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侗族的详细历史?

侗族

董祖

侗族

人口是2960293。

民族概况

中国的侗族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祝、金平、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的新晃、泾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等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为2960293人。使用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分为南、北两种方言。原来没有文字,用的是中文。1958,拉丁字母的侗文方案建立。

秦汉时期,有许多部落居住在今天的两广地区,统称为“洛越”(“百越”的一个分支)。魏晋以后,这些部落也被称为“辽”。明代匡庐写的《赤崖》中,说侗族也是“辽”的一部分。目前侗族的分布与同属“百越”系的壮、水、毛南族等民族的居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系,风俗习惯有许多相似之处。侗人可能是从“洛越”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的。经过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侗族在唐代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直接过渡。有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唐朝至清朝,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于封建社会初期。清初实行“还田还溪”,侗族由清朝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然而,侗族社会中一些宗族组织的残余,如以地域为纽带的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河宽”,仍然广泛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庄都由“长老”或“村长老”主持,用习惯法维持社会秩序。“组合支付”分为大小。“小宽”由几个相邻的村庄组成;“大钱”是由几个“小钱”组合而成。“小风”是村里推荐的,“大风”是“小风”同意的。共同商定的“协议”必须遵守,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参加讨论协议中的事项。这个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末民初。

社会经济学

1840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侗族地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清官、封建地主和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下,侗族人民生活极其贫困。直到解放前的侗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有些地方,地主平均占有的土地是贫农和中农的20倍以上,地主阶级通过地租剥削农民。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对农民的剥削也极其严重。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侗族地区实行反动的保甲制度,利用一些封建精英充当伪乡绅和守卫者,为虎作伥,以“连保连坐”的方式对劳动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使侗族人民陷入了无限痛苦的深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09年8月195119日,广西龙胜县的侗族和壮族、瑶族、苗族建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1952 65438+2月3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5月7日,1954,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成立。1956年7月23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同年,65438年2月5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成立。1984 165438+10月7日,玉屏县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实现了侗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这些自治区在50年代初相继完成了民主改革。65438年至095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主协商进行土地改革。然后,这些自治地方分别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变了侗族地区的面貌。这些地方采用了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林牧副渔也全面发展。地方工业大发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立了机械、化肥、水泥、造纸等中小型地方工业。三江侗族自治县大部分村庄都用上了电。水电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黔东南只有不到500公里的公路;现在湘黔铁路贯穿贵州东南部,县乡有公路,村镇通汽车。解放前,每个县只有L所中学,不超过3所小学。现在,中学遍布各区,小学遍布各队,大量年轻人进入中学甚至大学深造。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侗族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工程师、专家学者。一些侗族村寨自己开办了业余夜校。以前侗族人有病求巫术,信鬼神,现在延伸医疗。天花、疟疾、霍乱、痢疾等恶性传染病基本绝迹,有效地保障了人民健康,促进了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许多人有了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和电视机。

文化和艺术

侗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故乡、歌的海洋”的美誉。侗族人民的诗歌节奏严谨,题材广泛,意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其中,抒情诗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委婉曲折,寓意深刻,是侗族民间文学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朱郎娘蝶,莽岁,三郎五妹最受欢迎。有许多优美的音乐曲调。一首多声部合唱的“大歌”,声音洪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曲,以琵琶或歌一琴(侗语ki212,俗称牛八腿)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故事和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曲折离奇,表现手法引人入胜而又浪漫,反映了侗族人民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丰富想象力和美好愿望。侗戏是从最初的叙事说唱发展而来,始于公元19世纪初。相传为黎平侗族武文才(约1798 ~ 1845)所创。走秀简单,动作简单,曲调多变。演唱时,由和“格依琴”伴奏,锣鼓喧天,穿侗族服饰,不画脸谱,富有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包括“多耶”、芦笙、舞龙和舞狮。“多耶”是一种群众性的集体歌舞,男女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舞者一边吹奏芦笙,一边跳舞的集体舞。除以上乐器外,还有侗笛、唢呐等。手工艺品包括摘花、刺绣、绘画、雕刻、剪纸、纸雕、藤编和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手艺。他们在服饰上绣出各种图案、人物、动物、花卉、昆虫,形象生动,色彩丰富和谐。银饰包括项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发夹和银花。纺织品包括侗锦、侗帕和侗布。先用靛蓝染色,再涂上蛋白质的“蛋布”,色泽鲜艳,是侗族人的固有材料。

