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有哪些传说、故事和习俗?

维吾尔人的房子多为四合院,一般禁止门朝西开。房子是方形的,前廊很深,院子里种着花、葡萄、果树,很干净。室内搭建土炕,墙上挂挂毯,开壁龛,装饰各种花卉图案。在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和大米为主食,喜欢喝奶茶,配以面粉烤馕。饭有很多种,包括抓饭。粥、拉面、汤面、薄纸包、烤包子、油塔、烧烤等。我喜欢吃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是牛羊肉、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和凶猛的飞禽走兽;禁食所有动物的血液。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是,男女老少都戴四角小花帽。男人一般喜欢穿双排扣的“袈裟”(长袍),里面有刺绣的罩衫。女人喜欢连衣裙、黑色双排扣背心、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女生扎辫子。现在,城市居民普遍穿着时尚。

维吾尔人对别人很有礼貌。遇到长辈或朋友,习惯右手按在胸前中央,然后身体前倾,打招呼。家里的游客受到热情款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盈优美,以快速多变的旋转著称,体现了维吾尔族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农牧业,有经商的传统。同时,传统手工艺非常发达,艺术水平很高。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织品、铜锅、刀和民族乐器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根据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和群众自己决定,任何其他民族和个人不得强迫或干涉;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来评判和要求其他民族,也不能以个人好恶来对待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处理与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实践证明,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这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本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违反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践踏民族平等和民主权利。我国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合法的宗教信仰自由,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其实质是从法律上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

二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自己风俗习惯的尊重看成是对自己民族的尊重,把对自己风俗习惯的蔑视看成是对自己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开玩笑,都容易刺激甚至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第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都是以歌舞、体育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许多民族经常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比如,中国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特色鲜明的文学艺术,其中许多是以唱山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其中一些表现在他们独特的日用品、服装、建筑、手工艺品等等。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巨大差异,使得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使得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大节日,相当突出。元宵节因其节日活动在每年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晚上举行而得名。元宵节又叫“灯节”、“灯会”,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晚上点灯,故名。另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是从道教借用的。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众说纷纭,但大致成型于汉代。汉武帝时期,汉朝祭祀一个叫太乙的神。据说太乙是当时非常显赫的神,地位在五帝之上,亏欠汉帝,所以受到极大的崇拜。据传说,另一位汉武帝文帝也与元宵节有关。汉文帝是一位将军,周波,他继承王位平息了“诸吕叛乱”,叛乱被平息的那一天是正月十五。因此,每逢正月十五的晚上,汉文帝都会外出到宫中游玩,与百姓同乐,这一天就被确定为元宵节。但没有记载正月十五晚上点灯或放火,与这两位汉帝有关。另一位汉武帝汉明帝下令元宵节点灯,从而形成了后世点灯观灯的习俗。

吃元宵

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在正月十五,一家人会团聚吃元宵。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据说“元宵”这个食物的名字出现在宋末元初,因为人们习惯在元宵节晚上吃它。元宵又叫“元宵”、“紫苑”,在南方又常被称为“汤圆”、“水原”。宋人之所以称之为“浮饺”,是因为看到它们煮熟后漂浮在水中。

上元之夜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月始于圆”,一轮圆月当空照,人们聚在一起吃元宵,形状像满月。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对应关系。“星月当空燃,天上有两个元宵”,表达了人们合家团圆的快乐心情。

再看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无馅的,放在开水里,放白糖、蜜枣、桂花、桂圆。南宋时开始有中间加糖的“乳糖饺子”,大概是更早的带馅饺子。从那以后,元宵的馅就分为甜的和咸的。甜馅一般由白糖、红糖、桂花、坚果、芝麻等制成。咸馅多为肉馅,只含肉或肉菜。元宵大多是水煮的,但也有油炸的。《吕氏杂记》中的“炒锥子”其实是一种油炸元宵。如今,元宵的吃法更加丰富,很多人甚至开始中西结合吃法。例如,巧克力已经成为元宵的馅料之一。

庆祝元宵节

鳌山灯杆和火树银花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最能概括这个节日的活动,就是点灯笼,放火烧。花灯和放火烧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其余的花灯和社火表演都是由此直接或间接发展和延伸而来的。原来的灯简单静态,不能动,装饰也少,多为单一独立。在随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迈出了第一步,对灯进行了内外雕饰。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传统的节日,其节日习俗在今天的中国仍然相当流行。现在每到元宵节前后,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人们都要装饰灯笼,观赏灯笼,欣赏灯笼,烟花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元宵节最突出的活动除了灯,就是各种社火,舞狮、打龙灯、旱船、踩高跷、打腰鼓、跳秧歌,华侨住宅区也年年上演,广受欢迎。元宵节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狂欢节。

元宵节离不开“热闹”。花灯叫“彩灯”,社火叫“闹社火”,整个活动叫“闹元宵”,好像不闹,就不是元宵节。除了烟花和灯笼,各种社火的装饰和染色,元宵节最突出的就是人多。从元宵节习俗形成的那些年的文字记录可以看出,当时看元宵的人已经忘了摸肩,满大街都是。

说了就要作秀。剧吵,剧也吵。当桌子载歌载舞,花儿旋转的时候,我们就忍不住要闹。

吵闹自有它的价值。中国人欣赏的是一边闹一边和的能力,所以比起“藏在山里”,更推崇“藏在城里”。其实春节,元宵节,社火都有取中间平安的意思。

同时,人们觉得生活这么吵就有意思了。所以它是生命的补充,是添加剂,是着色剂。有了它,生活充实、安宁、多彩。甚至可以说,这种噪音是理想生活的一部分。

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那一夜叫元宵,所以也叫“元宵节”,俗称“十五夜”。元宵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全国各地都举行一些活动来庆祝它。因为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是由一个地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所以潮汕地区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有趣习俗。

