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详情(历史,现状,人文地理,经济展望…)?

我来自莆田。我告诉你我所知道的。

莆田,历史上称为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1983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级市,市内设仙游县、鲤城、程响、涵江、秀屿四区。全市土地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2万,常年在外经商的有50多万人;旅居海外的莆田人才众多,全国各地高职称专业人才50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海外侨胞约70万人,港澳台同胞近20万人,归侨侨眷30万人。它是中国重要的侨乡之一。

莆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四季瓜果飘香。这里有山海,有美景,有壮观的山川,有马平川的一片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湾,有春天的九鲤,有下湄洲,有秋白塘,有李湘的神韵,有湖山的阴雨,有兰溪的流水,有蔡溪、麦斜、永兴三大名岩的风光,有广化寺的千年钟,有南少林的武术渊源。当年文坛泰斗郭沫若先生到莆田考察,由衷赞叹:江南风光好,水乡鱼米也好。

独特的人文地理形成了莆田的诸多优势和特色。区位优势明显,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接省会福州,南接泉州,紧邻厦门,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有湄洲湾、兴化湾和万平。湄洲湾是天然深水良港,是“中国少有,世界少有”。水深宽阔,风平浪静,不冻不淤,65438+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个以上,具有建设大型港口的优势。妈祖文化是独特的。湄洲岛是国家旅游胜地,是举世公认的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岛上的妈祖庙被称为东方的“麦加”。它一直以独特的信仰捆绑着两岸同胞,是大陆与台湾省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莆田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市20年间,全市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5.4倍。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建设了一大批水利、电力、通信、路网等项目,开通了高速公路,开通了国家一类对外口岸湄洲湾秀屿港,建成了以湄洲湾热电厂、福建LNG项目秀屿接收站、燃气电厂、福建抽水蓄能电站、日南石城风电场为代表的能源供应中心雏形。今明两年将开工福厦铁路莆田段、仙游金钟水利枢纽、湄洲湾多用途码头等95个总投资超过6543.8+0.8亿元的重大项目。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田径之乡、篮球之乡、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等荣誉称号。

气候特征

莆田市位于北回归线北缘,东临海洋,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是这个城市气候的一大特点。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是该市气候的另一大特点。季风明显,沿海风强,这也是该市气候的一个特点。主要风向是东北风和西南风。

专业资源

莆田地理环境优越,特产资源丰富,“四大名果”、兴化米粉、松花蛋、风味名菜等构成了莆田独特的特产资源。

四大名果指的是桂圆、荔枝、枇杷、蜜柚。龙眼学名桂圆,品种很多,尤其是“水南”。其果肉洁白如冰,清纯甘甜不酸,是“果中之王”。“白核龙眼”又名“无核龙眼”,因其色泽乳白,质地柔软,鲜甜可口,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品种。除了鲜食,桂圆还可以烤成“桂圆干”,成为滋补佳品。明代宋觉曾有诗赞桂圆:“外披金彩,中披白玉皮。所有的墙都被打破了,每个夜晚都是珍珠”。兴化荔枝曾经是贡品,闻名全国。其中,“陈子”荔枝果皮亮紫色,肉浅黄色,口感脆嫩多汁,焦坑(小坑)率达95%,是荔枝品种中的佳品。荔枝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烤成干荔枝整体,至今仍很美味,远销海内外。兴化枇杷与中国江浙等地出产的枇杷齐名。枇杷有50多个品种、品系和单株,特别是长泰镇的“解放钟”。其果实因古钟而得名,皮黄心红,果肉脆,汁甜。还有“白梨”枇杷,皮薄白,肉嫩,入口化而无渣,味甜,也是枇杷中的精品。蜜柚,又名“文旦柚”,产于仙游县杜威镇。这个柚子是经过150多年精心培育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旺盛、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每年中秋节后成熟。一般单果重500g-1500g左右,果肉细嫩无籽,香甜适口,又称无籽蜜柚,1983年被认定为省优品种之一。兴化米线自北宋以来就是莆田的著名特产,在全国享有盛誉。兴化米粉由特种大米精制而成,有银丝米粉、方便米粉、精米粉、粗米粉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薄如丝,白如银,富有韧性,品质优良,味道鲜美,可煮、可炒、可炸,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本品耐储存,携带方便,是馈赠亲友、招待客人的珍品。它在国内外都很畅销。“白鹭”牌兴化银丝米粉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奖”。

