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环路的历史

1931“九一八事变”后,原电车厂分散,供电中断,电车停运。日本侵略军以“安定人心,恢复城市交通”为由,将电车厂移交给中日电车联络事务所。同年6月4日,165438+,伪奉天市府收回电车厂。随着日本侵华政治经济实力的扩大,奉天的工商企业和城市人口逐年增加,有轨电车线路也相应扩大延伸。

1939年6月,电车线路(北门-现沈阳站)由奉天站(现沈阳站)延伸至南五马路(原南五条“若松镇”)。从大东门经小西边门、丰田站至南五路的线路称为“第一系”。太清宫到大西门的线路称为“二系”。

19411 2月,为方便南五马路及和平广场周边日本人居住区的交通,第一条电车系统从南五马路延伸至朝日町(现中兴街)。部分车辆从大东门返回南五路。

1943,随着有轨电车网络的延伸,调整了营业线路。南一路(现南一路)至朝日镇(现中兴街)称为第四系。线路全长2.8公里,为双线。

1945年8月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社会秩序非常混乱,电力供应中断,所有线路的电车都停了。

1946 165438+10月25日,崇德线(原四系统)南一路至崇德街(现中兴街)重开。

1947年5月供电中断,各线路有轨电车停止运行。

5月1948,11,5号线(南湖线或崇德线)重新通车,日出列车。同年8月,由于电力供应紧张,物价飞涨,电车厂无力修复受损车辆,导致车辆短缺。所以从8月16开始,四五线停运。

1948 165438+10月2日,沈阳解放。1948 165438+10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特别市军控委员会派军代表王志毅、杨淼接管电车厂,组织原电车厂职工坚守工作。动员所有员工修复电车线路和车辆。同年11.6,恢复供电。65438+2月65438+2月,有轨电车5号线(南一路至崇德街)重新通车,日出车1辆。

1949年2月,沈阳汽车厂开通“小西线”,南站——钟楼,长6公里。(后来取消了)

6月1950日6月1日,为解决南湖地区公共交通及南湖有轨电车车辆段建设问题,有轨电车5号线由崇德街延伸(700米)至南湖公园(原赵昌湖)。南湖有轨电车车库站将设在中途,新增两站。

1951年初,为解决市区公共交通不足的问题,市政府决定设立现代无轨电车线路。首先开通沈阳至南门沿中山路、小西路、中央路的线路。虽然线路的准备工作繁重而艰难,但通过努力还是进展很快。线路全部采用铁塔式电杆和平行四边形,天津订购20辆单无轨电车,40名无轨电车司机由上海、天津兄弟公司陪同。同时新建无轨电车车库(1500平方米),按计划进行车行道、进出线及车库内路面的建设。配合无轨电车线路发展的道路工程于5月开始,打通小西路,搬迁房屋,铺设道路;其他路段道路改造、电车网改造、安装工作于7月初全面启动。6月10前完成全部工作,为无轨电车按期通车提供了条件。9月25日从天津接了两辆无轨电车,9月29日又接了三辆无轨电车,准备通车。市无轨电车抢修委员会决定,在1951、1国庆两周年之际,沈阳站至三经街无轨电车首条线路将率先通车。

1951 9月30日下午1点,市电车修建委在电车厂礼堂召开“电车开通仪式发布会”,市政府领导、天津电车公司代表出席发布会。仪式非常隆重。大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在新华传播辽宁分公司(原东北总支公司)大楼前举行了剪彩仪式。市政府秘书长张云龙为通车剪彩。在电车厂乐队和60个彩色腰鼓队的带领下,第一辆满载彩色丝绸的无轨电车由沈阳第一位女无轨电车司机齐淑清驾驶。从此,沈阳有了现代无轨电车。全市人民为无轨电车的开通欢欣鼓舞,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评价。为庆祝无轨电车开通,定于9月30日晚、10月30日1乘车,免费。

无轨电车1号线西段营业线长度2.7公里,设沈阳站、太原街、中山广场、桂林街(原公办)、新华社、三经街等6个车站。

1951年165438+10月20日,三经街至大南街线网建成,天津外运车辆已达8辆,无轨电车线路组织通车。该线路营业线长度6.44公里。三经街以东有义井街、小西路、小西门、鼓楼、钟楼、东华门、南门等七个车站。***全线13站。按街道划分区间,分段计价。通车时,由于天津交货时间延迟,原本运往沈阳的无轨电车不足,又增加了5辆新进口的公交车参与运营。之后天津的无轨电车陆续到达沈阳,全部改为无轨电车。

