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是什么样的?

说起包拯,可以说上至老人下至妇孺皆知。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代官员。也许大家对他的记忆来自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猫王》和金超群主演的电视剧《包青天》。当然,小说和电视剧的情节都被浪漫化和虚构了,历史才是真实的“包青天”

包拯(999-1062年7月3日),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盛五年(1027),包拯进士。厌倦了监督御史,他曾建议训练士兵,选拔将军,充实边境储备。历任三司判官,JD.COM、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他以户部三司副使的身份入朝,请求朝廷允许盐解交易购买。改变对建议庭的认识,多次谈到非法权贵。在龙图阁授学士,在河北任转运使,被转运至颍州、阳州,后被召入朝鲜。他被授予了知开封府的权利,钦差顾问的权利,三司的权利。嘉祐六年(1061),任蜀密副使。作为天章阁和龙图阁的前学士,被誉为“包”和“包”之首。嘉祐七年(1062),包拯去世,享年64岁。作为追赠,谥号称为,后被称为苏。还有代代相传的“鲍晓苏公纪念馆”。包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独立权贵,公正睿智,敢于为民申冤。所以他被称为“包青天”、“包公”,京城有“达不到联合,阎罗保老”的说法。后人视他为神,视他为魁星的转世,因其黑脸形象也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员,杰出的官方代表,他一生以生产为中心,巩固国防,任用人才,为民请命,成就斐然。包拯的名字已经成为清廉的象征。包拯性情严厉正直,痛恨小官吏自私刻薄,做到忠厚老实。虽然他非常讨厌它,但他从不忘记实践忠诚和宽恕的原则。他不随意与人交往,不以花言巧语讨好人,平时没有亲笔信,甚至断绝亲友往来。尽管他的身份高贵,但他穿的衣服、用的餐具和吃的食物都和他做普通人时一样。他曾写过一句家训:“犯了罪的孙氏安后裔,不准送回自己家里;他死后,不应该被埋在一个大棺材里。不跟从我的,就不是我的后代。把石头举起来,竖立在大殿的东墙,告知后人。" ?当时人们还称之为“浩然之气节”,“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笑着羞辱别人”。由此可见,包拯的性格近乎倔强,甚至毫无人性。但是,这恰恰是他和一些平庸官员的根本区别。?

包拯在朝廷强势,意志坚定,所以宦官受到很大的约束。听说过他的人都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的微笑比作黄河的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