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黑木耳属于哪里?
扎兰屯黑木耳生产历史悠久。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以来,它一直是当地客人不可或缺的美味,被称为“素食中的肉”。扎兰屯黑木耳是用生长多年的柞木段或柞木锯末通过人工栽培的方法生产的。外在感官特征如下:通体黑色,形似人耳,耳巨大,耳肉多,口感酥脆,体态莲花,并含有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戈笛洛克斯称赞扎兰屯黑木耳是最好的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的菌类。扎兰屯黑木耳是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1)土壤地貌:扎兰屯行政区划面积16900平方公里,背靠大兴安岭,面向松嫩平原。地貌总体呈现“七林二草一田地”的格局,森林覆盖率达67.78%,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土壤类型为黑土和草甸土,土壤pH值在4.3-7.9之间,平均有机质含量为6.11%。属于大兴安岭西部草原区向岭东松辽平原农业区的过渡地带,低山、高丘、沟谷相间分布,土壤肥沃,好耕。
(2)水文情况:境内水资源丰富。降水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且丰富集中,年降水量460-580毫米。有12个源头,3个大型运河,2个小型水库,5个池塘和水坝,300多个运河系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过境水利用相对较少,水资源相对丰富。地下水基流4.43亿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的23.7%,可开采量1.1.1亿立方米,占地下水基流的25%,水质保持良好。
(3)气候:扎兰屯属于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并举。年日照时数2619小时,平均有效积温≥10℃2515℃,年降雨量450-550mm,年无霜期110-130天。对优质黑木耳的栽培极为有利。
(4)人文历史:1901年中东铁路在扎兰屯地区建成通车后,扎兰屯地区人口越来越多,农业、工业、商业开始出现迹象,扎兰屯黑木耳也走出了大山。扎兰屯市人工栽培食用菌始于黑木耳,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试验和典型示范阶段。上世纪80年代,扎兰屯市西南部的乡镇普遍种植黑木耳。1989是扎兰屯黑木耳种植的旺年,共产黑木耳约3000万段。扎兰屯黑木耳自1980以来一直是出口前苏联等国的主要农产品。扎兰屯市是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的主产区,年产量70多万公斤,种植黑木耳的有8385户。到2007年,全市共有黑木耳种植户15675户,年产量700多吨。2008年5月,扎兰屯市奥林山珍食品有限公司1万斤黑木耳种植加工项目在成吉思汗镇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扎兰屯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体系的重要举措。扎兰屯市黑木耳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十分可观。
地域范围
扎兰屯黑木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呼伦贝尔市南端大兴安岭东麓。东邻阿荣旗,南接黑龙江省甘南、龙江县、扎赉特旗,西接兴安盟,北接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市向东开放的窗口。欧亚大陆桥滨州铁路贯穿全境,内蒙古阿荣旗至广西北海省级大通道与国道301、111在此交汇。扎兰屯黑木耳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东经120 06 '-122 19 ',北纬47° 50 '-48° 02 '。包括南木鄂伦春族乡、哈拉苏办事处、卧牛河镇、萨马街鄂温克族乡、蘑菇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季拉湖办事处、瓦地镇、浩饶山镇、柴河办事处,及其71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60万公顷,年产量7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