1951为解决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工人医院)(现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南湖院区)及其附近的公共交通问题,从南湖公园铺设有轨电车五号线,单行道延长820米至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月23日,1952,有轨电车5号线由南湖公园至医大二附院单线改为折返线。1953因南运河开通,拆除有轨电车5号线南湖公园至医大二附院段(820米),东部终点站回缩至南湖公园。5月1956,1,一号线(大东门至南五路)与五号线合二为一,称为有轨电车3号线..

有轨电车3号线设有“沈阳站南、南五路、市工会、铁路中学、和平广场、电车公司、南湖公园”等站点。

1956年初,经市人委决定,有轨电车线路将逐步淘汰,转为无轨电车线路。

1959 10 6月13日,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拆除有轨电车5号线南五路至南湖公园段,改建无轨电车4号线。

当时无轨电车4号线工程(南一路至南门)由于投资、主材等原因,分三个阶段进行。

中段工程一期,和平广场至辽宁工业展览馆,6月22日建成通车,1959+065438+。当时考虑到线路太短,且与市中心的公交线路不衔接,临时与和平广场出发的无轨电车2路(和平广场至新华社)(现市自来水公司)合乘。线路全长2.8公里,设和平广场、中兴街、振兴街、南湖公园、郝散街、展览馆6个车站。

二期工程西段改变了原有有轨电车的无线走向,改为沈阳站无轨电车1返回线路,经朱敏路前往和平广场。年底完工,1960 1上线运营。同时调整营业线路,停止中段与2路无轨电车的联运,4路无轨电车中西段在沈阳站与1路无轨电车合并。从南门经小西路、中山广场、沈阳站、南一路、和平广场、南湖公园到展馆。全程11.3 km。西段营业线长度2公里(含南一路至沈阳站1号连接线0.4公里)。设南一路、文化宫、体育场三站。

东段工程三期,展馆至南门,经辽宁工业展览馆、南塔至南门终点,接无轨电车1。8月1960 1竣工,无轨电车4号线通车。营业线改为1和4路分开跑。东段营业线4.4公里,中间设六站,分别是艾芜街、南塔、大南门、二十七中、胜利电影院(原王耀庙)、南门。

至此,无轨电车4号线建设已全部结束。南一路至南门营业线8.8km,车站15。这条路的开通,解决了城市南部文化区和南塔居民区没有公共交通,乘车不方便的问题。同时,部分乘客改变方向,导致无轨电车1东增加,南门换乘量剧增。因此从1961-1962追加投资3101万元调整线路,增加车辆。

4月1961,无轨电车1和4在早晚高峰时段合乘。

1962年7月改为全天联运。

1964 165438+10月1,更名无轨电车环线。

从1973开始,为配合无轨电车线网架设和线路开发,无轨电车修理厂工人自行组装大型无轨电车,到1975 * * * 137车辆建成。

无轨电车环线途经和平区、太原街、中街,沈河区主要商业区,以及沈阳站、故宫、南塔鞋城、郝散街、体育场等重要路段。可以说,环线电车经过的所有线路都是当时沈阳最繁华的路段。

无轨电车环线从沈阳站至南一路,全长15.9 km。沈阳火车站、太原街、桂林街、新华社、三经街、义井街、小西路、小西门、鼓楼、钟楼、东华门、南门、胜利电影院、二十七中、大南门、南塔、艾芜街、展览馆、郝散街、南湖公园、振兴街、中兴街、和平广场、体育场、市文化宫等沈阳站、经一街、南门、展览馆、南一路设调度站。入场线路设置在中山广场、南门、展览馆。站间平均距离为612m。夏季1976 90辆,冬季100辆。日均74辆(1985夏冬季行车计划),其中三车18,二车22,一车34。1986修立交桥时拆除了展览馆的马车回线,修步行街时拆除了南门的马车回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形电车一直采用铰链连接,运载大量乘客。当时国内也有罕见的“四门”车。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网络老化失修,环线电车频繁出现“辫子脱落”现象。在一次事故中,因为环线车的集电杆碰到高压线,5人当场死亡。当时还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

