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纪念的人物是谁?

1.辽沈战役纪念馆诗词

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诗是1。有关于辽沈战役的诗词。

纪念辽沈战役56周年三首诗(一)纪念辽沈战役56周年,一声霹雳震天,万条横幅满彩虹。

战马嘶鸣破沧海,千军勇破关东。———————————————— (2)献给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同志,滚滚烟聚云,飞雪骑行。

小号呜咽着摇撼着山野,鼓角咆哮着移动着铁轮。不惧战前苦战,有可能马后炮吗?舍生忘死为千林萧,血染容衫为谁?———————————— (3)献给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同志,挥舞战旗灭腐,清新树叶,扫除残株。

洪飞万里寻香远,春来天涯。诗歌评论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作者:林岳杰森发布时间:2006-06-02 11:16点击量:772描述:破壳图:东临欢馨慕容,北临松花河崖楼。

美国天上有百位将军,白山黑水薄。猎红旗三万面,莽汉灭更多漏。

傲慢的锦州将军英俊潇洒,充满热情。辽沈战役插曲1948九月12至11.2,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区的铁路线,成为我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决战的重要运输线、补给线和生命线。先后调集1000多辆面包车,开行490多趟列车,往返于四平、郑家屯、通辽、阜新等地,冒着敌机频繁的空袭和轰炸,向前线运送部队、民工、武器弹药,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确保了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发生在辽沈决战的关键时刻,对辽沈决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1948年9月25日夜,东北人民解放军首长在哈尔滨“大河宾馆”向齐齐哈尔铁路局昂昂溪机务段司机樊勇(建国后曾任沈阳铁路局长春分局工会主席、大连分局工会副主席)部署了一项特殊的、极其秘密的军事运输任务, 并决定由樊勇担任司机,迅速向辽沈战役前线运送一系列编号为3005的军火列车。 9月28日6: 00,15,3005秘密军火列车从昂昂溪出发。由于平齐线在我军战略后方,仅用10小时就完成了448公里的行程,并于当日16: 30到达郑家屯站。时任沈阳铁路管道局局长的黄铎(建国后曾任铁道部铁路局局长、东北铁路总局副局长)(3)带领秘书李(建国后曾任铁道部部长)(4)到车站迎接。黄铎主任向樊勇介绍:“郑家屯以南是国民党封锁区,火车白天不能跑,必须晚上跑”(5)。

经过准备,列车于20: 30从郑家屯站出发,经平齐线换乘大正线(大虎山经通辽至郑家屯)。20多分钟后,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进入通辽境内,午夜时分秘密军用列车抵达通辽站。军车在通辽站加水加煤后,及时从通辽站出发,经木里图、甘旗卡站,于9月29日4时50分到达内蒙古与辽宁交界的阿尔香站(6)(阿尔香属辽宁省彰武县)。到目前为止,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已经在通辽市运行了8个小时左右。

因为前方铁路被炸,军纵队在阿尔乡站停留了16小时10分钟。9月30日凌晨4点46分,军线到达五峰站,列车按计划分散在车站西边的两条山区铁路上进行隐蔽。

樊勇认为这不安全。他和党支部书记穆、姚连长向老乡们借高粱秸秆盖火车头。此前,大正线和新沂线车站的铁路职工已经接到上级命令,积极为这条军线安排隐蔽场所,协助军线进行伪装。

当樊勇告诉当地人民时,大家立即响应,仅用40分钟就用4000捆高粱秆将火车头紧紧罩住。经过伪装后,机车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大草堆。

早上7点左右,两架国民党飞机飞过五峰,绕了两圈,开始低空飞行。党徽、国徽在机翼上,看得很清楚,但敌机没有发现目标。下午,又有两架敌机飞来。因为机车伪装的很好,还是没有找到。

而彰武、通辽等站遭到敌机轰炸(7架)。这一天,敌机一架接一架地来回盘旋,40多次侦查也没有发现火车。

傍晚时分,两架敌机突然飞来,在五峰站上空投下四枚炸弹。铁轨被吹弯了,枕木断了,石头乱飞。火车必须离开五峰站。

但是机车水箱只有5吨水。时间紧迫,他们立即向老乡借了八九十个水桶。超过65,438+000名来自地区安全部队的士兵和自动挑水的村民为他们挑水45分钟。水箱里的水位只增加了1.5英尺(约10吨水),火车就能开到新立屯(8)。

列车离开五峰站约10公里时,被敌机发现。当火车离开山沟时,敌机低空尾随火车,子弹击中了驾驶室,副司机余金龙腿部受伤。这时,樊勇一边开车一边思考对策。他认为飞机可快可慢,他不能停下来。虽然火车跑得比飞机慢,但它可以停得快或慢。

是的,我们会用“快、慢、开、停”来对付他,“以慢治快,以停避撞”(9)。樊勇大胆而谨慎地灵活操纵机车,根据敌机在空中俯冲的奇怪声音判断敌机的距离,从而调整速度与敌机捉迷藏。

10 6月1日午夜零点1,列车到达新立屯站。警备区司令员崔告诉:“列车即将通过的铁路桥桥墩被炸,部队正在抢修。请把火车开进泡子站等着。”

