1932年,蒋介石调集24个师30万兵力围剿苏区,这是豫鄂皖边区的第四次围剿。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张坚持进攻,使红四方面军进攻平汉路,夺取麻城,进而恫吓武汉。8月初,国军进攻苏区腹地,红军撤出麻城,火速投入战斗。

8月11 ~ 17日,红军在丰收二、七里坪地区与国军交战,国军一、二纵队共阵亡5000人,但也伤亡惨重,退守檀树岗待命。

22日,国军第二纵队绕过黄陂,在宣化店集结,准备进攻苏区中心(今新县)的新集。张以为国军撤退,令红军北上与国军第一纵队会合。红军刚到新集以北,国军第二纵队就来了,红军封锁了浮山到金兰山一线,死了两千人。

9月6日,国军从南、北夹击红军后,红军转战皖西,9月底回到黄麻地区。

10上旬,国军对红军形成包围,红军主力决定向外线移动。随即,红四方面军两万主力越过平汉路,撤出苏区,反围剿失败。

参考以上内容?百度百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