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郭沫若?

郭沫若先生不断革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保持着巨大的革命热情、旺盛的战斗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是永远保持革命青春的先锋战士。

郭沫若先生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他经常与恶劣的环境和习惯势力作斗争,为我们树立了无产阶级学者和作家的崇高形象。

郭沫若的人物经历

1892 165438+10月16、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1914 1,去日本留学了。

1915,进入冈山第六高等学府。

1918升任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1919,组织了抵达日本的爱国社团——夏会;同年写下《抱子浴博多湾》、《凤凰涅槃》等诗。

1921年8月,诗集《女神》出版。

1923,历史剧《卓文君》和诗剧集《星空》完成。

1924年完成历史剧《王昭君》。

1927年加入中国。

在1931年,他完成了自己的殷周甲骨文和金文论文。

1937抗日战争爆发,回国参加抗战,在沪主办《王久日报》。

1938年4月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1941年65438+二月,写成五幕历史剧《唐棣之花》。

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见里》、《孔雀胆》。

1943,完成历史剧《南冠草》。

1944年,他写了《沈嘉三百年祭》。

1949-10任副总理兼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主任;65438+10月65438+9月,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3当选第二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1958,中科大校长。

1959年,历史剧《蔡文姬》完成。

1960 1月,完成历史剧《武则天》;同年当选第三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1969,完成了《李白与杜甫》专著。

1973年出版《二三出土文物》一书。

1978,当选第四届文联主席;12年6月,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