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的长城路

从65438年到0950年,27岁的罗完成了对古建筑的研究,被调到文化部文物局,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他亲自走访了中国99个国家文化名城。65438年至0985年,罗、郑、单士元起草了文本,参与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受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1948,林对罗说:“因为我离得近,我觉得我总有时间去游览长城,但我把它搁置了。现在该去看看了。”5438年6月+10月的一个秋日,罗带着相机,搭便车到了南口,徒步爬上了八达岭长城,拍下了他的第一张照。

那天阳光明媚,照片里留下的是白色的长城和它投在山坡上的黑色影子。罗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已经是断壁残垣,到处散落着方砖,四周是杂草和落叶。65438年至095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出了开发长城并向世界开放的建议。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把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罗,修长城的第一站就是八达岭。

罗先乘火车到达八达岭车站,然后骑着毛驴上山视察。后来他回忆说:“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已经很晚了。八达岭当时一片荒凉,夕阳照在山上长城的残垣上。我记得守卫边境的士兵就在这里,长城一定非常雄伟。”

罗第二次去看倒塌的砖墙,那是破败而荒凉的。然而,当他想到要承担修复长城的任务时,他更加激动,并写下了一首诗:“断壁残垣中古遗址残,夕阳如火照燕山。今赐刀,以还龙旧貌。”

为了检查方便,罗和他的同事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商店里,每天骑着毛驴去八达岭。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他拿出八达岭长城维修方案,请梁思成审阅。梁思成给他三个建议:照原样修;保古义,避现代化;绿化是要做的,但是长城边上不要种高大的树木,否则不利于保护长城,影响观赏效果。罗遗憾的是,有梁思成签名的图纸不见了。

古建筑修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用原材料修复,这在长城修复中尤为困难。罗和建筑工人不得不去山沟里收集掉落的青砖,并从沙子里挖砖。

1953年,八达岭长城修复,并于当年国庆节对外开放。随后,罗参与了山海关和嘉峪关长城的维修工作。2003年6月23日,以罗为组长,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为副组长的文化调查团,从西部玉门关出发,沿着丝绸之路走了近一个月,艰难地找到了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址,并经过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这个消息一度引起轰动。

罗参观的长城是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修建的,当时匈奴已不再对汉朝构成威胁。因此,罗认为修建长城的目的不是为了抵御匈奴人的入侵,而是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往来于东西方的商队可以在烽火台休息,补充淡水和食物,代替骆驼或马匹;两座塔之间的距离正好相当于当时一天的距离。长城保护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长城建在玉门关以西,是为了满足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需要。

罗经过调查发现,外国人用比例尺从地图上测量长城的长度,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长城不是直线,也不是横线,也不是只有一条,而是曲折的,有上有下,由许多道路组成;虽然中国历史文献中的记录是可信的,但它们没有考虑到长城的两倍、三倍和多倍长度。很多人认为每个朝代的长城都是在一条线上修建或重修的,但这并不符合现实。比如秦汉明长城,不是在一个起点,也不是在一个终点,而是相隔几百里甚至几千里。解放后,首都北京面临着大规模的重建。当时讨论的是拆还是留老城墙。罗的老师梁思成先生坚决反对拆北京城墙。在北京城墙被拆除之前,罗对北京城墙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测和测绘。他一步一步地勘察,拍了许多照片。不幸的是,这些珍贵的资料都在“文革”中被烧毁了。1953年,在极端“左”思潮的影响下,有人主张北京的古建筑要一扫而光,道路要直,行车要畅通,反映北京古街景的牌楼正在被拆除。终于轮到团城了。

当时,罗的文物局正好在团城工作,负责保护文物。于是,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指示下,罗写了一篇关于团城的文章,并配以大量图片发表。为了保住团城,罗数次与梁思成商议,梁思成同样忧心忡忡。他甚至把苏联专家搬出去想办法。最后,罗起草了一份报告,梁思成见到了陈总理,终于保住了团城。

在梁思成等学术大师的榜样下,罗自创办学会以来,养成了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在他看来,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像一个失去记忆的人。他殷切希望后人学者能接过手中的尺子和铅笔,保护好祖国深厚的古建筑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