吊戏灯

在祭祀神灵的仪式中,灯是光明和欢乐的象征。从正月十一到十八,尤其是元宵节,潮汕家家户户都有打灯笼、挂吊灯的习俗。因为“登”和“丁”在潮州话中是谐音,点灯和加丁是近音,所以潮州人认为点灯是加丁的吉兆。元宵节,人们提着灯笼,陆续准备好纸和银香,在乡下的庙里点燃,回来挂在家里的神龛上,挂在床头,称为“挂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节后生了男孩,正月十三,家里人还要捅一对红灯笼,在灯下的红纸上写上名字,高高兴兴地挂在乡下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作为家里添丁的象征。每天晚上,一家人都会带着孩子去祠堂,在灯笼里点上蜡烛让孩子变红,接受周围村民的祝贺。宵夜庄严而热闹。

做一张桌子

在潮汕村,去年生男孩的家庭,还会在祠堂里夜宵设宴,庆祝“出丁”,俗称“做丁桌”。酒席分两种,一种叫“龙舟宴”,即许多方桌相连,宾客分两边围着吃,犹如划龙舟;另一种叫“走马席”,就是不管多亲近的朋友或亲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饭,吃完就走,主人再摆上菜招待另一批客人,一个接一个。后一种类型的宴会通常由更富有、更慷慨的家庭举办。在旧社会,赶时髦的人渴望与邻居攀比,爱面子。每一个生男孩的家庭都很重视摆丁桌,并以办得体面为荣。甚至贫困家庭为了丢面子,到处借钱,导致负债累累,或者忍痛出卖兄弟,用得到的钱来应付沉重的案头开支。这就是俗语“生个好孩子,卖个大”的由来。解放后,由于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进步,潮人虽仍有元宵节捧鼎桌的习俗,但多在自己家里进行,也仅限于宴请亲友,人们富裕节俭,无人问津。

寻求幸福

元宵节,农村有很多祭祖活动。寺庙、祠堂灯火通明,烟雾缭绕,善男信女争相参拜,异常拥挤热闹。祭坛前摆放的鸡、鹅、鸭、糖果、米果、蜡烛、大吉(潮州橙)等祭祀品,被视为圣物。参拜的男女都取了祭品带回家,这叫“求福”人们认为用了这些圣物后,可以使家平安,增添财富。那些把圣物带回家的人,明年或多或少都会归还。于是有人趁着人多的机会,偷偷拿着祭台前的祭品回家吃,意思是“吃得红火”。

扔一个快乐的孩子

元宵节那天,农村的大多数人在祠堂和大街小巷的空地上搭起了五颜六色的棚子,里面用泥塑了一尊巨大的弥勒佛,袒胸露乳,面带微笑。弥勒佛裸露的头部、肩部、肚脐、大腿等部位装饰有男女“爱泥童”。人们站在十几尺外的竹栏杆外,用铜钱瞄准弥勒佛上的泥巴。如果中奖者喜欢小孩,那就是属于他的,但是在一些难以击中的部位,比如头顶和耳朵,中奖者得到的礼物是二三。未能胜出者将归摆放弥勒佛的帐篷主人所有。这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据说打“男孩子喜欢小孩”的人,以后都会有男孩子。所以,刚结婚的年轻夫妇,或者刚娶了媳妇,渴望抱孙子的爷爷奶奶,也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一旦命中,棚主和周围的人都会欢呼祝贺。我甚至满心欢喜地把“男孩女孩”抱回家,以为中了彩票是个好兆头,今年就能早点生孩子,发大财了。

过桥

元宵节期间,大部分潮汕人都有过桥的习俗,在旧的地方志中也有记载。《清顺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阳县志》记载:“上元女子过桥,谓之“过桥”。在揭阳,元宵节,男女老少争相过桥,弟弟祈求将来有个好妻子;女孩祈求一个好丈夫和一个男孩;老人祈求健康长寿;孩子们祈祷长大。在普宁洪阳,还有“十五夜走桥”的习俗。“头桥”就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太平桥。两边栏杆两端各有两只石狮子。每到宵夜,男女老少一起走过太平桥。过桥时不要回头,否则回头会不吉利。过桥的人也有摸石狮的习俗。正在读书的孩子喜欢摸狮鼻,意思是“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男生喜欢摸狮子的肚子,说“摸狮子的肚子,娶个优雅的姑娘”;只有孕妇喜欢摸狮子的耳朵,说那是“摸了狮子的耳朵,生了个弟弟。"

此外,元宵节,潮汕一些地方还会采摘榕树枝、竹叶回家,放在过梁、火炉、禽舍里,祈求人口平安、六畜兴旺。有的地方新婚夫妇要在村里的老榕树下荡秋千,让村民往上面扔粪便,说扔得越多,今年生的男孩就越多;有的地方,农民要把屋外或田里的灰砖或土块捡回来放在猪圈里,称为“抱大猪十五夜”,祈求养大猪发财;有的地方,姑娘偷偷跑到菜园里,拿着一个榨菜(白菜)坐下来,说要“坐在一个白菜里,将来嫁个好丈夫”;而男青年则偷偷推倒厕所墙,说以后能娶到“优雅的姑娘”。有些地方举行了猪赛、鸭赛、鹅赛、鸡赛等比赛,晚上还有游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