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书院唐代碑及其故事
这块石碑建于唐代天宝年间。李是唐代著名的汉奸,为了讨好和奉承皇帝,下令建立这个巨大的石碑。
石碑高九米多,宽两米多,厚一米多,整体重量八十多吨。仅石碑帽就重达11吨。
有一年,唐玄宗李隆基病重。那时候的松阳书院还不是书院,而是一个叫松阳观的道观。孙太冲,一个能看病能炼丹的道士,为唐玄宗李隆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他整天炼丹九轮,但后来他真的用一些不为人知的方法治好了李隆基的病。
当时的宰相是李,是后世著名的汉奸。他是唐玄宗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19年。
当时李大权独揽,嫉贤妒能,一言堂。建议重用胡人将领,阻止镇守边关的帅帅入朝为官。李的奸诈之言,给国法带来了灾难,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为了讨好皇帝,李拟出了《孙道师炼丹救星》的碑文,然后又请了,说是要为一座巨型纪念碑限期为皇帝祈福。
唐代碑刻完成后,其基座安放牢固,碑身稳固,但巨大的碑帽让工匠们感到棘手。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家伙放在纪念碑顶上呢?
如果朝廷和宰相规定的时间到了,石碑还没有立起来,这些工匠和民工就面临着被斩首的灾难。
就在工匠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来到工地,告诉工匠们,他想找份工作,讨要食物和水。
工匠们看到他破败的样子变得怒不可遏:如果我们不能迅速竖起这块石碑,到时候我们就会被砍头,没有水给你喝,也没有食物给你吃。走吧,走吧,别呆在这里让事情变得更糟。
老人捋着白胡子说,我已经老得可以埋脖子了,我还想活下去。没那么容易死。
说完,老人离开了,突然消失了。
工匠们面面相觑,土都埋到脖子了?这真是个好主意!
于是受到老人“用土埋脖子”启发的工匠们,用黄土在碑周围垫了一个土坡,如期将大唐碑的碑帽牢牢地放在了碑顶。
传说中的白发老人是工匠之祖鲁班的化身。
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大唐碑至今保存完好。但由于碑文的书写者是一个被人唾骂的汉奸,虽然碑文的书写者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徐浩,但他还是摆脱不了被人唾骂几千年的命运。
在唐代碑的两侧和背面,有几代人抨击和辱骂李的诗文。虽然碑文已经流传很久了,但几千年来人们从未停止对这个叛徒的唾骂和憎恨。
唐代碑帽在明代遭雷击严重,受损部分约为整个碑帽的1/4。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修复后的样子。除帽外,整个大唐碑体、额、基座保存完好,至今花纹清晰美观。
这块集书法、雕塑、造型于一体的精美唐碑,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现代人面前。
它不仅是国宝,也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后人行为端正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