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的历史演变

莆仙戏起源于南宋。清代莆田学者关在《闽中杂记》中记载:“兴化戏发源于宋,盛于明。”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1187 ~ 1269)在南宋端平年间(1234 ~ 1236)在家乡看过莆仙戏的演出,曾写过一首描写当时盛况的诗:“脱下枷锁。可以看出,大部分剧目都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并包含了一些古老而稀有的南宋元杂剧。

据1962调查,莆仙戏传统剧种有5000余种、8000余种,其中与宋元南戏有关的剧种,除王魁、蔡伯祯被称为“第一剧种”外,还有张协状元、、、刘、、王翔、、、杀狗、小孙兔、苏秦、刘知远、王师鹏、老莱子、孙潇兔等。这个剧种在全国各地早已失传,却在莆仙戏中保存了700多年。据老艺术家黄文迪(1895 ~ 1967)回忆,师傅代代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 ~ 1795),莆田“后周二班”演出此剧。因为“谢”和“QIA”在兴化方言中谐音,所以剧名也叫。后来剧本流传到清光绪年间(1875 ~ 1908)的“玉楼春班”,民国初年由“富顺班”演出。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的发展和繁荣时期。明代莆田学者路尧在《芦书·凤篇》卷八中记载了莆仙戏中使用的一种特殊乐器笛子:“以芦为芦,在蒲忠称为芦笛。可是,他们人多,我见过的不广?”演员的皇冠也很有特色:“我一样好,但当我的耳朵有两只手。”小时候在剧场看过,现在还有吉祥的含义。谢,长乐人,在《五杂记》卷十二卷四中写道:“莆田好打鼓,更好打”。

清康熙十三年(1674),办起了私塾班:“以集戏班为生”(洪《清初由溥改小乘》)。至于民间班社大学的发展,据清代陈洪《普京小荠》记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二月二十九日过春节,演员二十八班,饰春架四十八架,官民同享新春。”乾隆二十七年(1762),莆田北关外瑞云祠堂嵌有一座“至德碑”,上面列有32个戏班,比康熙三十五年(1696)多出12个,达到顶峰。

清道光年间(1821 ~ 1850),仅仙游县就有60多个戏班。当时湖南人陈生韶被任命为仙游县令。他在《问乡亲录》中记载:“乡亲喜欢在巷子里唱歌跳舞、婚丧嫁娶,也不演出剧目,但价格也低。何仪有60多个阶级,福建人称为七阶级。乐得说本地话,其他县的人一天到晚相对,不达一字。”据调查,清中叶至清末,莆田、仙游两地的戏班有150多个。他还从昆曲、益阳戏、随机戏中吸收了大量的传奇剧目,并将曲调改为歌曲,丰富了莆仙戏的传统剧目。

此外,清代的莆仙戏还出现了根据人物时事或地方故事改编的时事剧。其中,揭露仙游县指使宋乱判,漠视人命,造成冤案;有《红屋顶扫马粪》、《林则徐禁烟》、《吗啡劫》等,反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清廷一名高官被英法侵略者赶上街扫马粪。

民国时期,京剧和闽剧相继传入莆田。京剧的武打表演和侠义剧目,闽剧的机构设置和表演技法都对莆仙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背景伴奏也从原有的二胡、板胡、琵琶、三弦、扬琴、大提琴等简单乐器中吸收了一些“十音”、“八音”的乐器,使莆仙戏的音乐形式更加多样、抒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莆仙戏非常活跃。9至12 (1920 ~ 1923)“紫星楼”班首次走出国门,赴新马演出变子戏、郑东、郑、三国、沈峰帮等剧目。16-19(1927 ~ 1930)双塞音乐班赴新马演出《天宝图》、《瓦岗寨》、《水浒传》、《三国》、《方世玉好汉》、《王魁》和。这一时期,莆仙戏舞台上涌现出、傅、、等一批著名演员。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莆仙戏处于低谷期,剧团大量减少,艺人转行或散居农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戏获得了新生。50年代初,莆田、仙游两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戏班艺人学习贯彻党的文艺政策和“改戏、换人、改制”的方针,恢复和改革莆仙戏。莆田县的《新共和》《艺华风》《赛凤凰》《新民风》《赛自然》等40多个班到仙游参观。他们分别移植、改编、上演了《闯王进京》、《林冲》、《三大贾珠庄》、《逼上梁山》、《九件衣服》、《血泪复仇》等一批老区剧目,受到观众的赞赏。从1951到1952,新剧团(如莆田县典型剧团、仙游县实验剧团等。文化部派出干部,文艺团体领导班子由艺术家民主选举产生。1953年间,莆田县有群众剧团、劳动剧团、李生剧团、和平剧团、前进剧团,仙游县有鲤鱼剧团,促进了剧目的编演。

