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否定”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是仁,是儒家实现仁的目标。

克己→礼→仁。

自我否定是第一步,也就是战胜自己。

人必须征服自己的欲望,然后才能作为礼物,每个人都会自我克制,回归世界。

原因很简单。

每个人都要克制私欲,遵守公德,就像排队一样。每个人可能都要站在最前面,但是不行,你必须服从命令,克服自己的自私思想,在那里排队。

这样秩序就不会乱了。

老的少的都能按这个顺序得到自己想要的——所谓仁者爱人不就是这样吗?

否则大家都在争先恐后,这就是弱肉强食。实力大的人什么都有,实力小的人什么都没有。

没有礼,更谈不上仁。

道理说起来很明白,做起来却很难。

第一,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官本位社会,官员从来没有想过克己。他们想拥有所有的资源,并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土地兼并,税收转移,最后一个官员强迫百姓做错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乱政格局。

第二,谁遵守社会规则谁倒霉。在历史上,宋襄公克服了他的复归礼仪。敌人过河他不打,敌人没打好营他也不打。结果他被历史嘲笑了两千年。在历史上的各种博弈中,谁打破了规则,谁就永远赢,谁赢了谁就能拿走一切。所以老子说,偷钩者罚偷国者。这样两千年来的皇帝都是贼。

这就让这个克己仪式成了一句空话。

中国历来提倡社会公德,要求每个人都要控制自己的私欲。

事实上,《论语》中的很多话都与涵养有关,比如:

一天救自己三次。就是要求自己每天反省自己。

还有司棋,他要求自己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每天都有很多弟子提问,所以他应该是那个时代的问答专家。

有一天,颜回问孔子怎样才叫做“仁”,孔子回答说:“克己自重”。

颜回进一步问,“克己”包括什么?孔子列举了四项:“非礼勿视。不要听信邪说。不要说不雅的话。非礼勿动。”

颜回听了这话,说:虽然我不是很聪明,但我一定要注意这四个道理,一定不能“不雅”。

这就是克己复礼的由来,也成为儒家的一个核心词汇。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孔子的仁义礼义是统一的,并不矛盾。这些欲望和感情是在传统礼的影响和约束下表现出来的,只能以礼为基础,不能与礼相抵触。

孔子说:“克己为仁”,仁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为要,为仁为要”。

用今天的话来说,“克己”就是人不仅要压抑自己的思想,还要停止鬼混;让你的行为符合礼仪规则,不要走歪路捷路。

《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老师孔子什么是“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为己,为人?”在孔子看来,“仁”是人必须坚持的一种修养。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克制自己,实践礼仪。

孔子所说的“礼”,就是所提倡的“周礼”,这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虽然仪式过于正式,但它仍然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则,是人们应该追求的实践。

今天,孔子说的话是如此的有道理。

生而为人,食五谷杂粮,行万里路,经历万千事。没有一天是不离开这个世界的,也不可能不和别人打交道。人走对路,人要坚持路的数量。天地不能随你愿,他人不能随你情。

所以人要控制自己的任性,控制自己的粗鲁。

“克己奉公”不仅指“严于律己”,还指“遵纪守法,敬畏有加”。

生而为人,我们都是肉身。把别人当傻子,不关心自己,不按规矩出牌,这样不好。

“克己复礼”是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提出并倡导的,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万圣之师。历代都把儒学当作国教,视其为至高无上。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仁”即“仁者爱人”,是指体察民情,善待人民,造福人民,反对暴政、勒索、压迫人民;礼的意思是“克己、自制、自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仪制度的要求。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恢复法律礼仪,严于律己,遵纪守法。

从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复礼”理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后世都有其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和积极意义,为历代政治家治国理政、普通百姓做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仁靠自己,而靠别人?’颜渊说:‘我可以问它的目的吗?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元说,‘虽然回复不敏感,但是请跟我说吧。”对于“克己”,传统的、被广泛认可的解释是,克制和约束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仪规范。这种解释看似合乎逻辑,无可非议,实则大错特错,歪曲经典。这种解释之所以得到认可,大概是受朱的解释的影响。因为朱在传统文化领域有很高的地位,几乎没有人质疑他的解释。

朱认为自我否定是一种天赋,并说:“自我否定就是自我否定。克己者自毙,正义者自愈。比如污垢没了,就不言而喻了;当瓦砾被清扫时,房间是自洁的。”他还说,“克己克己不准发,无私为仁。”他还说:“天理人欲,各人沉浮。人的欲望克服了,就能得到回报。”他还说,“尊重如灌溉,克己如除草。”朱的理学强调“存义灭人欲”因此,在解释“克己”时,“克己”是与人的欲望相对立的,认为只有约束和克制人的欲望,才能达到克己的目的。

