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开放时间?
响堂山石窟简介;
北朝晚期至明代的中国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中段南端和西麓,分别称为南响堂山石窟和北响堂山石窟,相距7.5公里。始刻于北朝晚期,隋、唐、明三代相继修建。有17个石窟,450多个龛,4300多个大小不一的塑像。石窟早已破损,很多雕像都掉了头,有的还流落国外。1935年,北平研究院考古组、中国建筑学会刘敦桢和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水野清一世、常广民雄先后进行了调查,分别出版了《响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录》、《河北古建筑调查日记》和《响堂山石窟》。1957期间,北京大学考古实践队进行了调查测量。鼓山地区是北齐佛教胜地,唐山石窟与北齐皇室关系密切,是北朝晚期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朝晚期响堂山有11个洞穴,其中南响堂7个,北响堂4个。北齐时期有许多仿木石窟,包括南香堂的3号和7号窟,北香堂的2号和3号窟。石窟前四柱三开间以上,有大型盖碗、芭蕉叶、刹杆、焰球,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塔形石窟。洞门两侧雕有八角莲花柱,洞门额头饰有精致的佛塔和飞天,洞门侧壁轻刻有肥美的金银花图案,因此整个外观装饰豪华。雕刻在南香堂第二窟游廊的额部,是石窟建筑的唯一实例,是研究北朝建筑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的佛教雕塑艺术,是短暂的北齐留下的最大的艺术宝库。近年来,学术界将响堂山的雕塑艺术誉为“北齐造像典范”。综上所述,我们从洞穴造型、雕塑风格、雕刻技法等方面将北香堂的北齐风格总结如下:
1、洞穴形态响堂山北齐洞穴可分为以下类型:
中央有方柱的塔寺洞:有南香堂第一、二洞,北香堂第四、九洞(以下简称南一、南二、北四、北九洞等。).洞呈方形,平顶,中央有方柱,三面或一面(北四、南二)有龛,后墙上部与洞后山体相连。洞内四壁均有雕花龛,前壁正中有洞门,门上有第二扇明窗。大型的娘娘佛像(北六)或阿弥陀佛净土变(南一、南二)都是场面宏大,场面壮观。
中央方塔寺直接继承了云冈中央塔洞的形式,但将云冈“三层或五层亭阁——檐形中央塔,两侧各有一个壁龛”的复杂繁琐形式,改为“三面(或一面)各有一个壁龛”的简洁明快大方形式,从而反映了北朝中央柱洞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
三壁三龛:南有三窟,北有五、七、三窟。石窟分为前廊和后室(南七间和北三间)三室四柱,明室中间有石窟门,二室有大龛,龛内雕有山力士雕像,明室上部有印度拱门,二室前额有三升拱门。洞檐雕有滴水、圆椽、管瓦等。仿木结构的形式。瓦脊上有八层凹凸不平的底座,上面浮雕着大山花芭蕉叶盖住洞顶,托着芭蕉叶盖住碗丘,碗丘上雕刻着象征佛塔的双层火焰圆球。洞穴平面呈方形,顶部为穹顶,前、左、右壁分别有帘形龛。龛内雕有三尊(南五)、五尊(南七)、七尊(北三)。洞顶浮雕莲藻井和飞天歌妓乐,地面浮雕大荷花。莲花中间,博山炉(南五)门两侧雕有大卷草和朱利安图案。
这个洞穴的形状基本上遵循北魏晚期产生的三壁三龛洞穴(如龙门的石窟寺和巍子洞)的形式。
四壁石窟有两种:方形平顶(南四壁)和方形平顶(南六壁)。这个石窟的主要特点是四壁有圆形祭坛,祭坛上雕刻有雕像。前、左、右四壁为五体或七体组合,前壁洞门两侧祭坛上雕有力士雕像。
在过去的研究中,这种洞穴形状也被归类为一种三壁三龛的洞穴,这是北朝石窟中的一种新风格。龙门石窟是隋唐以后才出现的。
2.造像风格从东魏武定末年到北齐以后的高纬度时期,虽然时间短(20年左右),佛教变化不大,但毕竟属于改朝换代阶段。统治阶级为了表现自己,不得不在各方面改变上一代的遗产,对佛教造像进行反思也不例外。响堂山作为北齐皇室挖掘的大洞,更体现了这一点。如响堂山最早发掘的北响堂第九窟(大佛窟),从《子同治鉴》的记载中可以得知(东魏武定五年,有石窟和佛寺“塞之”),石窟开凿时间为东魏武定(547年)以前,但在风格上与同时期(或稍早)的许多造像有较大差异。远远的就能看出它和距离只有90公里的安阳蓝峰山东魏武定挖的大柳圣窟的异同。(见《中国美术全集》第十三卷)。高北洞被挖作陵墓时,高父子实际上掌握着东魏政权。从这一点来说,恰恰反映了高篡权改朝换代的野心。(三年内,东魏被北齐取代)
这一时期的佛像厚实结实,表现了北齐民族的力量和豪气,面部略显丰满,高鼻长眼。以打结或半打结的方式坐在莲花座上,衣服的花纹稀疏地以不规则的步伐铺满全身,佛衣的下摆铺在座面上。
