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厦门哪里下雪了?
讨论厦门是否下过雪,首先要确定“厦门”的范围。如果“厦门”指的是厦门,包括9月1973之后的同安县,那么,由于同安县境内有海拔较高的中低山和高丘,根据气温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将下降0.6C。所以同安山区下雪并不少见。
事实上,当人们谈论厦门是否下雪时,“厦门”这个地理概念并不包括同安县,而仅指厦门岛。众所周知,厦门岛是一个温暖的岛屿。按照气象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厦门岛没有冬天。人们感兴趣的是没有冬天的厦门岛是否下过雪。
那么,以上关于厦门岛下雪的说法经得起考验吗?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条记录。这个记载一开始只是简单说清乾隆年间厦门下过雪。它的依据是:当时,一位名叫张晞临的诗人写了一首诗,题为“走过南关的雪”。作者认为,南关是镇南关,镇南关有雪,说明厦门岛下过雪。后来考证,张晞临的《南关雪中漫步》写于乾隆十六年,其中有“昨夜红山雪厚”这句话。结果这个记录变成了“清乾隆十六年,厦门同安下雪。”这种说法很牵强。
据清代道光版《厦门传》卷十三中记载,张晞临“有好字。龙溪龚升我试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卖出去,所以我不想去的房子。放下风景,吟诵自娱。住在庐江双池上,因号池在翁上。他写过三集《池塘边的草》,两卷《合唱诗集》,三卷《历史理论》。”由于张晞临是来自龙溪的进贡学生,并多次参加科学研究,他肯定不是厦门的永久居民。虽然他的诗中提到了“红山”这个地名,但地名往往也有相同的现象。所以这个红山是不是厦门岛的红山,目前还没有定论。他的诗题为《南关踏雪》,但“南关”即“镇南关”的说法毫无根据。查阅清道光版《厦门志》和民国《厦门志》,没有看到“南关”或“镇南关”的说法,也没有看到镇南关所在的红山的释义中有关于雪的记载。退一步说,即使张晞临的《南关踏雪》真的是在厦门岛写的,以文艺作品作为历史依据也是不可取的。古人唱道:“燕山雪花大如席。”如果有人说“燕山曾经有过像草席一样的雪花”,那就是笑话了。李白有诗:“白发三千尺”。如果有人得出“李白头发三千尺”的结论,岂不可笑?所以应该说是乾隆十六年厦门岛下过雪。
第二张唱片更轰动。气候温暖的厦门岛不仅会下雪,还会下“大雪”。不过这个记载的考证并不太难,因为这个“气象奇观”出现在1941年前1年前,距今只有60多年,今天80岁左右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如果厦门岛上确实出现过“大雪”奇观的话。但笔者调查了很多75岁以上的老人,却没有一个人在厦门岛上见过雪花或雪花。
据最先发布这条信息的人说,这条信息来自日本人在占领厦门期间编纂的名为《厦门光复要闻》的日文版资料,完全可靠。但笔者还是不相信当时的厦门人会对厦门气象史上如此罕见的现象一无所知。最后,笔者想来一份原始资料,向熟悉日语的同志请教。结果大吃一惊:原来的记录根本不是“大雪”,而是“下午9点多出现零星小雪”。“短时间内零星小雪”现象更奇特,新闻更煽情,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受到了严重伤害。
综上所述,在厦门岛内,从未出现过“大雪纷飞”、“雪花纷飞”的下雪天气,但当非常强的寒流来袭时,也会出现《重生厦门日记》中记载的“零星小雪”。所谓“零星小雪”,就是厦门人所说的“雨夹雪”、“降米雪”、“降雨雪”。厦门的史籍和相关资料中也有几处类似的记载。一、根据民国时期厦门市的记载,11月(1893 65438+10月中旬),厦门岛“雨雪交加”;二、0983年6月22日65438+65438,厦门岛“阴冷多雨,雨中有冰粒”。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说,将上述现象称为冻雨更为准确。
所谓冻雨,就是冷暖空气对抗产生的。当强寒流入侵时,锋下气温和地面温度下降到0℃以下,而锋上气温保持在0℃以上,水分充足。当锋面上方的云形成的水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气体层时,就成为过冷雨滴。过冷的雨滴一旦落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上,就会立即冻结成冰。这是冻雨。厦门气象记录显示,厦门岛内极端最低气温为1.5℃,但不排除部分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气温会降至0℃以下。所以,即使在厦门岛,当强寒流来袭,上方水汽充足时,出现冻雨也不足为奇。
调查一个地方的气候现象,最权威的信息当然是专业气象机构的记录。光绪六年(1880),外国人控制的厦门海关因业务需要,在厦门设立气象观测站,是厦门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1948年4月,在原厦门海关气象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厦门气象站。厦门市气象台成立于1952年8月,后改为厦门市气象台、厦门市气象局。截至2003年2月,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厦门岛无降雪记录。
《福建省志·气象志》(地方志出版社,1996,65438+2月版)第五章第四节时限1990对福建省雪情描述如下:“雪在福建是罕见的...通常的雪域仅限于福建北部。它很少延伸到南方...近百年来最大范围的雪域出现在1975 65438+2月1-14...全省已有52个县市先后飘雪...雪域向东南延伸至福清-仙游-永安。厦门岛的地理位置在上述雪区以南约100公里处,下雪的概率可想而知。作者认为,把这段记述作为“厦门岛下过雪吗”这个问题的总结是极其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