仙游县大集的松花皮蛋最好吃。它们具有弹性好、松花多、香味浓、色泽滑、含铅量低、无苦味、无辣味等特点,具有降血压、促进消化的作用。大吉松花皮蛋质量上乘,好蛋率达99.4%。被评为全国第一,荣获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铜奖,还被评为出口创汇优秀产品,在香港、美国等海外市场享有盛誉。

地方特色

莆田著名的风味菜肴传承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品种繁多。主要有著名的炒米粉、“荔枝肉”、炖豆腐、鱼跃豆腐、羊肉干(红烧)、蛋白扁食等。这些名菜质量上乘,色、香、味、形、器俱佳,尤其是在“味”上,所以有“一菜一式,各种菜都好吃”的说法。很多名菜的特点是味浓、味广、味浓、味浓,还擅长鲜、雅、微甜。各种菜品也讲究题目、内容、寓意。每一道名菜都有吉祥的寓意或精彩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在烹饪技术上,煎、蒸、烧、卤、炸等技艺精湛,独具特色。各种巧夺天工的菜肴和什锦菜肴别出心裁,运用叠、放、刻、雕、塑等艺术手法,用食物的自然色彩加以美化。各种图案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趣味性十足,深受各国食客喜爱。近年来,为了纪念海神妈祖的奇迹,莆田烹饪技师王文基根据古代生活习惯和妈祖传说,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制作了十二道“妈祖宴菜”,香味极佳,口感好,造型好,具有宫廷美食的神秘色彩,于65438年至0987年妈祖升天一千周年活动上正式命名并开业,在国内外广受好评。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概述

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迷人的人文景观。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曾吟诗一首:“一个有灵的公主和一个女人,她的花瓣是从梅州来的芬芳”。湄洲岛是众所周知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亿妈祖信众的圣地,被誉为“东方麦加”。妈祖林默娘生于宋剑龙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卒于宋永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九日。她从未结婚。在她去世之前,她聪明,勤奋,在医疗技能,气象和航海方面知识渊博。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为她的邻居和过去的海上商人和渔民做了许多好事。后人景仰她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梅雨山上为她建了祠庙,这就是妈祖信仰的由来。站在湄洲祖庙顶上的妈祖祖庙,在秀丽的群峰、奇石、幽静的山林映衬下,气势磅礴。巍峨的妈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永恒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征。妈祖精神古今无处不在。妈祖信仰在台湾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台湾省有65,438+0,500多座妈祖庙,信众超过65,438+0,600万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湄洲岛每年接待海内外香客多达百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近65438+万人。这里是中国大陆吸引台胞最密集的地方,尤其是每年妈祖诞辰和妈祖升天节期间,朝圣旅游活动空前,俗话说“宋代昆凌播,梅州圣地显;至今海满香。”

梅州妈祖文化旅游节

6月,1988,湄洲岛成为福建省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4月,设立台湾同胞专用签证,同年10月,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此,台湾同胞朝圣之旅络绎不绝,旅游度假方兴未艾。十年来,湄洲岛的开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建成妈祖庙、峨嵋山、金沙滩、莲池滩、日文石场等景区,环岛公路、轮渡码头、赴台3000吨客运码头、跨海供电、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50余处,可提供1600余张接待床位的星级宾馆、酒店、商场等。风景秀丽,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绿色百强县、福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省环境优美十佳县。这里的民风淳朴,好客。可以打扮成妈祖妆,吃妈祖宴,品妈祖圣水。可以看日出,看渔舟唱晚,祈祷一帆风顺。这里盛产海鲜,可以享受海边垂钓、海鲜美食、海边度假的乐趣。

新世纪的妈祖故乡湄洲岛,是海峡西岸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