为此,在沈阳客运集团原总经理夏仁凡(后被判处死刑)、沈阳市原市长穆(后被判处死缓)的控制下,沈阳市所有有轨电车于5月至7月全部更换为轿车,1999。

环线电车在1999年5月23日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改变”。在这条线路的北环,20辆无轨电车换成了20辆佛勒斯堡轿车。南环路几天后换成了汽车。那年架空线路被拆除了。客运集团将淘汰的有轨电车转卖至哈尔滨、郑州。

在沈阳运营了48年的环线无轨电车于1999年7月全面退出,取而代之的是100弗赖堡公共汽车,外形为美国经典的弗赖堡公共汽车,由常州长江合资公司引进生产。型号CFC6110GD(K)前门有两个台阶,后门有三个台阶。车内配有空调和软座,车内空间略窄。该车型是沈阳首批空调公交车。

“电改汽”后,环线车运营线路不变,下属公司变更为沈阳凤城运输有限公司,车辆无人售票,因为更换了空调车,所以开空调的月份(6月、7月、8月、12、1、2月)票价2元,不开空调的月份1元,所以月票有效。2003年非典之后,环线公交票价降到1元,空调也不再开了。

环线汽车换成汽车后,汽车数量比原来多(从75辆电动车增加到100辆),尾气污染比原来重很多。

1999,环线首班车时间由4: 00改为5: 00。

2004年6月5438+10月,环线末班车时间由23: 00缩短至22: 30。

2006年4月1日,环城路“易玛特超市”站更名为“省立医院东门”。

2006年7月12日,沈阳凤城市公* *运有限公司购买了20辆DD6105S05黄海牌公交车,用于更换环线公交线路部分老旧车辆。新车用于“桓伊”车队(南一路-沈阳站北)。

2006年8月12起,环线、118、132、213、222、290等6条线路的“中街”站由原站(兴隆大家庭前)向南移动150米。同时在环城路(沈阳站北-南一路)新增“中街(鼓楼)”站,位于新华书店门前,与215、228路同站。

2006年6月165438+10月21日,沈阳凤城市公* *运输有限公司购买的20辆DD6105S05黄海公交车再次投入运营,用于更换环线公交线路部分老旧车辆。新车用于“环儿”车队(沈阳站北-南一路)。

2007年2月14日起,环城路改为通宵运行。南一路首班车由5时改为0时,末班车由22时30分改为24时。“沈阳站北”首班车由5时改为0时,末班车由22时30分改为24时。

2007年7月10日,环路新购20辆DD6129S28的黄海客车,更换部分CFC6110GD老车。环城路原来是老福莱宝车改造的,后来转给274、275线使用。

2007年6月10,环线开通大站快车(区间快车)。公交站点:发车:南一路、体育广场、振兴街、郝散街、展览馆、南塔、南门、中街、辽宁日报、太原街北口、沈阳站;回程:沈阳站、太原街北口、辽宁日报、中街(鼓楼)、中街、南门、南塔、展览馆、郝散街、振兴街、体育广场、南一路。环城路站快车票价1元。不售票,IC卡作废。车间距10-15分钟,单程45分钟,比正常线路节省15分钟。营业时间为7: 00-17: 00。

2008年4月,通宵环线被命名为“通宵一线”和“通宵二线”。

2008年5月,环线大站快车开通以来,客流稀少,无法刷卡。所以环城路大站快线逐渐增加了车的数量,减少了配车。目前只有1列车在运行。

2008年7月15日起,环路内40辆DD6105S05小客车更换为44辆新奥DD6118S20小客车。与此同时,环线更换的DD6105S05型客车,陆续转入141、246、273等线路车队并投入运营。环路、141、246、273队的CFC6110GD公交车随着新车投放逐渐报废。

2008年7月,环路站快线(区间快线)停止运营。

2008年8月,环城路“胜利电影院”站更名为“大南街”。

2009年4月,调整了环线(通宵一线、通宵二线)运营方案。普通公交5:00-22:30,通宵公交23: 00、24: 00、1: 00、4: 00四班。

2010起,环城路“小西门”站向西(双向)移动200米。同时,原沈阳站向北的“小西门”站仍有临时停靠站,3月起取消此临时停靠站。

2011 8月1日起,环内取消通宵线(通宵一线、通宵二线)。首末班车时间调整为:南一路首班车5:00,末班车23:00;沈阳站首班车为5:00,末班车为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