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蜡染的历史

蜡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甚至更早。蜡染在古代被称为“蜡谷”,“谷”是染色的意思。与“扎染”、“夹缬”(印花蓝布)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纺染工艺。历史文献中关于蜡染的记载很少。《后汉书》、《沿海水陆志》、《新唐书》等。,虽有“染彩”、“布片”、“花服鸟”的描述,但都不是真的指蜡染,直到宋代的文献才明确提出蜡染。如南宋周曲飞《岭外问答》说:“两块木头雕成细花夹布,雕内浇蜡,再收布抛于青天。由于布是蓝色的,布经过水煮去蜡,所以能做成很细的斑点花,印象相当深刻。”其中描述的蜡染工艺显然不是从南宋开始的。后来《贵州通谭》载:“用蜡涂布,染之。如果蜡被去除,图案将被绘制。”可见蜡染印花已经从用蜡印布发展到直接用蜡描绘。学术界的共识是,蜡染在宋代因成本低、印花蓝布工艺简单而逐渐在中原消失,但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代代相传,至今从未失传。

从传世和出土的蜡染来看,蜡染流行于唐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色蜡染,日本正仓院的“树如羊蜡屏”,都是唐朝的遗物。在贵州省平坝县下坝的棺材洞里,几年前制作了十件彩色蜡染礼服,上面有蜡帘和宋代苗族的鹭鸟图案。这些都是蜡染历史悠久的历史佐证。

根据史料和民间传说,蜡染的研究者对蜡染最早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些推测,意见并不一致。无论如何,蜡染在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一枝独秀是事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苗族、布依族的文化心理。他们迁居贵州后,思念故土和祖先,固守着从故土带来的文化形态,通过怀有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意义,逐渐成为民族自尊自爱的象征;二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贵州地处偏远,山水隔绝,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容易保持传统文化形态;三、制作原料的原因,贵州湿润的气候,茂盛的植被,丰富的蜜蜡和制作靛蓝染料的蓝草,为制作蜡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艺术”,贵州民间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20岁时的度假屋装饰,还是婚丧嫁娶的生命仪式,还是祭祀祖先或佩戴刺绣图案的民间宗教信仰,各种蜡染织染活动都与贵州山区少数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这种密切的关系,蜡染工艺与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傩戏一样,具有一定的“全文化”功能,并在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强势中心文化边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符号形式。

黄平、崇安江地区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主要用蜡染装饰。他们的头巾、马甲、衣服、裙子、打底裤、绑腿都是蜡染的,其他的如伞面、枕巾、米筐、包、背带等。,也是蜡染的。安顺和普定的苗族妇女在袖子、裙子和衣服的边缘装饰蜡染图案。他们背着孩子的蜡染带,点染得很精致。除了蓝色和白色,它们中的一些还染上了红色、黄色和绿色,这使它们变得鲜艳多彩。贵州少数民族的蜡染各具特色。比如苗族的蜡染,有的还是沿袭古代铜鼓的图案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欢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代代相传。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它是中国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还要提一种叫“蜡片”的工艺品。在一些民族地区,无污染的蜡花被用作装饰品。他们把这个“蜡块”装饰在头上或衣服上。这件工艺品呈白色和黄褐色,色彩和谐,风格独特。“蜡片”的缺点是蜡花容易脱落,所以只能在衣物上局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