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饺子的历史演变

1998年,孙德川经理为把甘露的品牌做强做大,投资1.9万元买下这片面积为13.34万平方米的山区,建起了甘露山庄。

甘露饺子馆经营的饺子有统一的企业标准,由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备案。饺子的炒菜有十多种,三鲜馅、鸳鸯馅、青椒馅、羊肉馅、白菜馅、鱼馅等。它以其正宗的味道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甘露饺子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包法。由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服务大师主持。

甘露饺子馆的四大特色菜也是甘露的特色菜,分别是:炒腰花、炒肝尖、炒丸子、炒黄菜。

1997被评为沈阳市“名优风味产品”、“名优风味店”,2000年被评为“中国名点”。2002年,在第三届中国美食节国际食品展上荣获“国际食品质量金奖”和“国际餐饮名店”称号,甘露饺子荣获“国际名小吃”和“最佳表演奖”称号。同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名店”称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甘露饺子馆的每一步都是甘露人新的起点,每一次成功都是甘露人迈向更高目标留下的足迹。在新世纪曙光的照耀下,甘露人将携起手来,不断创新,使甘露娇子永远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沈阳到底有多少“老字号”在历史上消失了,似乎谁也说不清。当记者找到刚刚被商务部评选为首批“中华老字号”的沈阳甘露饺子馆时,发现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痕迹。蓦然回首,发现一家崭新漂亮的甘露饺子馆,正对着毗邻街道的旧址。

“吗哪”的来历不明。

“甘露饺子馆是谁创办的?”时至今日,这个问题无人知晓,只知道这家店创立于1934,有近80年的历史。

早在1916年,社会动荡时期,一位山东老汉拄着一对扁担长途跋涉来到沈阳,在甘露饺子馆老店所在地开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后来在战争年代,甘露饺子馆老店所在的街道被命名为“甘露街”,甘露饺子馆也因此而出名。

因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那段时间的记忆早已被肆虐的战火消磨殆尽,但甘露饺子馆的“金字招牌”却一直保留着。正是这段历史造就了甘露人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随之而来的商业大潮中,他们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商业神话!

难忘的创业过程

甘露饺子馆的负责人李秀梅与甘露饺子相恋27年。1980年,25岁的李秀梅第一次来到甘露饺子馆当服务员。1987改革开放之初,李秀梅承包了甘露饺子馆。

“店中间有一口井,井盖不见了。后来用树墩子堵住了。店里有六张桌子,没有一张是好的,都站不住。每次客人吃饭前都要临时加固,总是提心吊胆的。李秀梅仔细回忆当时的情景,店里的每个角落都是那么清晰。

李秀梅刚承包甘露饺子馆的时候,有倒闭的危险,但是为了传承甘露饺子馆的历史,他们勇敢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1989,甘露饺子馆已经成为沈阳的知名品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食客。从1997到2000年的四年间,李秀梅不仅开设了包公店、华山店、中街店三家分店,还建立了专门供应原料的基地。1997年,甘露人创造的三鲜鲜饺子被评为“沈阳市人民政府风味名优产品”,树起了一座历史丰碑。

老字号遭遇午夜惊魂。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进步,历史悠久的老字号“甘露饺子馆”也没有逃脱这一磨难。2006年7月25日凌晨,一声巨响,这家走过半个世纪的老店被夷为平地。惊慌失措的曼娜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但眼前的一切让他们如刀割一般,痛苦不已。

李秀梅在废墟前跪了很久,凝视着眼前的一切,终于她忍不住哭了。这个倾注了她几十年心血的老字号,记录了她的青春岁月,这个饱含几代人使命的老字号,被无情地夺走了。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李秀梅不愿离开,因为他知道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不会这么容易就倒下。

饺子

时隔半年,甘露饺子馆老店的废墟上已经竖起了一座高耸的建筑,但在它不远处,一家标有“甘露饺子馆”的新店正式开业。

当初只有六张破桌椅的老字号,变成了可以容纳上百人的亭子。一开始,大白菜馅的甘露饺子,变成了一场饺子盛宴,共有14种陷阱。当初一个只有二十几个店员的小店,到今天变成了拥有上百个店员的豪华餐厅。

“就算前面有坑,我们也要填起来,在上面堆一座金山!”正是依靠这样的拼搏精神,甘露人不断传承着甘露饺子馆悠久的历史文化。“真诚、认真、耐心地做好经典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维护传统中追求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弘扬传统。‘老字号’一定会续写辉煌!”李秀梅的话语透露出甘露饺子馆全体员工的雄心和自信。

对城市的保护不是简单的留下几栋“风格建筑”。我们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待城市,牢牢抓住必须留下的记忆。“老字号”是最杰出的代表。否则,如果你抹去了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最终会让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城市变成一个闪亮的暴发户,一个失忆的病人。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后代在以后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就没有依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