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翻译家是谁?

中国的外文翻译始于东汉建帝二年(公元148)。自西域高僧安世高在洛阳翻译出第一部汉译本《安班图经》后,佛经翻译工作开始,金朝设立翻译场组织佛经翻译工作。隋代长安有几个翻译人员的佛经翻译中心,有非常细致的分工。比如翻译领域的负责人,精通汉语和梵语,透彻理解经典教义,能解决一切翻译问题,就是“翻译家”;负责将梵文翻译成中文“目的语”;记录翻译的“笔授”;对译文的“润色”使其行文流畅,对译文进行校对并纠正错误的“证明”。但由于条件所限,当时的翻译质量并不高。直到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佛经翻译家玄奘才开创了集直译与意译于一体的“精当端庄”的翻译风格,即不损害原意,又易于读者理解,进入了佛经翻译史上的“新”时期。玄奘一生翻译了他访印时带回的74部佛经,共计1335卷。他也是中国将中文著作翻译成梵文的第一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翻译之外,为了适应梵文教育的需要,隋唐时期出现了专门描写梵文音韵、解释词义的《子书》,如唐代婆罗门的《书》、傅南的《壶书》、司帝谭的《姬子》。明代编纂出版了一套外文词典《汉英翻译》,收录了梵语、阿拉伯语等基本词汇,每个词都用汉语注音。与此同时,一些西方的科技著作也在明代得到了翻译,如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从拉丁文本翻译成中文的《几何原本》,利玛窦翻译的《文同算志》和《匈牙利宪法》等。

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是文同馆,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培养了严复、王凤藻等一批翻译家,编纂了一些外语词典和外语语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