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国祖先的伟大创造,但它现在仍然有意义吗?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最博大精深的经典。被儒家奉为五经之首,是中华五千年智慧文化的结晶。易经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其中心思想是用阴阳对立统一来描述万物的变化。关于《易经》的年代,众说纷纭。据考证应该是5000年前,也有人说是7000年前,书的年代在商代晚期和周初。
在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易经》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些人开始怀疑《易经》思想的正确性,认为《易经》思想是阻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易经在当代社会有很多作用。
《易经》对中医学的贡献
易经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中医著作《内经》注重“天人相应”、“形神统一”,注重人体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和相关性。中医整体观是对《易经》理论基础的应用和发展。
易经与物理学
物理学在中国属于玄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被翻译成玄学。目前,运用阴阳思想和易学方法论研究物理有两个重要成果:
一个是宇称对称定律,指的是原子的能量状态,可以根据奇点和宇称分为两组;二是测不准原理。
《易经》作为一部古代文献,具有史料价值,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易经》了解古人的方方面面,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