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中国传统舞蹈

一百部戏剧-

出身于下层社会的汉高祖刘邦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汉朝,统一了国家,安定了人民生活,发展了经济,把包括舞蹈在内的文化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秦汉时期建立的“乐府”制度,组织了大量的民间乐舞,一方面作为统治者的参考,另一方面作为宫廷享乐的参照,客观上促进了舞蹈的发展。

白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戏曲,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表演、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为一体的系列表演。,深受人民的喜爱。知名节目有《东海黄公》、《神仙总会》等。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画像砖和陶俑,至今仍能让我们一窥2000多年前汉代多姿多彩的百戏和舞蹈。

汉代舞蹈的特点是博采众长,技巧向高难度发展。集舞蹈和杂技为一体的盘鼓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以长袖为特征的袖舞和双手持长巾而舞的巾舞,也是汉代著名的舞蹈。

汉代多姿多彩的舞蹈,是各类乐舞人的心血之作,但由于为社会所不齿,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很少留在史籍中。汉代著名的舞蹈家赵和戚夫人,凭借高超的舞技得以爬进统治阶级,但都以悲剧收场,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普通歌舞伎人的辛酸。盘鼓舞

汉代的盘鼓舞,又称盘鼓舞和潘琪舞。跳舞的时候,把盘子和鼓放在地上。盘和鼓的数量各不相同,取决于表演者的技巧。舞者,有男有女,踮着脚在盘和鼓上,飘着跪着,有节奏地跳舞。

汉画像中的砖石有着非常丰富的“鼓舞”形象,或长袖起舞,或踩鼓,或倒立鼓旁,或俯于鼓面,手、膝、脚触鼓面,或单腿站鼓,或跳鼓。舞蹈与众不同,优雅而富有活力。

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中的百戏,场面宏大,比较完整地记录了百戏的盛大演出,有杂技、马术、鸟兽舞等,其中以汉代著名的七盘舞更为著名。画面中有一个男舞蹈演员,七个盘子在地上排成两排,盘子前面放着一个鼓。舞者好像是从盘子上跳下来,右腿“弓”着,左腿直着地,脚靠近鼓,往后站。他的长袖舞衣和帽带随波逐流,展现出健美的形象。

盘鼓舞巧妙地将舞蹈与杂技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传统舞蹈的特殊风格。这种舞蹈流传到后世,表演形式发生了变化。“长袖善舞”由来已久。在公元前11世纪创立的西周时期,用于教育“郭子”的六小舞之一,人们舞蹈“以舞袖为内容”。在出土的文物中,玉器、青铜器和漆器上都有许多美丽生动的舞袖形象。比如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一对玉雕舞者,当时正并肩跳舞。外手持掌姿举袖,内手随掌姿起舞,温柔妩媚。

汉代继承了楚舞长袖细腰的传统。汉高祖刘邦的宠臣戚夫人,多才多艺,“善舞袖起腰落”。山东出土的一幅汉画像石,同幅上袖叠腰。舞蹈各不相同,感情相互呼应,既协调又有对比。在汉代的文物中,有丰富的舞袖形象,袖形各异,舞姿各异。既有敏捷昂扬的姿势,也有温婉温柔的姿势。甘肃武威磨子嘴汉墓出土一件窄长长袖舞衣的木俑,一只手臂垂下,另一只手举着直上云霄。舞蹈充满活力,与众不同。

汉代画像石中的袖舞形象更是丰富多彩。或飞扬长袖,或长袖垂挂,或缠绕长袖,或长袖倾斜。千变万化,美不胜收。

唐代五颜六色的舞蹈壁画和俑,都是穿着长袖的舞蹈服,双手蒙着。

汉唐以后,描述舞袖的文字、史书、各代出土文物中的舞袖形象层出不穷。今天,在中国传统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中,也有非常丰富和富有表现力的袖舞技法。──齐夫人