孔子真的是这个意思吗?儒家真的像朱的理学那样主张节欲吗?答案是否定的,人要生,这本身就是自然规律,破坏人的欲望就是破坏自然规律,所以“保存自然规律,破坏人的欲望”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朱本人也因“引诱尼姑以为自己是嫔妃”、“妻不夫怀”(丈夫死后媳妇怀孕)等事被弹劾。这两种没有硝烟的作风,是对朱和他的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的理学的最大打击!朱将理学的内容强行纳入儒学,是对儒学的篡改和污染。他真是儒家中的贼,不配享受孔庙。儒家不提倡节欲,提倡中庸。它在承认人的欲望的正当性的基础上,将人的欲望规范在礼仪的范围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衣食住行”都是儒家思想。子曰:“富贵可自求。即使你是替死鬼,我也要做。”(《论语?子曰:“邦有道,穷而耻;国家没有办法,又富又贵,可耻。”(《论语?魏子片)子曰:“富而贵,人欲其所欲;不走大路,哪儿也去不了。贫穷和吝啬是人们所厌恶的;不走大路,就不走。”(《论语?李仁)子曰:“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从孔子的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禁欲的影子在哪里?很明显,只是强调欲望,要有正当的方式。

情欲是自然合理的。情欲只能管制,不能禁止。那么把“克己”解读为克制和自我约束就是错误的。“克”的本义是“能”。“自我”就是自我,这里指的是自主、自觉、主动。“克己复礼”就是能够主动自觉地恢复《周》之礼。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放回原处,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孔子在颜回问孔子关于仁的问题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概念。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善于因材施教,所以孔子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同样是仁的问题,樊迟问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爱”;仲宫问任,孔子的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孔子答“子欲立而立,子欲达而达人”;颜回问任,孔子的回答是“克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孔子根据不同学生达到的道德修养程度给出的答案。

樊迟是个小学生,道德修养尚浅,根本无法理解,就让他知道仁就是爱吧。“爱”是仁的最低标准,也是最直接的表达,很好理解。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得过《孔子真传》,道德修养水平是所有弟子中最高的,所以给出了“忍即仁”的答案。“克己复礼”是仁的最高境界。“爱”是仁的最低标准,爱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是不礼貌的。比如母亲溺爱孩子,这只是一种女人之仁,而不是真正的善良。在“爱人”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仪规范,使仁的境界大大提高。仁的最高境界体现在意识上,既能使“爱”符合礼仪规范,又能自觉、主动地达到,不需要强制。这就是思想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瓢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忍则忧,回去不改其乐。”(《论语·永业》)颜回本人很穷,贪得无厌。所以孔子在颜回问仁的时候,没有必要强调克制欲望,因为颜回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让颜回戒喝凉水岂不是很可笑?孔子只强调了“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为这是最难的,这是应该对最得意的弟子说的最高境界的话。“克己克己之日,天下归仁”,听听这句话,“天下归仁”,这是何等高的境界,岂是单纯的“爱人”境界所能达到的!孔子又说:“仁靠自己,而靠别人呢?”这个就更清楚了。仁的最高境界在于自己。能被别人逼吗?孔子说得这么清楚,为什么几千年来都没有人正确理解?可见,正确的治学之道是尊古而不执古,尊贤而不盲从贤,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附:

朱(1130 . 9 . 15—1200 . 4 . 23)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派代表人物,儒学大师,世人尊崇朱子。朱是唯一一个不是孔子亲传弟子,却喜欢去孔庙拜谒的人。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列,受到儒家的崇拜。朱的理学思想(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对元、明、清三代影响很大,成为三代官方哲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人。(以上是传统网评,但值得商榷。)

“克己复礼”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颜回问仁”一章: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是仁。说到克己,天下仁者。为仁,为己,为人?”颜渊道:“目的何在?”。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说:“虽然我不敏感,但一切都是无声的。”。

颜回问孔子“仁”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仪的规范,这就是“仁”。如果你有一天能克制自己,言行符合礼仪规范,全世界的人都会称你为仁者。要做仁者,必须靠自己,而不是别人。颜回问任他的节目是什么?孔子进一步明确表示,不符合礼仪的事,你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符合礼仪的话,更不要做不符合礼仪的事。颜回说,虽然我不聪明,但我还是会在一切行动中遵循你的教法。

其中,“克己复礼”一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儒家思想历来主张“忠、礼、信”,主张“和”,主张中庸之道,积极提倡恢复《周》之礼,以规范国家和人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张每个人在言行上都要遵循礼仪制度,适当调节自己的欲望,以免超越和违反礼仪,不放纵自己的私欲,偏离中道的礼仪。

通俗地说,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来维护正统礼仪。

现在,这句话太绝对了。相当于“凡是不符合周礼的,都是错的!”看不见,听不见,说不出,做不到。

但事实上,有些事情不存在是因为你不看,不发生是因为你不做。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像小说里经常写的那样,一看到性感的美女就叫蒙上眼睛,甚至想象她已经老了,褪色了!

