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当地历史和当代文化建设,谈谈如何加强温州当地文化建设。

广大农村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规模最大,分布最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从传统思维定势和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把握影响农村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趋势

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市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村文化建设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A)提高对农村文化的认识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对文化渴望的机遇,更好地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实效。无论是在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还是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包括农民的自觉参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在领导方面,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机制,出台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制定了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市县两级专门派出了农村文化建设指导员。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新村办已联合发文,对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出部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结合实际,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意见》,积极申报特色文化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针对性强的措施,精心组织贴近农村生活的农民艺术节,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投入方面,近两年仅文化部门就争取了近17万元,市投入近5000万元架设了市到县(市)1100公里光缆干线网,投入800多万元装备了500多条健身路径,加上市、县两级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这样,在管理上,逐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净化农村文化发展环境。按照繁荣与管理并举的要求,文化部门将严格审核资质,统一办证,在管理上引导和支持剧团发展;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演出许可演出,合法经营;公安部门加强对演出内容和演出场所治安的监管,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场所,杜绝各种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艺演出,营造支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确保先进文化用于占领农村思想阵地。这充分体现了农村文化意识的逐步增强。

(一)农村文化建设基础不够牢固。

一是思想基础不够扎实。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实实在在的,短时间内就能出效益,马上就能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半会儿效果不好,一时半会儿政绩就很难体现出来。因此,一些领导对文化建设只是嘴上说说,心里和行动上都不重视。一些村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我觉得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没必要浪费钱不吃力不讨好。

二是组织基础不够扎实。一方面,乡镇文化工作者队伍不够强大。这支文化工作者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很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职责不够明确,乡镇文化工作者多从事其他工作,且以兼职为主,少有精力从事文化工作,存在文化干部不姓“文”的现象;再加上村级缺乏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立足。

第三,群众基础不够扎实。人民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主体。由于我市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没有机会接受再教育,虽然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人口的素质培训,但由于精力和资金的限制,较有影响力的文化、科技、卫生、体育下乡活动也十分有限,针对农民的各类培训也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农民素质没有快速提高,对先进文化和健康文化的接受受到很大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庸俗的。

(二)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不够有力。

一是经济支撑不够有力。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经济支撑,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由于经济不发达,县乡政府财力有限,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不够,也存在各级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文化建设的投入很难谈得上;此外,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仍然缺乏,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参与和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并不浓厚。

第二,载波设置不够近。包括载体在形式上设置在离群众一定距离的地方。乡镇文化站作为繁荣和弘扬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多设在乡镇机关,功能难以发挥。各种送文化下乡大多局限在乡政府所在地,很少直接在村里开展活动,很难体现文化群众的参与性。载体的内容很难与人民群众产生* * *关系。目前活跃在农村的文艺团体缺乏长远规划和高素质人才,内容缺乏创新,缺乏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新思路,难以与群众产生* * *声,导致生存危机。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不够优化

第一,政策不够。文化建设需要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目前,除了《文物法》和几个有限的法规外,关于文化建设的立法和政策规定很少,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比如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政策没有明确规定,难以保证有效投入。

二是氛围不够浓厚。首先,政府对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高于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没有城市文化建设的氛围浓厚。其次,农村文化发展普及不旺,因为我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以青壮年为主,大多留守家中,老弱妇孺,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普及性。第三,民间剧团不多,现状不容乐观,专业队伍的缺乏必然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

面对农村文化的现状,当前,我市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至少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发展农村文化。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这期间不仅表现在物质的丰富,还要求社会进步,包括文化的发展。在更深层次上,这种转变首先从观念和精神上开始,然后表现在物质和行为上。农村原有文化资源匮乏,尤其是农村基本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长期较差,补齐这一不足尤为迫切。许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逐渐消失,但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还不成熟,农村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二,新时期农村社会价值观的重建迫切要求发展农村文化。这种新型的农村社会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农民群众的道德价值观,体现了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文明程度和进步程度。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这种新农村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只有形成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才能引导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育。因此,构建既能体现农民价值追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人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价值体系,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三,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发展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新农村要想永葆活力,就必须有新农村文化的支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思想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和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健康科学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这是农村发展的根本方针。

三,农村文化的未来发展思路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村、农业、农民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先进文化牢牢扎根农村,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推进我市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任重道远。

(一)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各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做好农村文化建设规划,使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优先支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文化项目,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更好地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向公众特别是农民免费或优惠开放。

