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历史悠久的宅第

东汉班超为维护西域政治稳定、交通畅通和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儿子班庸生长在西域,也是东汉时期西域著名的活动家。公元123年,班雍成为西域长史。首先,他带领500名士兵驻扎在刘忠诚(今吐鲁番)。第二年,班勇带领士卒进驻楼兰。

在楼兰古城发现的大量魏晋时期的汉简和汉文文献中,最早的年号是公元252年,即三国时期魏少帝曹方家平四年。属于曹魏时期的木简,分别于靖远四年、五年和仙熙二年、三年、五年(相当于公元263年-268年)归还给魏元帝曹焕。西晋(相当于公元266-270年)木简有二年、四年、五年、六年。最晚是在建兴十八年(公元330年),另外是在魏太帝拓跋焘时期。可以确认,魏晋时期仍有西域长史,负责这一地区的行政和军事事务,楼兰城是西域长史办公室所在地。

西域都护府是魏晋时期西域的前哨。西域都督府的规模可能在郡县之间,同时具有军营的特征。出土木简记载的下属官员有:长史、主簿、功勋史、军功史;还有余安、曹操、龚曹、梁健和建仓。甲曹,水曹,帐下将军,五百,下马,引,灭功等以上一些官职都是专事垦荒的官员。

历史悠久的西域在行政上隶属于凉州刺史节。但因为凉州府(武威)离楼兰很远,实际上是直接归敦煌郡管辖。在前凉时期,历史悠久的西域被划为沙洲,成为内地行政组织的一部分。

西域都督府有完整的行政机构,其办公室在楼兰城中占据中心地位,规模庞大。西域历史悠久,控制了楼兰城和楼兰地区居民的户籍,设置了司法监狱,建立了邮政网络。社会生活带有明显的汉族色彩。

西域都督府下有一支军队,除了耕田,还负责维持社会秩序。总之,历史悠久的西域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能十分完备,它们对这一地区进行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魏晋时期,楼兰的垦荒规模很大。士卒开垦荒地,修筑运河堤坝,种植各种农作物,使楼兰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引水灌溉是干旱地区维持农业生产的命脉,士兵往往被用来保卫堤防。在楼兰城外,考古学家在楼兰古城外发现了人工渠道的痕迹,并在城外密集的丫蛋地形中发现了古代农田和灌溉渠。只是星星变了,昔日的田野和绿洲完全变成了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