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更短。
1、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魏先民“猎为业,简为俗,简为变;不为文字,只为木雕结绳。”记录了原始社会的一些部落。在文字出现之前,战争、狩猎、结盟、选举、庆典、婚姻、出生、疾病和灾难等事件都是通过结绳记事的方式记录下来的。
过去有学者按易经的说法,“古之以结绳之法治,后之圣贤易用书行,百官之治,众民之察。”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2、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赝品,但很旧)说:“古人祭天下之君,始画八卦,作书约,代结之,故生文人书。”
3.河图曰:“论易文集”:河画一画,罗出书,圣人所为。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首航南方,使山以阳阙,临水元一世,桂苓承书,贾丹文清,以教之。
揭开这个理论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其真正的核心是算术,可以和“九宫”算法相提并论。所谓“九宫”,对陈威家来说,就是八卦加中央,就成了九(“五”位于中央,也可与五行相联);在占星家眼里,横、竖、斜、加的数永远是15。
4、仓颉造字:《仓颉造字论》流行于战国时期。《吕春秋·君寿》说:“仓颉为书,后稷为庄稼。”到了秦汉时期,这个传说更加流行。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初书,盖依如象形字。”
仓颉据说是黄帝的历史学家,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随着社会进入大规模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的对外事务越来越频繁,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所有联盟共享的交流符号,于是收集整理* * *文字的工作就交给了历史学家仓颉。
现代学者认为,系统的书写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如果仓颉真的存在,他应该是一个文本组织者或出版商。
5.图画论: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确实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雕刻的人物,很可能与文字有关。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65438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的神秘面纱。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法契约”等。古籍也普遍记载了创造汉字的黄帝史官仓颉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系统的书写工具不可能都是一个人创造的。如果仓颉真的存在,他应该是一个文本组织者或出版商。
最早的雕刻符号是在8000多年前。
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发布了一系列比殷墟甲骨文更早的有关汉字起源的出土资料。这些材料主要指原始社会晚期和历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的雕刻或绘画符号,也包括少量刻在甲骨文、玉器、石器等上的符号。可以说,它们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通过对全国19考古文化的100多个遗址出土的陶片上的雕刻符号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比较,认为我国最早的雕刻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科学家试图通过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和高科技手段等科学方法,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从而梳理出商代以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线索。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除了现存的郑州商城遗址和小双桥遗址的小规模资料(近年来已发现10余例朱树涛的商代早期文字)外,商代以前的其他符号比较零散,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大多与商代文字脱节。还有一些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的符号。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朝。
就目前已知和看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看,文字载体的种类很多。当时,除了用毛笔在简体字上书写外,其他主要的书写方式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陶器、玉器和陶铸刻在青铜器上。
以殷墟使用的甲骨文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的商代文字资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资料。
总的来说,汉字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了6000多年,其演变过程如下:
半坡陶文→东夷骨雕→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小篆→楷书→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