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向外婆桥的船》随笔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能源与动力科学家、安交通大学教授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7月4日2时26分在安不幸逝世,享年99岁。

校友群里传来大师去世的消息时,让我无比悲痛。五十二年前,我报考交大时,就认识交大最有名的两位教授,动力系的陈和电机系的。我考上了交通大学,在钟教授名下的电气工程系学习,与陈教授名下的动力工程系失之交臂。20多年前,儿子从成都七中保送到交大时,考上了动力学院,晚年成了陈教授的学生。我们父子俩,学的是理工科,只是用专业报效了国家,都事业有成,感恩母校和老师。听到陈教授去世的噩耗,我们都在校友群里表达了深切的哀悼。

据悉,为深切悼念陈先生,于2017年7月8日上午8时在安举行追悼会。李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陈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并敬献花圈,向他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工科硕士,国家栋梁。20世纪50年代初,陈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大学锅炉专业,并开设了锅炉专业的全部课程。1979年,中国高校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他建立了中国唯一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动力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为中国能源动力工程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程强国梦和一生情系西部,是陈先生一生的写照。陈先生从民族危机中一路走来,与侵略作斗争,获得外国先进科学,毅然回国报效祖国,庆祝开国大典,举家西迁,以学科发展为己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教书育人,才华横溢。

经过50年的不懈探索和丰硕成果,他已成为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国际公认的权威学者之一。陈教授的名字多次被列入英美出版的名人录。同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授予国际知名学术奖项,以表彰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

时间就像一首歌,从清晨到黄昏,从黑发到白发。无论是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还是在成功辉煌的岁月,陈院士坚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逐梦工程强国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在交大的校园里,在教室和教研室附近跑来跑去的老师和同学们,经常会发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手牵着手,走在吴彤路上。他们慢慢地走着,走来走去,不时低声说话,说着什么。王老师偶尔会举起拐杖,指着教学楼,仿佛在讲述它的历史。偶尔,他们会默默地,慈祥地看着路人。来来往往的老师和学生不是看着他们,而是充满了敬意。拄着拐杖的老人是中国科学院老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先生。陪同他的是袁丹青教授,他的妻子和作家冰心的侄女。

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陈先生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他已经90多岁了,还在实验室里和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每周都会去多相流实验室看看。陈院士的卓越贡献、学术品格和崇高风范,深深影响和激励着交大师生,成为大家心中永远温暖的回忆。王老师走了,但他给大家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存,指引和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

陈先生以其坎坷艰辛的经历和“工程救国、科学救国”的信念,经常勉励学生珍惜宝贵的岁月和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勇于探索,为祖国争光。

1919五四运动前夕,陈出生于安徽省滁县。当时旧中国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异常艰难。尽管如此,陈的父亲非常支持他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所以陈从5岁开始学习,并在12岁时被著名的南京金陵中学录取。1939毕业于日本军国主义飞机轰炸下的重庆中央大学。年轻的陈目睹了山河破碎,家园分散的悲剧。多灾多难的中国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兴亡负责。"1944年8月,陈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赴美深造。在学习期间,他凭借中国学生的聪明和力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心系祖国,不贪图美国舒适的物质生活,不追求名利。他毅然回到祖国,在交大任教,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灌溉着这片土地。

从65438到0949,陈的父母和兄弟已经在台湾省,亲戚和老师都希望他能与家人团聚。陈的选择是留在大陆,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服务。他怀着深厚的感情,努力工作在祖国的教育科研战线上。1956年,中共中央决定将交通大学迁至Xi安。陈教授毅然捐出上海私房,举家西迁。从此,这位可敬的老人在西北倾注了50多年的心血,用他的热情和聪明,谱写了“报国之志,爱国之歌”。

从青年到老年,陈教授始终坚持着“为中国的工程事业永远奋斗”的决心,一步步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抗日战争时期(1942),第十届全国工程师年会在贵阳召开,我父亲作为国民政府农业改良所的学生应邀与会。当着我的面,他多次回忆起那次会议上唱的那首《工程师进行曲》:“争名夺利,学工科,有志气,为人民工作,谋福利,为社会争取进步,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后来才知道,这首歌是陈年轻时写的,表达了他学习报国为民的激情,唱出了爱国学生学习救国、学习强国的热情。正是这种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远大志向,给了陈教授追求的勇气,使他多年来在科学领域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一次次跨越高峰。

陈教授把他那颗赤子之心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工程事业。由于这一系列杰出的学术成就,陈在国内外学术界的权威地位得以确定。他像同一条大河,不断奋进,一路高歌,谱写了辉煌的人生华彩,闪耀在中国。

陈院士,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