火车回到泡子站后,被伪装了。今早飞来七批敌机,未发现机车(10)。10 6月1日晚9时30分,崔先生的命令传来:“桥已修好,我们马上出发,但不鸣喇叭,不冒烟,安静行驶,以免惊扰敌人。”

下午10: 3005,秘密军火列车离开泡子站。樊勇和其他人扑灭了火,熄灭了灯。在桥下河水奔流声的掩护下,他们成功穿越了日夜被敌机严密封锁的大桥。穿过这座桥。

2.求辽沈战役纪念馆导游。

锦州是辽沈战役的主战场,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震惊中外的战略决战。

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军事家和无数战斗英雄,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辽沈战役精神,为锦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辽沈战役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红色文化呈现出生动的表现形式,逐步实现红色旅游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功能。

一是充分发挥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主导作用。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建设水平、展览水平、管理水平均居全省第一,全国一流。多年来,辽沈战役纪念馆以再现和传播辽沈战役光辉历史为使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精心创作红色精品,取得丰硕成果。

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先进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3年以来,国家、省、市投资6000万元对园区和会展进行彻底改造,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游客面前,成为锦州乃至我省红色旅游的龙头骨干。

面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新形势,辽沈战役纪念馆积极更新观念,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的新思路和新策略。明确提出:突出一个主题;实现两个功能;做三个改变;做到“四个一流”。

一个主题是“新中国胜利的曙光从这里升起”,两个功能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军事旅游景点功能,三个转变是“从管理向经营转变,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游客为中心转变,从教育基地向旅游产品转变”。“四个第一”就是建设一流的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流的全国著名军事旅游景区、一流的军事野外教学基地、一流的军事野外教学基地。理念和策略的转变顺应了时代潮流,不仅为纪念馆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发展红色旅游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发建设红色景点,不断为红色旅游资源注入新的活力。目前,锦州境内有“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分水池战斗遗址”、“梁家山战斗遗址”、“梁世英轰炸碉堡战斗遗址”、“国民党东北剿锦州战斗遗址”、“黑山阻击战101高地遗址”等。这些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锦州开发建设辽沈战役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旅游优势,锦州加快了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提出“少花钱,多办事,见效快;先易后难,滚动发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

今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投资200万元,成功开发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走出了一条新路。“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部”位于锦州西北的凌海市崔琰乡夜屯。6月5日晚,1948、10,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一行率“东总指挥部”到达雅克屯,在此住了16天,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鉴于辽沈战役中“指挥所”的重要地位,决定先发展它。在秉承“修旧如旧”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修建了16门楼、厢房、院墙,还原了历史原貌。

“作战室”里会陈列当年的军用地图、电话、公文包、手枪等军用物资,还会制作蜡像,再现历史的生动画面。在东、西厢房,开了两个特展,一个是小特展《小村庄与大决战》;一个是多媒体展室,再现了当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指挥作战的场景。

重建后的“指挥所”成为辽沈战役纪念馆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第三,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红色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特点主要在于其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

革命历史文化的内涵越丰富、越有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核心竞争力就越大,知名度就越高。在红色资源与旅游产品的整合中,加强软件建设,注重细节挖掘,增加资源的文化含量。

首先是重新发现和整理馆藏现有文物。辽沈战役纪念馆有1.1,000多件文物,是革命战争历史的遗存和印证。

我们力求掌握文物的详细信息,力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提炼馆藏文物的历史内涵,充分发挥每件文物的功能,达到传递信息、启迪思想、震撼心灵的效果。二是挖掘辽沈战役战斗故事,增强战争遗址的传奇效应和吸引力。

东北野战军锦州边防指挥所旧址重建之初,工作人员一方面查阅大量资料,另一方面走访知情人调查历史事件细节,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写高质量的导游和介绍红色旅游景点的通俗读物,丰富了“指挥所”的内涵。第三,尝试创作以辽沈战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提高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增强战争文化的吸引力,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化、观光化、审美化。

第四,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红色资源的展示效果,以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我们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运用高科技手段浓缩革命历史的载体,使之适合旅游。

3.游记,题为《辽沈战役纪念馆》,600字左右。

走进历史,接受红色洗礼

——辽沈战役纪念馆述评

进入盛夏,进入火热的7月,在中国* * *生产党85岁生日到来之际,朝阳电厂党总支的100多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来到锦州辽沈纪念馆,寻找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解放新中国的光辉历史,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为纪念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首辽沈战役而建造的专题纪念馆。辽沈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从1948年9月至165438+10月2日在辽西、沈阳、长春进行的一系列战役的总称。整个战役经历了攻克锦州、解放长春;辽西战役,歼灭廖耀湘兵团;沈阳、营口解放历时52天,* * *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整个东北,为加速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走进纪念馆,走进新中国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走进58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进辉煌厚重的新中国解放史诗!