菩萨的主要风格表现在其浑圆敦实的身材上,其造型给人以沉重的感觉。比如南香堂第七窟的菩萨,圆脸,身材健硕饱满,腹部略鼓,服饰花纹华丽,上面是丝绸,上面是大裙子,裙子合体,做成水的样式,头上戴皇冠,垂到手肘。此外,北香堂第九窟左龛和南香堂第一窟的菩萨充分表现出扭臀鼓肚的特点,重心落在一只脚上,尤其是前者(北香堂第九窟左龛),不能不承认是隋唐之首。
据说弟子脸型与菩萨相同,身材浑圆,衣着朴素明亮,下半身与菩萨相似,有“曹衣出水”之风。身体略长,比例略短。
3、雕刻技法响堂山北齐雕塑的雕刻技法,一方面继承了北魏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创造了新花样。北魏造像多以直刀制作,服饰线条呈阶梯状,给人一种古朴、粗犷、生硬的感觉。响堂山在吸收这一技法的同时,采用了圆刀法进行混合处理,特别是在服装图案的转折处,使造像的服饰趋于圆润,富有真实感,而圆刀法更多地用在造像的身体上(如北九南的左菩萨,赤足、弯腰、袒胸、鼓腹),结实易雕。
此外,响堂山还有外物形象的浮雕形式。这种形式的代表是在北香堂第九窟,它环绕着洞脚。雕刻主题都是施主和博山炉。物象没有雕刻,其细节要画出来。此外,洞前壁两侧的“帝王礼佛图”也采用此法。石窟雕刻和壁画的结合也成为了响堂山的一种风格。物像外的浮雕形式继承了汉墓的石浮雕和砖浮雕的传统,应与此窟拟为高欢陵有关。
北齐石窟呈方形,平顶,分中央塔和三壁三龛两种。中塔有南香堂1、2窟,北香堂3、6窟等。南香堂有第5、7窟,北香堂有第2窟。响堂山的塔柱只三面封顶,后面凿成低矮的隧道。三壁三龛石窟在后壁和左右壁上凿成大龛,墙脚雕有宝坛。中央塔洞以北的向塘第六窟(大佛窟)最大,雕刻最精美,宽13m,深13.3m,高11.4m(见图)。坐在中央立柱上的佛像高3.5米,是响堂山石窟中最大的雕像。石窟壁上雕刻有16塔形龛,饰以垂帘和火焰珍珠,雕刻富丽。龛内青石上坐着的坐佛,民国初年补的。
三碧三坎洞以南的向塘第七窟(千佛洞)保存完好,深5.2米,宽4.6米,高3.75米。门外两侧两龛各雕一力士,洞内三大龛各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前壁满布千佛,洞顶正中雕一大莲花,绕飞八体珍珠,为响堂山洞顶精雕。响堂山石窟的北齐造像,圆脸,身材健硕,像一个上大下小的圆柱体站立着,衣着轻盈朴素,紧贴身体。它们从北魏时期的线条形态逐渐转变为具有强烈肌理感的新风格,成为北魏与隋唐时期的过渡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石窟到宝坛、莲花、背光等细节,所有洞窟都雕刻有各种复杂多变的图案的深浅彩车,排列得当,密而不乱,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形成了响堂山北齐石窟的特色。
响堂山保留了大量的摩崖刻经,是北齐最重要的刻经场所之一。北香堂第二窟天童四年(568)至武平三年(572),金昌县创建人唐勇撰刻《维摩诘经》,弥勒佛成佛经、《满静经》、《盛□经》,并有记载刻制过程的《唐勇写经碑》,碑保存至今。
北齐以后,隋、唐、明挖了六个窑洞,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很简单。此外,还利用北齐洞内外的岩壁发掘了许多造像龛,其中隋代有近50个,最早为开四年(584),唐代约有300个,多为吴周时期。
这两个石窟都有附属建筑,北响堂石窟下的长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包括宋宝塔、景府以及宋代至民国的石碑和雕像。南香堂石窟附近有宋塔、亭、庙。1986年,南响堂石窟外檐清理完毕,第二窟外露出隋代庐山石窟纪念碑,记述了石窟创建、北周灭法等重要事件,是关于响堂山石窟历史的重要发现。
1957年,香堂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1 ~ 1982邯郸与峰峰矿区合作,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和测量,建立了资料档案,并先后对石窟的圈壁和殿宇进行了维修。1989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
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精美大方,其雕刻艺术是承前启后的。它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由大同云冈向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研究佛教、建筑、雕塑、书画的重要宝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