这反而显示了性感美女的魅力。

同样,克制本身就隐含着那些“非礼”的魅力。而唯一的办法其实就是克制,而不是消除。

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生命之初,性本善”就是错的!

答应诱惑的存在,甚至是丑陋的存在,但你对此无能为力。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内心,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就好像在光天化日之下看到有人犯罪,我们要做的不是冲上前去制止犯罪,而是闭上眼睛,扭头就走。

克己复礼是颜回问任时孔子回答的话。它的含义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回归李周的要求。克己、自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回来,回来。李周是周代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礼乐、社会和自然环境。

《李周》(原名《周官》),四万余字,是作者周公参考尧舜和夏商时期的经验编撰而成的统治制度。其内容涵盖天官、地官、管春、下关、秋官、东关等六篇文章。

“天官”包括建立首都、确定祠堂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首都和乡村的界限、设置官职(属于管理国家政府的官员)。

“地方官”包括建立都城,确定祠堂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和乡村的界限,设置官职。

“春官”包括建都、确定祠堂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和乡村的界限、设置官职和掌管国家大典以辅佐国王和国家。

夏管包括建都,确定祠堂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和乡村的界限,设置官职。

“秋官”包括建立都城、确定祠堂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和乡村的界限、设置官职。

“冬官”涉及农业、商业、百种手工业、王侯、文人、女工等六种民族职业。

“六官”中,“天地”代表空间,“春夏秋冬”代表四季——时间;还包括“礼”和“乐”。而“乐师是天地之和。”礼,天地之序。万物和谐,秩序不同。”(见《礼记·乐记》)这就是把宇宙自然的规律(包括秩序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变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治国的模仿对象。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个正典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被聪明的政客所利用,导致假公济私。但从整体框架来看,是古代少有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治国体系。特别是《论语》第一章《尧舜》阐述了周朝规章制度的内涵:“重要的是:民、食、丧、祭。宽则得公,信则为民,敏则有功,公则言。”即“周代统治者讲究四件事:民、食、丧、祭。慷慨可以赢得人民的支持,诚实可以赢得人民的信任,勤奋可以做出成绩,公平和公正会使人民完全信服。”其中,人(人口)和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哲学上讲,属于社会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从“扶仁扶礼”看“克己复礼为仁”

在《论语》中,我们没有看到孔子关于什么是“礼”的论述,也没有给“礼”下定义。这可以说是孔子的一贯作风,就像他从来没有给“仁”下过定义,只是在“仁”的具体实践中说“仁”,在“礼”的具体实践中说“礼”。

《左传》召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人亦有志,克己而礼,仁也。相信善良。这句话说明“克己复礼”的行为符合“仁”的原则和精神,这是孔子之前人们已经达到的思想认识。

但“克己”与“仁”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具体理论关系,为什么“克己”符合“仁”的精神,并不清楚。孔子继承了这一独创的认识,将“仁”与“礼”的关系具体化,丰富和提升了这一思想。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对话颜元:

这里的“克”一般解释为“克制”和“约束”;“福”一般解释为“反(还)”或“符合”,“丽芙”就是符合的意思。

笔者认为,既然“礼”是指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那么在执行或遵守“礼”时就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识地遵守,一种是无意识地遵守。

无意识地观察是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怎么做,但不明白或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孩子身上。他们虽然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但还是可以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在大人的指导下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

自觉的观察,不仅是知道是什么,更是知道为什么,了解“还礼”的行为和原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执行。孔子所谓的“复礼”,显然是指这种在某种自我意识指导下的“复礼”。

如果进一步分析,有意识的“重礼”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产生不同层次的境界和效果,甚至不同性质的真与假:一种是通过“克己”达到的“重礼”,一种是没有“克己”的“重礼”。

后一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在明白了为什么要遵守“礼”的要求之后,内心可能并不接受和认可“礼”的要求,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行为在外在形式上符合“礼”。这样的人,他的行为虽然循规蹈矩,彬彬有礼,但却没有发自内心的道德基础,也没有真正做到“克己”来“还礼”。

只有对心中的“礼”有了高度的认同,并转化为自己的意愿,才能真正做到自觉,心悦诚服,不勉强地用“礼”来约束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

克己之后的“重礼”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所以是“真”和“实”;没有“克己”的“复礼”,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只是一篇空洞的文章,所以是“假”和“空”的。

所以,由于内在道德基础的存在,这种“自我否定”甚至真假也有很大的区别。显然,独立的、自觉的、真实的行为比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虚伪的行为价值更高。在孔子看来,决定“还礼”行为真假的内在道德基础是“仁”。

