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文化构成
宁波市位于余姚河和奉化河交汇形成甬江的三江两岸,所以简称“甬”。
宁波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首批沿海港口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河姆渡文化有7000多年的历史。
宁波的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为丘陵,东北部和中部为宁绍冲积平原。
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
山海之胜,江河之美,造就了宁波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富饶的产品环境。
一、“宁波”名称的由来
宁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朝。
据地方志记载:“夏有紫堇国,以赤紫堇山命名,后加邑为殷。”金池有两个地方,一个在鄞县的天童、宝冲,一个在奉化。
这就是“阴”这个名字最初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设置郡县制,正式设立殷、陕、三郡,隶属会稽郡。
据说当时有很多海外人士来宁波采货贸易,于是把附近的山叫做鄯善,设立了蓟县。
直是“商贸城”两个字的组合,意为贸易的场所。
汉朝时,这三郡的范围大致如下:鄞县包括现在的城区、奉化的西南郊区和东南地区,郡治在奉化百都;易县包括江东区以东、鄯善以北的地方,县治在鄯善;判章覆盖江北到慈溪一带,县衙在江北区渣山乡成山渡附近。
从汉代到南北朝,建筑和范围变化不大。
隋朝时,殷、直两郡都编入句章,郡址在小溪(今殷县银江桥)。唐武德时期,改句章为鄞州,不久改称知县。
直到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建立州政府。因附近有四明山,故称明州,县分知、奉化、慈溪、翁山(今定海县)属明州。
州治始于溪,后移三江口。
元和年间,又在蓟县东部设置望海镇。
五代时,州县统一,易县改称鄞县,望海镇改为望海县,后改为定海县,象山也划归明州。
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设郭昶郡(今定海县)。
这样,明州的范围大致包括宁波的殷、慈、镇、丰、湘、丁等县。
唐宋之际的明州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四明志》中有记载“海外各国混杂,嘉伯送之”。1974何仪路出土的唐代精美瓷器通过宁波港出口。
唐朝在明州设立了专门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
当时从明州上岸朝贡和贸易的有日本、朝鲜和一些东南亚国家。
在宋代,明州、泉州和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也是中国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能够建造可容纳500至600人的大吨位海船。
南宋时明州改为庆元府,元代改称庆元道。
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它被改为明朝的州府,因为“清远”的意思是庆祝元朝。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明州“明”二字与明朝名称相同,故改为宁波府。
由于当时镇海县还叫定海县,明州离镇海很近,意思是“定海剔骨”。
这就是今天“宁波”这个名字的由来。
第二,宁波文化和特产
(1)宁波帮宁波人是一家人。
众所周知的“宁波帮”是宁波商人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群体称谓,是历史上著名的商业帮派。
勇敢创造伟大的事物。
有句话说,没有和平就没有城市。
这说明了宁波人的创业精神。
创业,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长远的毅力。
就像创造一个建筑,目标是建造建筑的整体设计,辛苦的是建造建筑的钢筋砂石。
宁波地处海滨,地广人稀。在长期外出经商的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实业家。他们扎根于宁波,在沪、津、汉及港台地区创业,有的已移居海外,如、吴金堂、王、宽城、邵逸夫、应昌等。
从这些宁波商人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找到宁波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
在上海的发展史上,宁波人创造了50多个第一,比如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等等。他们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给桑葚上菜。
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其他地方凡是宁波人搞实业的地方,几乎都有宁波会的组织。这些协会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帮助村民,为桑树服务。
这种观念在宁波商帮身上尤为明显。
当他们背井离乡,走遍大江南北,辛勤耕耘,取得成绩的时候,他们不忘报效国家,造福家乡父老乡亲。
以邵逸夫的乡愁为例,可以从他的“三宝”中得到证明:一块银元大小的泥制品,周围有一圈米,中间嵌有“故乡”二字,反面有“长寿”二字;一把银色的古董钥匙,上面刻着四个字:“桑葚钥匙”;一个石头镇纸,上面有邵氏祖先的笔迹。
邵逸夫的人生格言更加明确:“我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做些事情。”他为祖国各地的科教事业捐款超过6543.8+0亿元。
对外开放、勇于建树、服务桑梓,也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的重要内涵,更是浙江精神在一个地区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我衷心祝愿宁波精神在推动宁波经济发展、提高宁波老乡文化素养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力量。
(二)“宁海舞狮”是宁波特有的舞蹈艺术。
