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市黄庙历史文化

三原县城隍庙,位于县城东大街,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修,占地面积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4466平方米。它是明代最完整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和形式体现了明代寺庙结构的特点,布局错落有致,严谨宏伟。在寺庙的前面,有一个醒目的照壁。南面有一对铸铁旗杆,高13米,重约10000公斤。木牌坊高大华丽,上面写着“灵隐寺”四个字,石狮子在下面,相对而立。门内的藻井,做工巧妙。入楼后,中间石条铺路,直通殿后正殿。东西各有回廊,回廊壁上嵌有石刻(岳飞书《前例》《后例》)。再往北,穿过木牌坊和石牌坊,前面就是邢星门,门的顶部和底部都布满了浮雕。穿过剧场,进入寺庙庭院。院子里的寺庙,四周都是弧形的房子,雕梁画栋。大雄宝殿高13米,殿前高石栏,栏下石狮,东有石碑,西有铸铁香炉。钟鼓楼位于两寺北端,其独特的形式是东鼓西钟。寝室楼是华丽独特的四合院建筑,雕花墙,与众不同。建筑物和寺庙的挑檐下有风铃;殿脊上的装饰也极为复杂,有琉璃龙凤,有亭台楼阁,有文臣武将,有怪蛇怪兽,琳琅满目,熠熠生辉。这组明代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在空间布局上,体现了“庭院有多深”的多层风格。很多院落向纵深发展,前廊后廊,左右对称,正厅朝南,主体建筑在中轴线的最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