穿过胜利之门,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辽沈战役纪念塔,高16米。拾级而上,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52个日日夜夜,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开创了新中国的首战、胜仗、决战。新中国从这里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开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走进纪念馆,我们被矗立在纪念塔东西两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所震撼,许多烈士的名字被烙在英国名录碑上。所有的人都停下来观看,默默地念着碑上英雄们的名字,静静地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心中感慨万千。正是这些无数先烈铸就了新中国的基石。他们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书写了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肺腑,永远被后人铭记。

走进纪念塔,我轻轻抚摸着塔身两侧的花岗岩浮雕,依然沉浸在纪念碑上无数英雄的名字中,在展现战争英雄场景的浮雕中寻找烈士的足迹。勇敢冲锋的战士,勇敢的战士,到处都是英雄的足迹和英雄的身影。看着他们一波一波的身影,我深深陷入了沉思。这座浸透了无数先烈鲜血的山,如果有一天会失去色彩。

走进纪念馆,纪念馆分为战争历史博物馆、钱智博物馆、烈士博物馆、全景博物馆和电化教育馆。我们参观了展出的大量图片、照片和历史文物,聆听了讲解员们振振有词的讲解,结合声音、灯光、战争烟雾等现代特效,生动再现了当年激烈的战斗场面,再次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当我们离开纪念馆,坐上飞驰在现代化高速公路上的大巴,我不禁思绪飞扬:这次活动让我再次感受到内心的震撼,我再次受到红色的洗礼,更加坚定了我振兴中华的信念。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建造了一座举世瞩目的丰碑。英雄的战斗精神永远延续到后代。因此,祖国将在中国* * *产党的领导下,带领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实现新的跨越,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潮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4.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作文。

周末我们一家人去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因为爷爷是老兵,对辽沈战役有特殊的感情。

为了感染我的成长,爷爷非常提倡对我进行这样的教育。一到纪念馆门口,就看到门口站着两门大炮。多么壮丽!走进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很多枪械装备,真的让我肃然起敬。这时,我发现了一个楼梯,又高又陡,于是我们一起走了上去。真的很高!我刚走了三层楼,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奶奶说:“宝贝,再坚持一会儿!”“就这样,我们一路走到了五楼,在那里我看到了英勇战争的现场图片和画面,非常逼真。

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这种真实感所感动...为了留下这段感人的记忆,爷爷给我买了一本集邮册作为纪念,上面写着“荣耀未来”四个大字。

我轻轻翻开书,看到十个将军,十个元帅。我非常兴奋。其中,我最崇拜贺龙和朱德元帅,因为他们的真实故事让我感动得流泪...当我们走出纪念馆时,我看到了两架飞机和一辆坦克。为了留下这两件“神奇宝贝”,父亲用相机为全家人留下了这美好的一刻。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仍然闪现着刚才的英雄事迹,这将成为我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这些勇敢的人,我会有决心和信心去战胜他们。

长大后,我一定要当一名现代的将军,用我最威武的军姿向国旗献上一份厚礼。

5.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怎么写?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我怀着肃穆的心情走进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博物馆里的图片,展柜里的战利品,血淋淋的衣服,战士们留下的遗书,让我仿佛置身辽沈战场。

辽沈战役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战,歼灭敌军47万余人,为华北和中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战斗中,无数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根据博物馆里的这些记录,一个士兵一次缴获敌军60多挺,一个士兵缴获敌军两挺机枪,炮兵指挥官朱瑞将军因为亲自观察情况而阵亡。

在纪念馆里,我感受到了东北解放时期的艰苦岁月和战士们的浴血奋战,让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建设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以牺牲的烈士为耻,才能以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雄。

6.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思考

十一假期,我怀着十分肃穆的心情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看到了博物馆里的图片,看到了展柜里的奖杯,看到了士兵们穿的血衣,看到了足以让人落泪的遗书。我仿佛置身于辽沈战场。

辽沈战役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战。这场战役消灭了47万多人,为华北和中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战斗中,无数先烈为伟大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的心情忐忑了很久。

我记得纪念馆里有一段资料,我们的一个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了60多名敌军,为这次战斗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名战士凭一己之力缴获了敌人两挺轻重机枪,使我军在整个战斗中大显神威。显然,这样的事迹太多了。我认为我们能赢得整场战斗,因为有无数这样光荣、伟大、勇敢的士兵。他们真的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指挥官也对生死漠不关心。他们既是指挥官,又是战场上的战斗人员。自始至终都表现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范。就像我们的炮兵指挥官朱瑞将军,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线指挥作战。当他看到自己的炮弹没有发射,敌人的炮塔倒了,他激动得跑到指挥所外亲自观察,不顾危险,终于踩了上去。

在缅怀先烈遗志的同时,我不禁想起了现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真正实现了先烈的遗愿。他们正在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更多的人在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他们在发挥余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是社会的渣滓。就拿现在的社会现象来说,有一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不珍惜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好政策。他们不觉得自己的青春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浪费了吗?而那些学生,他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怎么能不珍惜呢?父母为他们辛苦一辈子,让他们有出息,为将来打好基础,有好前途,有好归宿,同时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却无视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爱,不愿意主动学习。我想如果烈士们还活着在天上,他们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惋惜。

我们都是跨世纪的新人。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自己。我们一定要铭记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名副其实的建设者。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牺牲的先烈,用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