齐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山东定陶人,西汉初年有名的能歌善舞的妃子。

戚夫人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会唱歌,还擅长跳舞。他不仅会跳当时刘邦非常喜爱的流行的“楚舞”,还擅长“挽袖弯腰之舞”。所谓“伸袖弯腰舞”,似乎不是一种舞蹈的专有名词,而是以袖和弯腰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一种注重腰部力量和袖式变化的舞蹈形式。从汉画像的砌筑来看,多为舞袖弯腰,是当时常见的舞蹈动作。刘邦长和戚夫人在皇宫里载歌载舞。相传戚夫人的仆人贾出宫后曾说,每年正月初十,戚夫人等人* * *进入灵女殿,祭神载歌载舞,吹笛击楼,唱《灵之歌》,然后“以武踏地为节”,唱《红凤来了》。七月七日,“我在百子池,取笑它。完了就五色并列,这叫相连的爱。“这很像民间运动会迎神期间的群众娱乐和歌舞活动。”“挽臂而行是节”是指人们挽臂而行,脚踩着节拍载歌载舞,就像唐代的“踩歌”一样。戚夫人曾经很红,很受汉高祖的欢迎。然而汉高祖死后,戚夫人母子体弱多病,被汉高祖的妻子吕后杀死。先是毒死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然后砍断戚夫人的手脚,剜出她的眼睛,熏出她的耳朵,强迫她喝下哑药,扔到窑洞里,被称为“人上人”。

后人对戚夫人的技艺赞不绝口,对她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这些感受在很多反映这个历史故事的文艺作品中都有所表达。汉代有一位著名的舞蹈家──赵(原名)身轻如燕,能在手掌上跳舞。因家有《彭祖切脉》一书,故“善行气”。主宜长大,外形美观,体态轻盈。后来,我父亲去世,我的家庭被打败,朱义和他的妹妹住在长安(Xi),首都,然后搬到公主杨a的房子作为一个女仆。不妨在黑暗中苦练,苦学歌舞技巧。因为她的舞姿轻盈,她改名为赵。

有一次,汉成帝微服出宫,到杨阿妃家,看到赵高超的舞技,大为赞赏。于是被召入宫中,封为婕妤(宫中女官),后封为皇后。一次,赵在太液池瀛洲高榭表演歌舞《回风》和《送别》,舞得如火如荼。忽然,风骤然刮起,赵的衣袖飘动着,仿佛要随风飞走。成帝急呼左右扶住赵。当风停舞时,闫飞的裙子染上了皱纹,这后宫流行一种百褶裙,取名“灵仙裙”。成帝专门为赵做了一个水晶盘,命宫人让燕子在盘上翩翩起舞,倍增了典雅轻盈之美。

赵还擅长一种特殊的舞步──踏步,走起路来“手执花枝,颤颤巍巍”。因为是很难掌握的舞步,所以流传不广。

赵天生丽质,舞技高超,因此受到皇帝的宠爱,甚至被立为皇后。然而,由于出身卑微,她在统治集团中处于弱势。成帝死,哀帝即位。不久,哀帝驾崩,平帝即位,即废赵为,逼其自杀。

赵的舞技久负盛名,后世关于赵的小说戏曲也很多,不是因为她是皇后,而是因为她是古代杰出的舞蹈家。秦汉音乐——人神共奏的汉乐

1976年2月,秦始皇陵出土一口秦代“乐府”编钟,推翻了“乐府”形成于汉代的理论。秦代《乐府》的这一编钟,也印证了“汉攻秦制”的说法。秦汉时期的“乐府”不仅涵盖范围广,而且机构庞大。文献表明,汉代“乐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民间音乐的收集和整理上;同时,为了适应宫廷音乐生活的需要,需要创作或编写歌词、曲调,并演唱或演奏。

汉代乐府的首领是李延年,河北钟山(今定县)人。他因音乐才能被召入宫中,后来又因犯法(掌管宫中养狗)而“腐化”。因其妹被收为妾,被封为“李夫人”,深得汉武帝宠爱,李延年也受到宠爱,被封为“协律校尉”。他为汉武帝写了19回祭歌,还根据西域传入的《马哈都勒》改编了28首新歌。由于妹妹早逝,弟弟与宫女通奸,弟弟兵败于敌,汉武帝一怒之下杀死了李延年一家。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不仅继承了孔孟的精神,而且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观念融入其中并加以发挥。董仲舒在《春秋》故事中提出“(王)受命治天而乐”。就连《白虎李同义乐篇》也附上了这种神化的审美观,认为“八音”是模仿“八卦”而来的。再加上汉武帝崇仙崇神,使得“天人合一”的神化儒学“罢黜百家,独尊独尊”的正统地位。班固的《汉书·礼乐·郊祀歌》中记载了一些反映汉武帝“天人感应”和神仙崇拜的音乐作品。