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文化中州文化历史悠久,疆域沿革。
古中州为“禹州”。《尚书·龚宇》说大禹把天下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禹州、凉州、永州。禹州居九州,故又称“中州”。
《尚书·龚宇》载:“荆州只有禹州和伊洛泾河入河,应伯既是猪,引菏泽为猪。”四水、卓、建皆在洛邑;荥阳,也就是河南省荥阳县的边界,和菏泽毗邻河南省。可见,龚宇所说的“禹州”指的是从河南洛阳到山东菏泽这一大片地区。
夏朝的活动范围在豫西。《论国语与周瑜》说:“昔日盛夏也融于崇山。”赵薇指出:“崇山峻岭,盛夏阳城,巍峨临。”崇山,即嵩山。《史记·吴起列传》上说:“夏杰家左至和记,右至太华,南有伊阙,北有羊肠。”可见夏朝的疆域,右边是华山东侧,左边是黄河和吉水。
殷商时期,自商朝建立以来,多次迁都,大都在今河南境内。如渤(今郑州二里岗一带)、魏(今河南荥阳鳌山)、项(今河南内黄县)、耿(一个在河南温县,一个在河北邢台,一个在郑州兴亭[东周])。盘庚迁居殷,住在河南安阳的朝戈镇。殷是盘庚以来商朝的都城。这一时期,殷西北的鬼面、地面、吉祥面,以及南方的荆楚地区(今河南南阳),都在殷商的势力范围之内。
西周实行分封制。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有:东郭、魏、宋、糜、伊、关、蔡、魏、雍、袁、郅、郢、范、姜、钱、纪、滑、陈、许、焦、楚、邓。春秋时期,周王室失去了天府之国和鹤嘴锄,迁到了洛邑,政治中心也迁到了河南。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为魏、汉、魏,豫北部分归赵,豫南归楚、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将天下分为36郡。其中有:三川郡(今河南西部洛阳)、颍川郡(今河南中部禹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另外,河南省东部的永城属于县,河南省北部的濮阳属于东郡,河南省的淇县属于河内郡。
西汉武帝时期,开辟边疆,天下分为十三部(又称州),部(州)为刺史,州分为郡。另外,从西汉到魏晋,除了郡县,还有一些“国玺”。原因是西汉初年,一些诸侯被朝廷分封。这些采邑跨越州县,影响巨大,直接威胁到西汉王朝,最终导致吴楚之乱。叛乱后,这些诸侯依次被削。今河南有八郡二国。其中河南郡以洛阳为中心,包括新郑;今天河南北部的安阳、新乡属于河内郡;濮阳属东郡;刘晨、易军(今开封一部分)、长垣属刘晨郡;南阳、王波属南阳郡;红梁、卢氏、益阳属于弘农县;永城属梁国,淮阳属淮阳国。
西汉时,县以上有郡县,颍川县、汝南县、郭亮县等以上八县属豫州刺史部,河南县、弘农县、河内县属李思都尉部,陈留县、董军县、淮阳县属兖州刺史部,南阳县属荆州刺史部。东汉时期,其行政区划基本沿袭西汉,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阴。三国时期,中州属魏管辖。其行政区划沿袭东汉。
西晋时期,中州分为泗州、兖州、禹州、荆州。泗州辖河南郡(以洛阳、珙县为中心)、荥阳郡(以荥阳为中心)、弘农郡郡(以新安、益阳为中心)、蓟县(以蓟县、)河内郡(以沁阳、文县为中心)、威县(以叶、安阳为中心)、敦丘郡(以敦丘、范阳为中心)。兖州辖陈六国(均邑、封丘等。)和濮阳(以濮阳为中心)。禹州辖颍川县、汝南县、襄城县(以郏县、舞阳为中心)、汝阴县(汝阴、固始、辛集一带)、梁国(今商丘、一带)。荆州辖弋阳县(今新野、让县、邓州地区)和南阳州(南阳、王波地区)。此外,襄阳县所辖的邓城、羌也在今河南境内。西晋时期,郡县有缩小的趋势。