宁海被誉为“舞狮之乡”。
舞狮源于佛教,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
人们在祭拜祖先时,往往通过舞狮的习俗寄托对丰收与和平的美好祝愿。
舞狮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由特定组织狮子班举行。
每次有狮子班来村里表演,都有专门的人来宣布,吹喇叭,敲锣,敲鼓,放鞭炮,非常热闹,预示着好运。
先在祠堂和供祖先和神灵的庙宇里表演,以示宽宏大量和虔诚,然后到广场上组成舞狮队。
宁海舞狮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表现山区狮子勇猛性格的武狮,有表现沿海地区狮子温顺性格的文舞狮,而山海之间的地区则融合了两种风格,成为文武双全的舞狮。
(C)“中国捕鱼节”,捕鱼文化的生动实践。
自古以来,宁波渔民就有捕鱼祭海的民俗。
当地民众和有识之士将渔民自发的仪式提升为海洋文化的盛大仪式,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村特色。
传统的祭海仪式表达了渔民希望海上平安的愿望;“蓝色保护志愿者”的行动体现了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锣鼓喧天、千帆争奇斗艳的盛况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游客。
宁波象山半岛有800公里的海岸线。象山县是中国的渔业大县,渔业在当地海洋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唤起渔民对海洋资源日益减少的焦虑,教育他们自觉保护海洋资源,自1998起,象山县委、县政府发起中国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当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为渔民送上大海。
在改革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渔节活动被赋予了积极的元素,反映了当代渔民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文化特征。
祭海、放海(放生鱼苗和大海)、起航等仪式。是用来表达* * *和各路渔民出海,祝他们平安出海,满载而归;引导渔民热爱海洋,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渔节名为“渔”,邀请各国宾客举行以“海”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渔节为文学舞台,演奏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经贸谈判、滨海旅游、学术交流等促进经济发展的交响乐。
(四)宁波服装及国际服装节
宁波服装的特点:一、宁波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西服、衬衫、中山装都是宁波裁缝做的。
其次,宁波是全国最大的服装产地之一,服装产量约占全国的12%。
第三,宁波是中国最重要的服装出口城市之一,其自身的服装出口每年达到近30亿美元。
第四,宁波拥有最多的民族服装品牌,包括雅戈尔、杉杉、罗蒙、太平鸟、唐史和佩罗成。
第五,宁波有全国唯一的服装博物馆;6.宁波有全国一流的服装学院。
宁波国际服装节是由宁波人主办的宁波综合性大型文化经济活动。
依托中国最大的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宁波,通过举办服装文化、服装贸易、艺术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宁波的对外影响力,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宁波的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截至目前,宁波国际服装节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日”之一,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服装节。
(E)"中国文化的摇篮",宁波河姆渡文化遗址。
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
位于宁波余姚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
1973开始开挖。
有四个连续的文化层,其中第三和第四层是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今约6000-7000年。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大量人工种植水稻的遗物,数万件刻有精美装饰图案的陶器和骨器。
其中,人工栽培的水稻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农作物。
河姆渡遗址大量文物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7000年前,长江下游就有比较发达的原始文化。
(6)风味独特的“臭冬瓜”
“臭冬瓜”是宁波人最爱吃的家常菜。
风味独特,奇香味美,健脾开胃,老少皆宜。
“臭冬瓜”用冬瓜切块,煮熟凉透,再撒上精盐、香油等调料。
吃的方式很奇怪。将煮熟的冬瓜块浸泡在“臭卤水”中,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7)宁波汤圆
汤圆原名元宵。据考证,宁波汤团始于宋元,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它是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塞以细腻纯正的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脂制成。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清香糯而不粘,鲜嫩可口,使人名扬海内外。
在宁波,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宁波饺子,以示欢乐、团圆和好运。
一些海外华人总是喜欢在节日里吃几碗饺子来表达他们的思乡之情。