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和桥梁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是木结构,用榫头连接,不用钉子。有三层、五层甚至十五层,四面或六面八面倒水,高4 ~ 5尺。飞檐走壁,形似宝塔,是家族或村庄的象征,也是民众集会的场所。于风大桥是一座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合一,气势磅礴。三江县的城阳桥最为著名,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风俗习惯

大多数侗族人民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他们喜欢蓝色、紫色、白色和蓝色。男子服饰与城镇附近的汉族相同,偏远山区略有不同。他们穿着右手穿的无领夹克、裤子和一条大手帕。有些头上有顶毛。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如裤子、有垫肩的衣服、银珠、辫头;那些长及膝盖的衣服,用滚边或花边给袖口和裤子卷边,并托起头发的人;着一件大外套,一条大裤腿,一条柬埔寨皮带,一条包头手帕,一个发髻;有双排扣衣、胸衬布、百褶裙、束腰、裹脚或打底裤、发髻插银椎者;宽袖大胸,绣龙凤花,长裙过膝,梳发者;还有汉服。一般喜欢佩戴银饰。

侗族饮食以大米为主,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多吃糯米。一般喜欢吃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发酵鱼”和“发酵肉”,存放十几年也不会坏。用油茶招待客人是侗族人的待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南部地区最具特色。村尾古树多,溪流过“风雨桥”,村里有四个鱼塘。按姓氏,鼓楼立于其中。住“干篱笆”房,住楼上,养牲畜,楼下堆放杂物。

“中秋节”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去玩芦笙或唱歌和唱戏。淡季斗牛是集体娱乐活动之一。届时,老少将欢聚一堂,人山人海,欢声雷动,锣鼓喧天,铁炮震谷。如果有外村的客人经过这个村子,会停在村子边上,用一首歌来回答,叫“扎寨门”。“唱坐月”,又称“晚上唱坐”,是青年男女社交、谈恋爱的总称。北方的侗族地区叫“玩山”,青年男女们三五成群,下班后在山坡上相约唱情歌。在南部侗族地区,它被称为“走寨”,或“行走的女孩”。晚上姑娘们在屋里一起干活,克寨的小伙子们带着乐器来伴奏,说着他们的恋爱。亲热的时候,男女交换纸条(送礼物),互相许下承诺,这是夫妻之间的事。三江县福禄等地的侗族人,常于夏历三月三日或二月二日聚集在广平,用特制的火包冲一个铁环脱。落地的时候大家都会抢,胜者会得到丰厚的奖励,这就是所谓的“抢花炮”。

侗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堂兄妹更受欢迎,姑姑、堂兄妹、不同辈的人不能结婚。婚后女性有“坐在家里”(即“呆在家里”)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基本社会单位是带有封建家长制的宗法家庭。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性,禁止女性触摸铜鼓;男人或者长辈在楼下,不允许上楼。侗族女孩婚后只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和少量的“女孩田”和“女孩地”。男人继承家业,没有继承人的可以领养养子。

丧礼一般和汉族一样,实行土葬。有些地区还有停葬的习俗。人在丧礼中去世后,把棺材停放在郊区,在自己人和同时代的人去世后,一起埋葬。

宗教信仰和重要节日

信仰多神教,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都是崇拜的对象。以女姓“萨岁”(意为创建村庄的母亲)为至高无上的神,每个村庄都建立了“萨岁庙”。用鸡卜、草卜、蛋卜、螺卜、米卜、卜来定吉凶。

侗族的节日是春节,祭祀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年货(农历七月)。在一些地区,人们在10月或11月庆祝董年。由于民族间的交流,侗族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