永嘉之乱后,金朝南迁。北方呈现五湖十六国的分裂局面。北魏拓跋统一北方后,沿用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体制,但州、县管辖范围明显缩小,有时一州只管辖一两县。同时,由于战乱频繁,疆域难以确定,州县的划分多是临时性的。中州已有三十余郡,有的州县甚至被重置。引起了混乱。北魏曾在中州设益州、郑州、凉州、禹州、北禹州、广州、洛州、东禹州四州。司州辖(原汉魏县,北魏时期改为殷)、蓟县(今修武、获嘉一带)、东县(长垣等地)、敦丘县(敦丘、魏等地)。)、濮阳县、溧阳县(蓟县位于北魏孝昌年间)。宜州下辖武城县、新安县、渑池县、恒安县(北部莽宋地区)、宜阳县。郑州下辖的县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包括许昌县(今许昌、扶沟)、颍川县(今长葛、临颍)、杨寨县(今禹州)。凉州辖杨霞县(淮阳、陈留等地。)、开封县(开封、尉氏两县)、陈留县(大良城东的均邑、封丘地区)。禹州辖汝南县、颍川县、汝阳县、宜阳县、新蔡县、襄城县。北禹州辖光武县、荥阳县和高程县。广州辖南阳县、定陵县(今舞阳地区)、汝南县。洛州辖洛阳县、新安县、河南县、阳城县。东禹州辖汝南县、东新蔡县、新蔡县。
隋朝改州为郡,不再设郡,实行郡县两级制。在中州,隋建立了17个县,包括荥阳县、梁军县、襄城县、颍川县、汝南县、淮阳县、汝阴县、商洛县、弘农县、昔阳县、南阳县、董军县、魏军县、季峻县、河内县和宜阳县。
为了加强大一统局面,唐朝改郡为州,并在州之上设“道”,实行道、州、郡三级制。中州地区是唐代杜集路、河南路、山南东路的一部分。杜家道主要管理河南省(今洛阳)和唐朝东都汝州的行政事务。河南道辖陕西(灵宝一带)、郭、滑州、郑州、颍州、徐州、、蔡州、汴州、松州和。河北道辖淮州(今获嘉、修武)、襄州(今唐阳)、蔚州(今新乡、蓟县)。山南东路辖碧州(今泌阳、桐柏)、邓州(今南阳)。淮南道辖光州(今光山地区)、深州(今信阳、罗山地区)。唐朝末年后,中国历史进入混乱的五代时期。北宋统一后,废除了唐朝的“道”,在州之上加了“道”,将国家分为十五道。北宋的行政区划是路、州、县三级制。
北宋时,在中国首都开封设置北京道,管理首都及周边十六郡。开封周边设置JD.COM东路、京东西路、北京西南路、北京西北路。今天,河南地区就在这四条道路之中。北宋靖康二年,汴梁南移,中州成了金朝的天下。金朝在这里设置了南京路(开封是金南京)和河北西路。南京路辖开封府、贵德府(今商丘)、河南府(今洛阳);河北西路辖府(今安阳)、淮州府(今济源、温县)。
元朝开始设省,实行省、路、州、县四级制。今天的河南省属于河南省江北省,管辖宋朝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开封。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均属本省管辖,而黄河以北的安阳地区在元代属中书省管辖。
明朝实行省、州、县三级制。明代河南省因地处黄河以南而得名,开封为治所。* * *辖开封、河南、贵德、汝宁、南阳、怀庆、卫辉、张德、汝州,* * *曾有“符拔、直隶、益州、十一郡、九十六郡,北有武安,南有信阳。(明史地理三)这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地区。
清代河南省有九州、五直隶州、一直隶厅、五州九十六县。“东至江苏萧县,西至陕西潼关县,南至湖北黄陂县,北至直隶磁州。”(《清史·地理九》)九府中,有开封府、贵德府、郴州府、汝宁府;这五个直隶州分别是:徐州直隶州、郑州直隶州、陕州直隶州、汝州直隶州、光州直隶州。
民国时期的河南,废除州一级的行政组织,州全部改为县。省会开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会郑州。在郑州、开封、洛阳、周口、安阳、鹤壁、南阳、商丘、信阳、驻马店、新乡、漯河、平顶山等十三个地区设立了行署,管辖全省111个县。其中,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为省会城市。
今天的河南北起安阳,与河北、山西相邻。南至信阳鸡公山,与湖北接壤;西起灵宝,连接陕西、山西;东临永城,与山东、安徽接壤。它占地16万多平方公里。仍以古禹州为名,简称“禹”,或好名“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