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历史和形成

1.早期历史上的杭州也是潮汐出没的沙洲。

在古代,今天杭州西湖以东的地区是一片广阔的海滩,潮汐和盐水排斥的土地。在西湖西北部广阔的冲积平原上,是原始居民聚居繁衍的地方。1935年,在杭州西北20多公里的良渚,约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250年,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考古人员出土了斧、刀、刀、刀、镰、铲、镘等石器,以及壶、豆、盘、苇等黑陶,考古称之为“良渚文化”。后来,在良渚以西的中山附近的稻田遗址中发现了碳化的米凝块。在比良渚更靠近市区的老鹤山脚下,发现了解放前后的5个有焖土、骨灰、兽骨和陶片的灶基,以及大量的石器和玉器。以上考古发现,反映了5000年前后杭州原始居民在老鹤山山麓及其以西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先秦时期,杭州市区还是一片潮起潮落的沙洲,属于当时吴越的领地。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国灭亡后,成为楚国的领土。

2.秦代钱塘县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在吴越故地建立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汉会稽县辖26县,其中钱塘县是杭州历史上最早的建制。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南巡时“渡丹阳至钱塘。在浙江,水波虽恶,却是西120里,渡自狭”②。浙江是钱塘江。当时因为西湖还和江海相连,又和浩瀚的钱塘江相连,波涛汹涌,只好回江西120里,在今天的富阳窄江处过渡到绍兴。相传在今天的抱石山脚下,至今还留有“秦始皇缆船石”的遗迹,元代陶记载:“相传此石为秦始皇缆船石。盖当时是浙江之耳。当初还没有西湖这个名字。始皇帝要上船开会,被风浪挡住了,就把船停泊在这里。相传泰山现为秦始皇渡河爬山之地,故名“秦王山”。以上说明秦代钱塘县附近的浙江水面相当辽阔。

钱塘县的地理位置最早记载于南朝刘、宋、元嘉时期(424-453)任钱塘县令的刘道真所著《钱唐吉》:“昔近江,郡在灵隐山下,基地犹在”。后来,北魏的李道元给水镜写了一个便条,说:“浙江东部有一座灵隐山。.....山下唐故里有钱,往浙南走。他们所指的钱塘废弃遗址或灵隐山脚下的钱塘古县,是指600多年前的秦初建县遗址。今天西湖的群山中没有著名的灵隐山,但北峰东南的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刘道真写《钱唐吉》之前,根据以山命名寺庙的惯例,可以推断灵隐山可能是当时灵隐寺的所在地。秦代的武林湾(西湖前身)深入今天的西湖之西,北峰东麓附近,这也符合县衙“在灵隐山下”,县境“近江”的事实。

西汉时,钱塘郡曾一度成为会稽郡西部的总督署。汉武帝开国时期(122-117),进一步提升为会稽郡治。王莽时(9-23年)改名泉亭郡(3)。东汉光武年间,恢复钱塘原名。会稽县钱塘县下载《汉书·地理志》:“武林山,武林水出,东流入海”。武林山是指西湖的山。当时,源于西湖群山的水(武林水)不是流入湖中,而是流入大海。可见西汉时期武林湾还是与大海相连的,杭州地区还没有成为陆地。

3.西湖的形成与杭州的土地形成。

刘道真《钱唐吉》云:“海堤防塘在县城东一里,县议曹华新设此塘防海水”5。华歆是东汉会稽县的地方官。刘道真追溯到他所创立的海堤“郡东一里”,说明钱塘郡是从灵隐山向东迁到离河或海约一里的地方。《钱唐吉》也说:“明升湖在县城南二百步,县城西有石木山”。根据西湖的明升湖和宝石山的石母山,说明东汉时,钱塘县之乃迁到了现在西湖北部宝石山东麓的武林门。华新在县城东部修筑的海堤,大约是今天杭州的第一线河道。