2.继续深入实施“百县千村宣传文化工程”、“知识工程”、“蒲公英计划”;进行农村电影的数字化改革;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强* * *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做好* * *工程的支持和指导工作。2007年,要实现县有资源,县享网点的目标。

3.继续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创造“百千万”文化工程成果。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加大县(市、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在瑞金、新丰建设建筑面积不低于2500平方米的图书馆,新建、扩建兴国、瑞金博物馆(纪念馆)等项目。同时,继续开展全省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加大对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资金使用和活动的监管力度,组织好全市农民艺术节和“赣州市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成果图片展”。

4、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认真规划建设魏镇文化示范点。2007年,全市35%的乡镇文化站达到省级标准,其中一级站10个;每个乡镇都有剧场或室外演出场地;逐步实现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特色文化村”,全市60%的行政村拥有两室一柱(图书馆、文化活动室、宣传栏),并能正常开展活动;每个自然村至少有1户符合标准的农村文化中心户。

5、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和兴办公益文化事业。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创新机制,以乡镇为重点,抓住村庄这个关键,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农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抓住农民这个细胞,鼓励群众编辑、写作、表演、唱歌、自拍、画画,培养数百名群众作家和农村文艺明星,努力从家到人;培育和支持各类群众性文艺协会,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

(二)建设和谐的农村文化

1,大力繁荣文艺创作,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加大农村题材重点课题资助力度,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原则,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民文艺作品。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文化工作,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价值取向,加强文艺创作,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认知、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继续组织人员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编写农村文化活动节目、优秀剧目和电影目录,供全市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交流学习。

2.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新农村文化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根据农村文化市场的季节性、节日性、地域性和流动性特点,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的管理。针对“文化垃圾”向农村蔓延,腐朽文化滞后正在毒害农民的情况,要严格审查资质,统一办证,加强演出内容和场所的监管,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场所,杜绝各种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艺演出,营造支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确保先进文化用于占领农村思想阵地。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把送文化下乡、送戏曲下乡、送图书下乡与专业文化工作者协助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经常性的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农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1.进一步完善古村落保护和申报工作。在新农村建设和村镇规划建设中,进一步挖掘古村落文化内涵,积极组织推荐申报文物保护名录和历史文化名村。赣南是客家人的摇篮和聚居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古村落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很少。切实做好古村落文物保护工作,鼓励县(市、区)采取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对古村落濒临倒塌的文物古建筑进行抢救维修。积极制定古村落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狠抓农村濒危古建筑、古民居的抢救维修,每年重点安排2-3个重大文物维修项目。

2、继续做好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在研究和保护的基础上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满足农民受众的审美需求,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时,要积极发掘现有的、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不断梳理民间艺术,培养民间文艺队伍,创新活动方式,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节庆日、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形式,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客家民俗展示、民间绝技表演、美术、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让农民朋友在“农民演戏”、“农民戏剧”的过程中活跃起来,陶冶情操,传承保护当地民俗文化。

同时,对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创作、声腔、曲牌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加工整理;努力培养新锐艺术家和顶尖人才,深入开展采茶戏理论研究。积极抢救和整理赣南民歌。编辑出版《赣南民歌集》,将所有原创民乐盒和素材录制成光盘。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启动推广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宋城文化等地方文化的研究工作,完成非物质文化资源普查、备案和项目申报工作。创建2个“江西省民间艺术之乡”、1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6个特色文化村,创建文化先进县。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有计划地抢救保护一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建筑和红军标语、漫画等文物。高度重视革命历史文物的收集整理和重点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抓紧实施苏区标语、漫画等珍贵革命历史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做好红军标语、漫画的保护和资料整理工作,完成赣南苏区红军标语、漫画遴选工作。“十一五”期间,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遗址30处,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名录100处。

(四)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加强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通过组织批量生产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如根雕、奇石、灯笼、笼灯、字画、剪纸、纸扎等。,推出更多根雕、奇石、纸扎、竹编、砚等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客家民俗”、“红绿古道”、“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带动农村繁荣,增加经济收入。积极推动特色文化产品、乡村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优化升级。积极拓展演艺市场,增加经济效益。逐步把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真正把农村文化融入农村经济发展,给农民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实惠。

(5)加强人才培养。

积极扶持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将文化建设与农民经济收入挂钩,不仅是劳动产业,更多的是科技文化。当前,尽快改善农村文化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逐步配备和配备强队伍,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抓得住、做得好、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