1952 10编导的传统剧目《千里送》,参加福建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好评。1954年8月编曲《秦调》《瑞兰雨中漫步》《百花亭》《老郭种瓜》《春江》等传统剧目。,并参加了福建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同年9月,莆仙戏队首次赴上海参加华东戏曲展演,《秦调》获表演奖。1959年9月,莆仙戏队参加福建省巡回演出团,带着《团圆》和《王赢三拍》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党和国家* *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与所有演职人员合影。1960年,重逢之后,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大悲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剧艺术片。

20世纪50年代,莆仙戏还编演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2月,1956由仙游县李生剧团编导演出的《大牛与小牛》、《三家林》,由莆田县实验剧团编导演出的《种荔枝》参加福建省现代戏曲首场汇报演出,受到好评。《大牛与小牛》和《三加林》还获得了剧本创作奖。8月,1958,仙游县李生剧团创作的《两口子红》参加福建省第二届话剧汇报演出,受到好评。1959年,莆仙戏《团圆后》和《王赢三拍》剧目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党和国家* *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分别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同时,莆田、仙游两县的文化主管部门和编剧群体在挖掘整理传统遗产、发展艺术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组织人员深入民间、戏班和流散艺人中,抢救、发掘和收集了大量的演出抄本、音乐曲牌和历史文物,并录制了许多口述副本。到1962年7月,莆田市召开挖掘抢救戏曲传统遗产现场会时,共收集传统剧目5619余部,其中新发现1020部,演出抄本8000余份,乐曲1000余首,仅与《南词》叙事相比,再如1956年从民间抢救发掘出来的一部手迹《伏天斗》,是一部珍贵的文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20世纪60年代初,《莆仙戏传统介绍》、《莆仙戏传统舞台艺术》等手稿相继编辑出版。同时,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由福建省戏曲研究院戏曲史研究室和地方戏曲工作者组成的历史调查小组,在莆田、仙游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观察调查,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莆仙戏历史调查报告。艺术教育方面,莆田、仙游两县在1956举办莆仙戏艺术培训班、学员班,排演《尊德画像》、《胭脂店》等剧目,参加福建戏曲艺术培训班演出汇报。

“文革”期间,莆仙戏遭到严重破坏,一大批好的、比较好的剧目,如《团圆后》、《春草赶堂》、《王赢三拍子》等,被批判为“毒草”,许多艺人受到迫害,剧团被取消。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莆仙戏又解放了。1978之后,两个县的专业剧团陆续恢复演出,涌现出许多民间专业剧团。65,438+000多个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活跃在乡镇,它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表演。莆仙戏迎来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莆仙戏演员不合格的问题,福建艺术学校委托莆田举办了一期莆仙戏学员班。蒲县和献县也分别创办了艺术学校,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

1978改革开放后,莆仙戏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1979年,莆仙戏《春草赶厅》赴北京参加建国30周年庆典。

1979年2月,仙游县剧团排演由陈(编剧)、柯如宽、编剧的《春草赶厅》,赴京参加国庆30周年演出,获剧本创作、演出一等奖。该剧已被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中国京剧院也将其带到香港和国外,在东南亚颇具影响力。

20世纪80年代,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等一批剧作家在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尤其是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国独树一帜,被专家称为闽式剧。

1981,莆仙戏冠军与乞丐要在北京演出。1985年,莆仙戏《秋风诗》进京参加国剧观摩演出;1986年,莆仙戏《新亭泪》、《丑小鸭传》、《金宫冷月》在北京再次上演。

2008年8月,经莆田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启动莆仙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2008年6月+2008年10月,莆田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莆田莆仙戏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实施意见》。莆田市正按照《实施意见》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基础工作。此外,莆仙戏优秀传统剧种、名老艺术家表演艺术的整理、记录等保护任务已完成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