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费尔巴哈的提纲

对费尔巴哈提纲的解释如下: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提纲》是一个天才的文件,包含着新世界观的种子。在恩格斯的理论认同中,“萌芽”一词是关键词,它界定了《提纲》是马克思整个科学世界观的真正“起源”和最初发生,但不是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新建构的具体实现过程)。

大纲终究是大纲。此外,从这里再现的马克思文本的特殊语境来看,传统研究中对《提纲》第一条的有意解读是值得商榷的。

关于第一个,有太多的解读。它的语义似乎是被普遍认可的:实践性和主观性。但这种解读是值得质疑的。这是因为马克思提纲中的第一条,脱离语境抽象理解,并不是马克思哲学新视野的精髓!

因为如上所述,第一个用感性实践活动消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局限性的人不是马克思,而是赫斯。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野仅仅被第一条中的主观实践所证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变成赫西姆主义(“实践人道主义”)。

而且,这种被抽象理解的实践,完全可以被1844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抽象劳动所取代,就像南斯拉夫的“实用主义者”和一些“实践人道主义者”所做的那样。显然,抽象的非历史的实践哲学和实践唯物主义并不直接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以问题没那么简单。在几个月后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这样一段极其重要的言论,他们批评格伦抄袭了“赫斯的明显错误”。什么错误?

也就是说:“只要费尔巴哈联系实际,把他的理论运用于社会生活,我们就可以全面地批判现存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80页)。马克思恩格斯才直接说赫斯的东西“具有非常模糊和神秘的性质”。

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字证据:1845 65438+10月20日,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说:“说到斯蒂纳的书,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之前给你写信的时候,受我对这本书的直接印象影响很大,但是我把它放在一边,经过很多思考,我也发现了你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