自从华新建钱塘,原来的武林湾终于与大海隔绝,西湖就这样形成了。从此,杭州城的土地形成开始了。之后随着钱塘江河口泥沙的沉积向东扩展。

4.六朝后期,钱塘县成县。

六朝时期,由于钱塘县的山、河、湖的好处,许多北方人南迁并定居于此。南朝小琪永明四年(486),桐庐县唐玉芝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钱塘县时,“被刘仆镇压,烧死郭毅”。刘仆位于凤凰山脚下的钱塘江畔,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渡口。说明钱塘县城以南的大片区域已经被开发。唐玉芝在钱塘郡首府称帝,“以新城为天子宫,以郡为子宫”。当时的钱塘县有一座城寨,在杭州西北的中山北路和环城西路之间。虽然范围相对狭窄,但它已经形成。后来梁太清三年(549),钱塘县改临江县,陈石改钱塘县为钱塘郡,上升为县级。

二、隋唐时期的杭州

1.隋代的杭州城和余杭县

隋朝初期,周存县被废弃,开九年(589年)建陈平。钱塘县改州时,迁至余杭县。因其名杭州,杭州之名始见于此,钱塘县成为杭州的下属县。次年(590),迁钱塘城。十一年(591),隋文帝派苏阳平息杨宝应在杭叛乱后,“迁刘仆西,依山城而建”(5),即从凤凰山东麓向北。其范围约为东至堰桥河西(今中山路),西至西湖东岸(今湖滨路、南山路),北至钱塘门(今六公园附近)。城墙南北狭长,“三十六里九十步一周”(6)。当时鉴于吴山逼死临江,

部落虎城外又隔着山①,所以武山一带的东墙是向内凹的弧形。

苏阳在刘仆建州城后,钱塘成为当地交通至关重要的大县,并上升为州府所在地,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州城。

杨迪登基后,改州为县。大业三年(607),杭州改为余杭县,钱塘成为余杭县的一个郡。杨迪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体系,杭州成为江南运河的终点和东南交通的枢纽,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所谓“川泽沃焉,以海陆之慈悲,珍奇异聚,故商贾云集”(2),为日后杭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唐代杭州六井的发掘与西湖的整治。

贞观初(627),杭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改为江南东道。肃宗时期(756-762),在杭州设江东守使。唐朝末年,昭宗年间(888-904),杭州升为都督。

唐代的杭州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开始繁荣起来。唐朝政府非常重视杭州的水利建设。玄宗开元元年(713),海堤在海盐重修62公里,以抵御海潮对杭城的冲击。宗(762-779)年间,杭州刺史李泌为了解决杭州不宜饮用的问题,挖了六口井:郭襄井(今解放路敬亭桥西,后因李泌升任宰相而称郭襄井)、西京井(今延安路以南)、金牛井(今)。这六口井都不是通过地面打出来的,而是通过“开阴窦”的方法,即在涌金门和钱塘门之间,沿湖设置水闸,在地面挖一条沟,用竹管把湖水引到井里。所谓“井”,就是地下的蓄水池,体积很大。因为井水来自西湖,而西湖的水源来自山泉,水质很好,从而保证了城市居民的饮水需求。从此“民以食为天,精一日富”。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任杭刺史时,疏浚了李泌修建的六口井,并在钱塘门外(今少年宫周围)韩石桥附近修筑湖堤,增加西湖蓄水,进一步保证六口井的水源。

六口井的修建和西湖的整治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杭州经济蓬勃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据《临安主道志》记载,“自陈设钱塘郡,隋废郡属杭州,有一万五千三百八十户;唐代有35771户,153729人。在开原,有86,258户。100多年间,户口增加了近5倍。当时城北的武林门地区因为大运河的通航,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城市东南部的江干地区已成为海外贸易的码头。河里有很多船,市区有很多商店。所谓“二十里三万间”,成为东南大都市。到宪宗时(806-820),杭州已经是“十万户五十税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200万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