从1982开始,宁波汤团成为浙江省出口海外的第一个小吃品种。
1997入选中国名小吃。
(8)宁波溪口千层饼
溪口制作千层饼始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它呈方形,分27层,层次分明,金黄翠绿,脆脆爽口,咸中带甜,咸中带鲜,风味独特,让人吃后倍感清香。
溪口千层糕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特优产品奖,成为中外游客品尝和馈赠亲友的旅游食品,尤其是背井离乡的海外旅客。他们都喜欢让亲戚朋友带些回家,以慰乡愁。
千层饼不仅畅销浙东,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9)“跑遍三关六码头,吃遍奉化芋头”
宁波奉化芋头是宁波著名的传统土特产。奉化以前葛产的芋头最有名。
芋头富含淀粉、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
芋头的吃法有很多种,可以红烧、清蒸、盐烤或咸菜烤、排骨炖。“排骨蒸芋头”已经成为宁波餐桌上的一道名菜,味道独特。
三、宁波历史名人
(一)“生而有才,遂而五绝”于市南。
余世南,卜式,宁波余姚人。
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
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向顾学习。经过十年不懈的思考,我的文章文明于世。
起初,他是杨迪的亲信大臣。入唐后为弘文亭学士,任秘书监,封永兴郡(世名于永兴)。
赢得了唐太宗的尊重。死后赐礼部尚书,画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太宗曾写道:“石南是有才能的人,所以有五绝。”
一是忠诚,二是友情,三是博客,四是修辞,五是写作。"
余士南小时候跟智勇学过书,得了一本王家传。所以他的文笔饱满丰满,外柔内刚,脉络流畅。
他的作品在元代很少见。如今除了帖子,还有孔庙碑、破邪论、汝南公主墓志铭、兰亭序等。
《仿唐兰亭三序》之一,传世为余士南墨迹。
(二)“心灵大师”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宁波余姚人,明代重要思想家。
因为他在余姚修建了阳明洞,被世人称为阳明先生。
他创立的理论不仅名噪一时,还影响了思想界数百年。
他发展了陆象贤的主观唯心主义,成为理学史上的一大流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万物无非吾心”,“知心即义”,提出了“致良知”的理论。
强调“知行合一”,要求在内心活动过程中及时克服不良思想,但从道德修养上,也强调不能只说不做,做了才是真知。
他的学说在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在日本也很流行,称为“阳明学”。
他的著作被他的老师编入了38卷《王文成功权书》,其中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传记》和《大文雪》。
(三)“忠诚的孤子”黄宗羲
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宁波余姚人。
字太冲,名南雷,被学者尊为利州先生。
他的父亲死于太监的迫害,关在林东党的监狱里。
崇祯皇帝即位,宗Xi进京为父伸冤,故称“孤忠”。
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政权崩溃,鲁王朱义海在绍兴监国。
他出兵余姚,号召乡民反清,并称余姚为“石中英”。
鲁王的政权赋予他监督御史的职责。
战败后,他回到家乡,教书育人,写作到底,至死不为清廷效力。
黄宗羲在广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历史造诣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明清之际,他认为“国可灭,史不可灭。”
他重视历史和法律,强调真实可信。
《明代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
哲学上认为气是基础,无气则不合理,理是气的原理,但也认为心为气,天地皆益。
政治上,他深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有君不如无君,主张废除君法,建立天下为民之法。
他还提出了把学校作为议事机构的想法。
他擅长历法、地理、数学、版本目录的研究,并将所得应用于历史管理的实践,辨别历史事件的真伪,校正史书的得失。他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对整个清朝都有影响。
他一生的著述大致按历史、经学、地理、法历、数学、诗词分类,有五十余种,近千卷。
著有《明代儒学》、《宋元研究》、《明史》(至今未见)、《温明海》、《大历推演》、《四明山志》等。
④万斯同,《明史》的主编。
万斯同,姬野人,号师院,出生于宁波鄞州。
清代著名史学家,“浙东派”重要成员。
年轻时受黄宗羲教育,读了不少历史,潜心研究《明史》等史书,尤其熟悉明朝的轶事。我曾经写过一本书,《明史草稿》。
清康熙皇帝上书编撰明史,万斯同以平民身份参与其中。他虽然没有领爵位和俸禄,但实际上是《明史》的主编。
历史上的伟大成就。
(5)《京剧名家》。周
周,著名学者楚,艺名麒麟童,祖籍慈溪,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和老工人。
出生于艺术家家庭,七岁在陈长兴学习戏剧,开始以七岁小孩的艺名在杭州演出。
五四前后,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他演出了《宋鲛人》、《学打金刚》等新剧,批判了袁世凯。
长期在上海演出,受到和冯的影响;他与王洪绶、王小农、潘合作,编辑和移植了许多剧本。
他在艺术上勇于创新和变革,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歌剧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广泛,被誉为世界“林派”。
代表作有《四君子》、《徐策经营城池》、《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等。
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出版了《周戏剧集》、《周戏剧选》、《周舞台艺术》等记录其舞台艺术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