孔子非常重视以“仁”为内在依据和动力的“复礼”,但反对那种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曾发出“李丽云云,玉帛云?”乐韵乐韵,钟鼓云?”(《论语·阳货》)。

在他看来,玉帛、钟鼓的陈设和排场只是“礼”的工具和外在表现,而不是“礼”的本质和精髓。“礼”是用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靠的是一套法律法规和规范,而不是靠钟鼓、玉器、丝绸之类的装饰品。

在孔子看来,周礼之所以衰落和过时,是因为缺乏内在的道德基础。因此,他帮助“仁”成为“礼”,用“仁”丰富“礼”,给了“礼”内在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

他认为,只有具备内在的道德基础,“礼”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而没有内在的道德基础,“礼”很容易成为一个空架子,走过场,甚至被欺骗或被抛弃。

因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要是没心没肺怎么办?”(《论语·巴蜀》)人不仁为礼这句话告诉我们“回礼”行为的内在道德基础是什么,这就是“仁”。

一个人如果心中有“仁”,就会用它来约束和要求自己。这种行为是“自我否定”。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仁靠自己,而靠别人?”这种以“仁”为内在道德基础和动力的“重礼”,是由“仁”引起的,是内在“仁”的表现及其结果,不是出于外在的压力,也不是给别人看的。这种“重礼”对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和快感。

相比之下,那种没有“仁”作为内在道德基础和动力的“复礼”,虽然在形式上也能循规蹈矩,不显粗鲁,但那只是空话和虚伪,这样的“复礼”只能是对人的一种不情愿和压迫。

“克己复礼为仁”的提出,将“仁”与“礼”融为一体,无论是对“仁”的思想,还是对“礼”的实践,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仁”与“礼”的有机结合,因“仁”而具有内在的道德基础和生命力,免于成为僵化空洞的形式和欺诈。仁也因为“礼”而更加实用,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笔者认为,孔子“克己为仁”的精髓和孔子关于仁与礼关系论述的关键在于:仁是仁的内在根据,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内在仁与外在礼是统一的。

把“仁”助于“礼”,把“仁”的精神注入“礼”,用善良和亲情来实施“礼”,也符合“仁”的本义

汉代的学者喜欢用“娃娃”来诠释“仁”的本义。“人像娃娃”首先是一种礼仪,是古人在社交场合见面时的相互尊重。“人偶”也是贯穿古代礼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一种“同类意识”,是双方的一种相互认同和尊重。

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礼”的时候“以意逆人”(广义上的“礼”一般指人际交往)(郑玄《中庸》注),即把对方当人看,平等相待,以他应得的尊重和礼貌与他交往。这样,“仪式”才会充满爱、人性的善良、真情的流露,而不是死板、死板、麻木的形式。

虽然“礼”的目的是“不同的”,人群划分是严格的等级,但“礼”也承认双方毕竟是独立的人,有作为人的尊严和人格。

因此,“礼”不仅要求社会地位高的人得到社会地位低的人的尊重,而且要求社会地位高的人尊重社会地位低的人,主张“卑己尊人”(《礼记》),“卑己尊贵”(《周易·象传》),“尊人自损”(《白虎·乐》)。

显然,这种充满爱心、人情味、真情实感,体现一定平等精神的“礼”,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有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自西周以来,依靠维护贵族宗法制度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周礼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僵化的形式,其社会功能大大衰减。孔子大力提倡“克己复礼”,就是为了借助这种曾经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注入新的活力,用这种振兴和与时俱进来解决严峻的现实问题。

“礼”对于它的创始者周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概念,而通过孔子的帮助,“礼”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道德概念。它是一个根植于人心和人性之中的概念,具有丰富的伦理道德内涵,是孔子对周公“礼”的重大改造。

“礼”被赋予了道德内涵,由外在的、被动的、政治的约束转化为人们内在的、主动的、自觉的道德诉求。

“礼”的适用范围在仁的帮助下也有了很大的扩展,从过去只适用于贵族成员扩大到社会全体成员,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普遍价值和意义。

总之,孔子援仁入礼,既是对“礼”的丰富和改造,也是对“仁”的丰富和提升。孔子认为,只有实践这样的“礼”,将“仁”与“礼”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天下为仁”的政治道德理想。

可以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寄托了孔子进行社会改革、变天下为无德之世的政治理想。

辩证分析孔子的“克己复礼”个人理解,克己复礼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从正面来看,指古代的礼制,相当于礼礼,主要用于个人道德修养,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仁、义、礼、智、信,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进步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从负面来看,也指古代的礼制,但主要是指人分三六等,礼不次于庶人,刑不优于大夫的无情封建等级制度。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秩序,搞封建愚昧政策,防止人民反抗、造反、作乱。综上所述,自我否定和自我辩护的意义,还是应该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