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郭立世》的原型是忠臣还是汉奸?

在长安最长的一天里,一直有一位身着紫袍的老人,帮助处于下风的李泌数次翻盘。后者亲切地称老人为“郭翁”,而其他人则尊称他为“郭将军”。也许你不会想到,这样一个正面人物的原型是大太监高力士。说到高力士,很多人想到的是他为喝醉的李白脱下靴子,或者是他在马尾坡处决杨贵妃。看来高力士的形象一直是负面的。其实他能从高官之子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是他多才多艺的能力决定的。

首先,高级官员的子女

公元684年,盘州刺史冯俊衡家中生了一个儿子。冯的家庭并不简单。他的曾祖父是开国功臣之一的冯昂,曾经控制过广、邵十八州。冯俊恒也希望他的儿子能有所作为,所以他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袁遗”。当时唐朝的政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大量支持唐力政权的官员被贬,一些人来到冯俊衡管辖。大家都是同事,走动是难免的。

本也相安无事,但公元694年,武则天得到密报:岭南起义中有一伙人企图推翻自己的统治。她派出间谍查明这些叛军与冯俊恒关系密切。结果下一任盘州刺史被扣上谋反的帽子,要求抄家。

事故发生前,冯慈石为了保护儿子的安全,提前将冯送到了朋友李处。冯出事后,李怕被烧死,就把送到宫里,改名叫冯立世。这样既不会牵连到自己,也不会辜负冯俊恒的嘱托。冯云入宫后地位迅速上升,因为他毕竟是个管家,他的修养和规矩远远超过了同龄人。所以老太监们都很喜欢他,也得到接近武则天的机会。

当时,汉武帝已近70岁。看到聪明能说会道的冯立世也喜欢,就让他在身边服侍。然而事情往往很无奈。看似风生水起的冯立世,因为一次意外被同僚牵连,惹得皇帝大怒。武则天鞭打他,驱逐出宫。

离开皇宫的冯立世变得穷困潦倒,食不果腹。眼看就要被命运抛弃,他遇到了曾在宫中任职的老太监高彦夫。高彦夫在宫中时,对冯相当看好。现在见他大难不死,动了心,收他为干儿子。冯立石也把自己改造成了日后赫赫有名的高立石,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折。

二、高力士的崛起

高力士有着“高彦夫养子”的身份,有着结交朝中权贵的便利条件。后来经过武则天侄子的活动,武帝消除了怨恨,把高力士召回宫中。得到第二次机会的高力士,变得越来越低调。几年后,武则天越来越昏昏沉沉。眼看国家权力将来要回归,高力士用发展的眼光瞄准了李家贵族。在众多王子中,他选择了楚王李隆基,赢在了未来的起跑线上。

说到玄武门之变,很多人会想到李世民攻击弟弟的政变。事实上,唐代玄武门发生过四次政变,后三次都与李隆基有关。而在这三次政变中,高力士一直紧紧跟随在李隆基身边。

后来唐玄宗即位大赦天下,封赏群臣。高力士还当上了右狱卒将军,懂得内勤省事,这就是《长安最长的一天》中“郭将军”的由来。在高力士身边服侍李隆基的时候,高彦夫已经去高州养马了。这是一份极好的工作,既避开了奸臣,又得到了不愁吃喝的肥缺。唐玄宗即位后,派宰相姚崇到高州视察马正。这是在为高彦夫担心,因为他这几年在高州只想着自己,私下卖养马的粮草,每天喂自己好吃的,可是他的战马却骨瘦如柴。

高彦夫思来想去,只能依靠“儿子”高力士。姚崇到高州后立即去找高彦夫,但没有找到。他以为高彦夫把他的马丢在野外了,就去城外找。他看到一个高大强壮的身影在一群拴在树上的瘦马旁边。姚崇走上前去,看到皇帝身边的红人高力士一个人割草喂马,浑身是汗。他问:“你是自己喂马的吗?这么大一群马什么时候能喂饱?”高力士哭丧着脸说:“大人,您不知道。我父亲已经卧病在床几个月了。为了治病,他把所有的马粮都卖了,到现在还没治好。我爹的病小,马养不好,影响国战,就是大罪。”姚崇被高力士的回答深深打动。回到北京后,他对高力士大加赞赏。

看到这里,高力士是忠臣还是奸臣还不能下结论。他更像一个投机者。事实上,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在混乱的政治舞台上只能见机行事。如果非要表现出忠奸分明的性格,估计很多小太监熬不过第一集的前五分钟。

第三,高力士的攻击

开元元年,宰相姚崇奏唐玄宗,希望皇帝批准他任命的基层官员。出乎意料的是,李隆基一直靠在椅子上看屋顶,对它视而不见。姚崇打过几次,皇帝也打过。首相慌了,匆忙离开了法庭。高力士忍不住问:“丞相是文官之首。陛下这样做是不是不敬?”

李隆基说:“如果是国家大事,我自然想听,但基层官员任命总理可以自己做决定,没必要来征求我的意见。”高力士明白皇帝的意思,是对丞相的充分信任。于是他专程去姚崇的办公室说明情况。宰相听后,立即打消了工作上的顾虑,称赞皇帝是“知君者”。

开元十年,朔方使臣为了争功,擅自杀死了向朝廷投降的少数民族首领,引起边境九个部落的暴动。张是皇帝派来解决问题的。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不小心,你就会被杀死。连边关将领都劝张不要深入险境。张说,他不仅坚持要去,而且用他的金口玉言安抚了所有的九个边境民族。如此丰功伟绩,却得不到奖赏,因为当时的宰相李与张有过节,诬告前者:勾结边民,造谣惑众,准备图谋不轨。皇帝得到丞相的报告后大怒,派高力士去调查。经过一次边境之行,高力士明白了原因。他这次没有自救,而是选择了对总理强硬。他不仅如实报告了情况,而且还尽力保护张。

第四,最后。

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高力士其实是有“义”字的,“变通”是他的生存之道。其实太监和公务员是不一样的。文官的权力是自己职务赋予的,宦官的权力完全是皇帝赋予的。如果皇帝英明,就不会有奸淫的太监,甚至他身边的太监也不会太出名,因为没有市场;如果皇帝昏庸,即使自律的宦官也会逐渐作恶,因为市场广阔。

吕梁老师给郭丽诗(高丽诗)看的恰到好处。被皇帝牵制,无奈之下还是要为李泌出头。他对首相不卑不亢,而且他讨厌张小静。因为他不是为皇帝做的,而是皇帝要他做的。和无数版本的高力士相比,长安最长的一天,大概是最不露脸的,也是最接近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